![]()
都说做人得老实本分,这没错。
但现实里啊,老实人还真有点吃不开,容易被人欺负。
为啥呢?
老实人大多实在,说话直来直去,不会耍心眼儿,别人让干啥就干啥,也不懂得拒绝。
时间一长,有些人就觉得老实人好拿捏,啥脏活累活都往他们身上推。
而且,老实人受了委屈也不爱吭声,自己默默扛着,这就更让那些爱占便宜的人有恃无恐了。
1、为什么老实人总被欺负?
老张是车间里出了名的“老好人”。
同事请假,他顶班;领导甩锅,他背黑锅;就连新来的实习生,也敢把他的工具随便拿走用。
他总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忍就过去了。”
可结果呢?
忍了五年,工资没涨,职位没升,反而成了全车间最累的“冤大头”。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特别熟悉?
老实人就像一块“软柿子”,谁都想捏两下。
可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他们?
其实,这背后藏着3个扎心的真相。
第一,善良没底线,就成了软弱
《毛选》里有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戳中了老实人的软肋——他们太容易把“善良”和“软弱”划等号。
比如老张,同事让他顶班,他明明手头有活,却因为“不好意思拒绝”硬着头皮答应;领导把项目搞砸了,让他背黑锅,他明明知道真相,却因为“怕得罪人”选择沉默。
他总以为“忍一忍”就能换来和平,可现实是,他的忍让,在别人眼里成了“好欺负”的信号。
《毛选》里还提到:“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
老实人缺的,正是这种“再斗争”的勇气。
善良是美德,但如果没有底线,就会变成软弱。
就像《羊脂球》里的那个风尘女子,她善良到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同车的“体面人”,可换来的不是感激,而是更肆无忌惮的欺负。
第二,沟通没技巧,就成了透明人
老实人另一个致命弱点,是“不会说话”。
他们要么沉默寡言,要么说话直来直去,不懂得“看人下菜碟”。
比如老张,同事抢他的功劳,他明明心里委屈,却只会闷头干活,连一句“这个项目我也参与了”都不敢说;领导批评他,他明明觉得不合理,却只会低头认错,连一句“我需要您的指导”都说不出口。
他总以为“行动比语言更重要”,可现实是,在人际交往中,“会说话”往往比“会做事”更重要。
《毛选》里面提到:“把事儿说明白、把疑问解开、把方向指清楚。”
这其实就是在教我们如何沟通。
老实人要学会的,不是“少说话”,而是“会说话”——该表达的时候,要清晰地说出自己的需求;该反驳的时候,要果断地亮出自己的底线;该争取的时候,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价值。
第三,应对没策略,就成了任人拿捏的棋子
老实人最容易被欺负的,是他们“没有策略”。
他们遇到问题,要么一味忍让,要么冲动反击,从来不懂得“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比如老张,同事把脏活累活都推给他,他明明可以拒绝,却因为“怕破坏关系”选择接受;领导把不合理的任务压给他,他明明可以争取资源,却因为“怕被穿小鞋”选择硬扛。
他总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可现实是,他的退让,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论持久战》,里面提到:“把‘被欺负的被动矛盾’转化为‘主动斗争的矛盾’。”
这其实就是在教我们如何应对欺负。
老实人要学会的,不是“被动挨打”,而是“主动出击”——当同事甩锅时,可以当着全组的面说:“上次XX项目是我做的,这次该你主刀了吧?”;当领导PUA时,可以每天准点下班,他骂你就认真点头:“您说得对,我明天一定努力。”然后继续准点走人。
2、老实人逆袭的3个方法
方法一:学会“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毛选》提到:“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
这其实就是在教我们如何“以斗争求团结”。
有理: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比如同事抢你的功劳,你可以直接说:“这个项目我参与了XX部分,数据是我整理的,方案是我修改的。”;领导让你背黑锅,你可以说:“这个决策是您拍板的,我只是执行者。”
有利:就是“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斗则已,斗则必胜”。
比如你要拒绝同事的请求,可以先了解清楚他的需求,再找合适的理由拒绝;你要反驳领导的批评,可以先收集好证据,再用事实说话。
有节:就是“适可而止,不把矛盾扩大化”。
比如你和同事吵架,可以吵到点子上,但不要人身攻击;你和领导争执,可以坚持原则,但不要顶撞上级。
方法二:学会“团结—批评—团结”的沟通
《毛选》提到:“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这其实就是在教我们如何“以沟通求和谐”。
团结:就是先建立共同利益。
比如你和同事合作一个项目,可以先明确分工,再约定好奖励机制;你和领导沟通,可以先肯定他的决策,再提出自己的建议。
批评:就是敢于指出问题。
比如同事拖延进度,你可以说:“这个任务时间很紧,我们需要加快速度,不然会影响整体进度。”;领导决策失误,你可以说:“这个方案可能有些问题,我建议我们可以再讨论一下。”
团结:就是达成新的共识。
比如你和同事吵完架,可以一起喝杯咖啡,缓和关系;你和领导争执完,可以主动汇报进展,展示合作态度。
方法三: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应对
《矛盾论》里面提到:“不同性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性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这其实就是在教我们如何“灵活应对”。
对同事:如果是利益冲突,可以“以利益换利益”;如果是情感冲突,可以“以情感换情感”。
比如同事抢你的客户,你可以说:“这个客户我跟进很久了,如果你需要资源,我可以分享给你,但客户还是我来维护。”;同事背后说你坏话,你可以找机会当面澄清:“我听说你对我有些意见,不知道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我们可以聊聊。”
对领导:如果是工作问题,可以“以结果为导向”;如果是态度问题,可以“以沟通为桥梁”。
比如领导给你布置不合理任务,你可以说:“这个任务时间太紧,我需要更多资源支持,或者我们可以调整优先级。”;领导批评你态度不好,你可以说:“我可能表达方式有问题,但我的初衷是为了把工作做好,我会注意改进。”
记住,你值得被尊重,你值得被善待,你值得拥有一个不被欺负的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