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又一次“关门”,又一次“开门”,这回创下了新纪录。43天的停摆,不光把联邦政府的正常运转拖进了泥潭,也让一大批公务员的钱包成了空壳。
当地时间11月12日晚,特朗普签下了临时拨款法案,总算是让政坛的这场拉锯战暂时画上句号。可刚把门打开,白宫就又甩出一个“坏消息”。
![]()
这事听起来荒唐,但在美国已经越来越常见。
那么,这场闹剧是怎么收场的?美国接下来还撑得住吗?
政治博弈下的“开门”,不是真正的妥协
先说这次“开门”是怎么来的。11月12日那天晚上,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临时拨款法案,最后勉强通过。
票数很接近,几乎是掰着指头算出来的结果。特朗普随即签字,政府部分机构恢复运行。看起来两党终于达成一致了,实际上这更像一场不得不低头的策略调整。
两党之间的分歧,并没有因为这次事件而得到缓解。预算、移民、边境这些老问题,依然是互不相让。
![]()
这次能通过临时法案,只是因为停摆拖得太久,影响越来越大,舆论压力也越来越重,双方都知道再拖下去对谁都没好处,于是才暂时收手。但这并不代表矛盾解决了,只是先把火压下去。
这种“临时妥协”的模式,美国人已经见怪不怪了。从过去几年的多次停摆来看,每次都是僵持到最后一刻,再用一个临时拨款把问题往后推。
这种操作模式,就像每年都要上演的老剧本,观众早就看腻了,可演员还在台上卖力演。
这次通过的法案,只能维持到明年1月底,也就是说,几个月后又得重新吵一轮。
![]()
临时拨款只是“止血贴”,烂摊子还在那儿
虽然政府恢复运转了,但停摆留下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完。
不少联邦机构已经停工了一个多月,各种审批、服务、项目都堆成山。
就算现在开始恢复,也不是立马就能正常的,很多单位连人员安排都还没理顺,补发工资、清理积压工作,可能要花上好几天甚至更久。
普通人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生活的不便。公务员工资断了,账单还得交;企业申请贷款卡住,计划全被打乱;环保审批推迟,项目进度被拖延。
![]()
这些影响不会因为法案签了立刻消失,反而在短期内更集中地爆发出来。
更麻烦的是,这份拨款法案只涵盖部分机构,还有不少关键部门资金问题没解决。两党接下来还得就九项年度拨款再谈一遍。
如果谈不拢,很可能到了明年1月,又得重新上演“关门风波”。这说明,美国的预算机制本身就有问题,根本没法保证政府长期稳定运行。
这种反复的“开开关关”,不仅让民众疲惫,也让外界对美国政府的信用打了折。一个连自己政府都管不住的国家,又有什么底气对外发号施令?
这次的妥协更像是一种“拖延症式治理”,一拖再拖,最终问题只会越积越多。
![]()
白宫的坏消息,让经济也“失明”了
就在大家以为风波暂时平息的时候,白宫又突然宣布一个王炸:10月份的通胀和就业数据彻底无法发布。
这是因为停摆期间,相关统计机构停工,数据采集和处理都中断了。等到政府重新运行,时间已经过去太久,这些数据再也补不回来了。
说白了,美国现在对10月份的经济运行情况是一无所知。
![]()
这个消息看起来只是技术性问题,实则影响深远。通胀和就业数据是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经济节奏变化不明的时候,没有这些数据,决策就像盲人摸象,容易出错。
更现实的影响是,市场对未来的判断也会变得模糊。
投资者、企业、机构都在等这些数据来判断下一步该怎么走。现在数据没了,预期也变得混乱。美联储要不要调整利率?
经济是不是正在放缓?就业市场到底稳不稳定?这些问题都没法明确回答。
这反映出一个更大的问题:美国政治斗争已经影响到国家正常运行的神经中枢。连最基本的经济数据都能因为政治原因而“消失”,
![]()
从“关门”到“失明”,美国政治的慢性病越来越重
这次政府停摆和数据缺失事件,其实只是美国政治乱象的一个缩影。每年预算谈不拢就关门,数据采集因为争斗中断,治理能力一再被消耗。
美国的制度设计原本是为了权力制衡,但现在却变成了权力阻碍。各党派之间互不信任,合作成了奢望,妥协变成笑话。
这种局面,不仅让美国人自己心里发慌,也让世界看得一头雾水。一个号称制度最完善的国家,居然连预算都得靠“临时法案”支撑,连数据都可能“永久缺失”,这到底是民主的胜利,还是治理的失败?
![]()
显然,停摆已经变成美国政治争斗的“新常态”。这种瘫痪状态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运行的基本逻辑。
如果再不改革预算制度、修补党派分裂,美式民主将继续被自己掏空。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次性事件,而是逐渐固化的制度漏洞。每过一年,裂痕就更深一寸。
![]()
当一个国家的政府连最基础的运转都时常中断,民众对制度的信心也会慢慢瓦解。
美国的这场“开门风波”,看起来结束了,实则只是另一个更长停摆的开始。
结语
美国政府这次终于开门了,但门后的尘埃还没散去。短暂的运转掩盖不了长期的积弊,暂时的法案解决不了根本的分歧。
而白宫甩出的“坏消息”,更像是一记警钟,敲在了制度的核心上。
如果政治斗争继续恶化,预算机制得不到修复,下一次停摆也许比这次来得更快、更猛。而当经济数据可以因为争斗而永久缺失时,所谓的民主制度,又还能剩下多少可信度?
![]()
政治游戏可以继续玩下去,但别忘了,买单的始终是普通百姓。政府开不开门,数据发不发,对他们来说,那是一顿饭、一份工资、一份生活的保障。
制度的意义,就在于让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不被打扰。可现在,这些都在动摇。
美国的门是开了,可真正的问题,还关着。
信息来源:美国政府长达43天的“停摆”结束 经济民生已遭巨大创伤——中国新闻网2025-11-13 13:07 白宫:10月就业与通胀报告“大概率永远不会”发布——观察者网2025-11-13 13:3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