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精准化治疗时代,靶向和免疫在攻克癌症的道路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如何评估它们的疗效?患者出现副反应又该怎么办?肺癌综合治疗是怎样一种策略?综合治疗有着怎样的意义?
本期特邀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晖,为您科普从“早”到“晚”,肺癌治疗大揭秘。
![]()
靶向治疗:一种有“靶”打“靶”的精准治疗,通过服用靶向药物,可以阻断基因突变中持续增殖的肿瘤细胞,进而达到治疗效果。
![]()
与靶向及化疗的治疗机制不同,免疫治疗是通过活化自身免疫细胞,利用免疫力攻击肿瘤细胞,而达到治疗效果的。
![]()
01 如何判断肿瘤治疗的效果?
在临床中,判断、确诊肿瘤的指标主要有两种,即定性与定量。
定性可以确定肿瘤的病理类型与基因状态,而定量需要根据检查对肿瘤进行分期判断。如:胸部上腹部增强CT、颅脑增强磁共振、全身骨显像等。
![]()
肺癌的常见转移部位主要包括:侧肺、胸膜、肝脏、肾上腺、骨、脑等部分,而CT、磁共振、骨显像等检查能够覆盖患者全身,帮助进行全面检查。
![]()
此外,在经济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患者还可以选择敏感性更高的PET-CT检查,来判断病灶的状态及治疗方法。
![]()
以靶向治疗为例,想要评估治疗效果,需要在患者第一个月复查后,满足RECIST肿瘤评估标准。
![]()
即:肿瘤最长径缩小超过30%为有效治疗,肿瘤缩小30%以下且增大不超过20%为稳定状态。因此,影像学评估也被称作疗效评估的关键点。
![]()
02 怎样理解“耐药”?耐药后该怎么办?
临床上,考察是否“耐药”主要取决于靶向药物的平均控制时间。
一般情况下,第三代EGFR-TKI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约为18-19个月,若出现疾病进展即可视为存在耐药。
![]()
此外,影像学检查反映的肿瘤情况,也可以视作提示药物疗效的指标,帮助医生制定后续治疗策略。
![]()
发生耐药后,患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重新判断是否产生耐药突变。以EGFR为例,小部分病人在三代耐药后约有15%的患者会产生新基因突变(MET基因扩增)。
出现新基因突变后,选择双靶联合治疗效果更优于化疗治疗。此外,部分耐药也可能来源于病例类型转化,需要医生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
03 如何理解肺癌的综合治疗?
目前,中国的肿瘤多学科会诊(MDT)已经日渐普遍,需要多学科、多科室医生共同参与,对患者进行系统性判断与综合性治疗。
![]()
尤其是肺癌三期患者,选择多学科会诊(MDT),能够帮助患者制定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
研究显示,多学科治疗在肺癌的实际治疗中具有重大意义。
- 临床实际案例
- 疾病状况:肿瘤位置居中、手术风险大、新增肿瘤为反应性增生淋巴结。
- 治疗方案:多学科讨论+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
- 治疗结果:手术切除肿块后未发现癌细胞,病人达到完全病理缓解标准,复发性低、生存期长。
![]()
04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有哪些副反应?
靶向药物与免疫药物的副反应机制不同,副反应类型也不同。靶向药物的副反应主要与靶点抑制作用有关,如皮疹、甲沟炎、腹泻等。
![]()
研究显示,不同靶点、不同患者,出现的副反应有所不同。如EGFR常见贫血、MET靶向药常见水肿等。
![]()
而对于免疫治疗来说,免疫药物的副反应主要为炎症性反应,如皮疹、肝炎等。
![]()
关于治疗,免疫药物的副反应建议选择激素降低免疫水平。而靶向药物的副反应处理,通常以减轻症状为主。
![]()
专家建议,无论是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出现副反应,一定要根据程度、划分不同等级,做出相应的处理方式。
![]()
在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或副反应,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让医生判断治疗方式。
![]()
![]()
#肺癌靶向耐药以后,还能治疗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