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吉利银河的销量达到一百万台,这个数字听起来让人惊讶,更让人意外的是它只用了29个月,他们不是依靠降价或者补贴,而是靠一套别人没弄明白的设计思路,背后负责的人是陈政和淦家阅,一个管设计部分,一个管整体安排,他们没有比较参数,也没有比拼配置,而是把“好看”这个特点变成了能够赚钱的东西。
![]()
很多人觉得设计只是给东西换个颜色、贴个皮,但在银河这儿,设计从一开始就参与产品的定义过程,比如E8用的叫“涟漪美学”,E5用的是“润玉流光”,星耀6的名字是“银河星瀑”,这些听上去有点玄乎的词,其实是一整套视觉语言,帮助用户一眼认出这是银河的车,陈政说过,设计不是放在最后才考虑的事,它应该是最开始的那一步,别的品牌还在研究电池容量有多大、电机性能有多强的时候,银河已经在琢磨用户看到车的第一眼会不会产生心动感觉。
![]()
他们学习苹果的做法,不是模仿产品的外观,而是理解乔布斯说的设计在于产品怎么用,设计师不只画图,还一起参与产品前期的规划,比如星舰7 EM-i的座椅设计,考虑的是长时间乘坐会不会累,不是只为了拍照好看,M9车型的三进式空间布局,也是为了让人感觉像在家里一样自在,不是为了展示技术多厉害,这样的思路让设计变成功能和文化融合的一部分。
![]()
2023年,吉利发布了《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这件事比较少见,因为过去很少有车企提出“中国车可以建立自己的设计标准”,很多新兴品牌还在模仿国外风格,比如大溜背、贯穿灯带和悬浮车顶,造型看起来差不多,用户接触多了容易觉得单调,而吉利银河选择走另一条路,他们希望构建一套“由中国设计”的体系,涵盖视觉统一性、用户体验感知以及设计价值的量化评估,从2024年开始推行“三步走”计划,到2025年还要举办国际设计论坛,主动与全球行业展开对话,不再只是等待外界的评价。
![]()
现在的消费者想法变了,以前人们觉得德系车才显得高级,现在反而更偏爱中式设计,银河车里的水墨留白、榫卯结构、玉质肌理这些元素,不是生硬加入的传统符号,是把我们祖辈的审美用现代方式重新表达出来,再厉害的技术用户也看不见摸不着,但设计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大家愿意为看得懂、有感觉的车多付一些钱,这种消费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出于内心的认同。
有人问为什么选择吉利这个品牌,答案其实很简单,他们把设计看作核心战略,而不是次要环节,其他品牌往往把设计师放在最后阶段,只让他们做修改调整,而吉利的设计团队从项目启动就参与进来,这样造出来的车不是简单拼凑功能,而是带有情感和故事的整体产品,用户购买的是使用感受,不是一堆数据参数。
![]()
2025年11月,银河销量突破百万的消息传出后,人们都在谈论价格竞争、供应链和销售渠道,但很少有人发现,真正推动银河前进的其实是它那套把设计当作战略的方法,这种做法不依赖营销噱头,也不靠炒作,而是实实在在地将审美转化为商业成果,这件事表明中国汽车行业正在走出自己的道路,不再跟随他人脚步,而是开始制定自己的规则。
看过很多车,听过不少品牌讲故事,银河却不一样,它不提颠覆行业,也不喊重新定义,只是默默把设计做成了实际生意,你可能觉得设计不重要,但当你站在展厅里,第一眼吸引你的往往是那辆最顺眼的车,这就是设计的力量,看不见却能摸得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