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公开表示,俄罗斯现在只有三个“盟友”——陆军、海军和空天部队。
这一声明立即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中俄关系紧密的背景下,俄罗斯为何将自己视为孤立?更令人震惊的是,朝鲜这个传统伙伴竟未列入“盟友”名单。
![]()
从盟友到伙伴
在2000年代初期,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两国的合作逐渐从经济和文化交流扩展到军事、能源和安全领域。
特别是2001年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被认为是两国关系的里程碑。这一协议不仅标志着两国在战略层面的深入合作,也为未来的联盟奠定了基础。
![]()
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愈发紧张的背景下,俄中两国在许多国际事务上的立场趋于一致,尤其是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多边平台上的合作更为频繁。但这种关系是否可以称为“结盟”呢?
在军事和安全领域,俄中合作虽紧密,但并未达成传统意义上的防务条约。两国虽然举行过联合军演,签署过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但始终未步入正式的军事同盟框架。
在拉夫罗夫的言论中,明确指出“中俄关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联盟”,这说明两国虽有深厚的战略伙伴关系,但在国际战略框架下,并未形成类似于北约或集体安全条约这样的军事同盟。
![]()
俄罗斯的孤立感
2025年,随着乌克兰战争的全面爆发,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几乎陷入了冰点。制裁、孤立以及外交压力令俄罗斯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外交战略逐渐从“多边合作”转向“军事自立”。
拉夫罗夫的言论表明,俄罗斯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中,似乎没有能够真正依赖的军事盟友。尽管俄罗斯在某些国际问题上仍与一些国家保持合作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在军事和安全领域对俄罗斯的支持是无条件的。
![]()
俄罗斯与伊朗的关系近年来逐步加深,尤其是在防务领域。伊朗与俄罗斯签署的防务合作协议显示了两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合作。然而,伊朗作为一个地区性大国,其影响力无法与全球性大国相比,且其与俄罗斯的关系也更多体现在局部地区的合作,而非全球性安全事务中的全方位联盟。
此外,朝鲜长期以来与俄罗斯保持友好的关系,但两国的合作并未深化到军事同盟层面。朝鲜的战略重心始终集中在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而俄罗斯则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全球战略环境。因此,朝鲜虽然在多个领域与俄罗斯存在合作,但并未被拉夫罗夫列为“盟友”。
这一点也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俄罗斯似乎并未从朝鲜身上得到足够的战略支持,朝鲜虽然是俄方的传统合作伙伴,但与“盟友”之间的关系差距显而易见。
![]()
俄罗斯的外交重心转向
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拉夫罗夫的表态表明,俄罗斯不再依赖传统的国际军事同盟,而是将焦点转向了自我依赖的军事力量,尤其是其陆军、海军和空天部队。
俄罗斯所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来自西方的制裁和外交孤立,更多的是如何在这种孤立中寻找新的战略伙伴,并在国际事务中重塑自己的地位。
![]()
在西方对俄罗斯的强大压力下,俄罗斯政府认识到,自己已无法再依赖西方国家或其他传统盟友的帮助。拉夫罗夫的言论直白而充满现实主义色彩,他明确表示,俄罗斯当前没有可以依赖的盟友,只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一点揭示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根本转向——从“多边合作”转向“军事自立”和“区域性合作”。
俄罗斯将其陆军、海军、空天部队视为“三个盟友”,这一表态标志着俄罗斯在外交上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性。俄罗斯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多国合作来保障安全和发展,而是把焦点集中在提升自身的军事能力上。
![]()
拉夫罗夫的表态也说明了俄罗斯在面临西方国家的制裁时,更倾向于依赖自己的军事力量来确保国家的生存与安全,尤其是在目前与西方的关系日益恶化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俄罗斯对外政策也转向了与非西方国家的合作,尤其是亚洲、拉美和中东地区的国家。俄罗斯与中国、印度、伊朗等国家的关系日益紧密。虽然这些国家并未与俄罗斯建立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同盟关系,但在能源、军事和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关系逐渐深化。 例如,俄罗斯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非常密切,两国通过合作建设能源基础设施,增强了双方的战略联系。
此外,俄罗斯与伊朗的军事合作也逐渐加深,尤其是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和防务合作上,俄罗斯和伊朗的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在拉美地区,俄罗斯与委内瑞拉的合作也逐步加深。尽管委内瑞拉本身的经济困境使其与俄罗斯的合作较为局限,但两国在能源和军事领域的合作使得俄罗斯在拉美地区保持了一定的影响力。俄罗斯通过这种方式,保持着与多个地区大国的良好关系,尝试突破西方对其的外交封锁。
这种外交转向并不意味着俄罗斯能够完全摆脱孤立,即便与伊朗、印度和中国等国保持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国家的支持依然有限,尤其是在全球战略层面。俄罗斯虽然在局部地区取得了一定的外交胜利,但要在全球范围内重塑自身的战略地位,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战略伙伴”而非“军事同盟”,这种合作关系无法为俄罗斯提供足够的战略保障。
![]()
俄罗斯外交的这一转向,也反映了该国在全球力量格局中的调整。拉夫罗夫的言论不仅揭示了俄罗斯在军事领域的自信,也表明俄罗斯正在主动改变与西方世界的关系。从“多极化”战略到“军事自主”的转变,意味着俄罗斯将会更加依赖自己的军事力量,采取更加灵活的外交策略。
虽然俄罗斯寻求通过加强与其他非西方国家的合作来打破孤立,但这些国家的支持并不足以使俄罗斯完全摆脱国际上的压力,俄罗斯仍需要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寻求更多的外交突破。
![]()
俄罗斯将何去何从
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俄罗斯面临的外部压力不断增加。在乌克兰战争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制裁,使得俄罗斯的经济、金融体系受到了严重打击。
俄罗斯并没有因此而完全屈服,反而逐渐转向了更为独立和自主的外交策略。
拉夫罗夫关于“只有三个盟友”的言论,透露出俄罗斯在外交上采取更加独立的战略,这也意味着俄罗斯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将更加依赖自己的军事力量。随着俄罗斯对外军事合作的扩展,特别是在中东和亚洲地区,俄罗斯将继续强化与中国、印度、伊朗等国的合作,这些国家的支持将成为俄罗斯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
俄罗斯能否通过这种方式打破外交孤立,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虽然俄罗斯在中东、亚洲和拉美等地区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这些地区的合作关系并不具备全球性战略意义,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面临着考验。
在未来几年,俄罗斯可能会继续加强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将会形成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同盟。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仍然是经济和战略层面的,尤其是在能源和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
中俄关系依然受到各自国家利益的制约,且双方在某些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俄罗斯依赖中国的程度会逐渐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的合作将会发展成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同盟。
![]()
与此同时,俄罗斯将继续寻求与其他非西方国家的合作,尤其是在军事和能源领域。 然而,这些国家的战略支持仍然是有限的,且俄罗斯在全球范围内的外交孤立状况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在面对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时,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将更加注重灵活性与自主性。
短期内,俄罗斯或许无法恢复与西方的传统盟友关系,更多的是依靠与非西方国家的伙伴关系和自身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障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演变,俄罗斯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挑战。无论是与中国的合作,还是与其他地区大国的关系,俄罗斯都需要在不同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以维持自身的战略利益。
未来的俄罗斯,将更加注重通过自主和灵活的外交战略,在全球舞台上寻找自己的立足点。但能否突破西方的外交孤立,恢复与世界其他大国的合作,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参考信源: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就“中俄关系: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盟”进行的回应》——俄罗斯外交部官网,2025年11月14日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访谈中提到:“尽管我们常说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但显然我们也需要加强空天部队。”》——俄罗斯外交部官网,2025年11月 《拉夫罗夫:对于俄罗斯,没有敌对国家,只有敌对政府》——俄罗斯外交部官网,2025‑11‑1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