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好,我是小李,最近关于青云租崩盘的消息想必大家都略有耳闻。我身边有位熟人的亲戚,正是被其高调宣传所吸引,不惜抵押自家房产投入上百万元,最终却落得本金全无的结局。
2. 作为一名长期聚焦金融诈骗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观察者,我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全程追踪。我亲眼目睹投资人守在空无一人的总部外茫然无助,亲耳听到员工一边被拖欠工资、一边发现自己也成了受害者的心酸控诉,更逐步揭开了这个平台从精心包装到全面收割的完整骗局链条。
3. 接下来,我会将这起案件的前因后果、运作模式以及背后的欺诈逻辑层层剖析,只希望这些血淋淋的教训能唤醒更多人的警觉,远离所谓“稳赚不赔”的高回报诱惑。
![]()
4. 树倒猢狲散
5. 江苏无锡一位女士的丈夫于7月加入手机租赁平台青云租,刚入职便面临极为严苛的考核制度:试用期三个月内,每月必须完成至少30台iPhone 16的租赁订单,否则立即终止合同。
6. 为了保住这份工作,他先拿出6万元试探性投资,令人意外的是,接下来每个月的返利都如期到账,这种“诚信履约”的假象让他彻底放松了戒备。
7. 随后,他毅然决定抵押家中唯一住房,并动员父母、兄弟姐妹等亲属共同出资加码,短短两个月时间,累计投入金额高达130余万元。
8. 谁能想到,到了9月底,平台突然关闭所有提现通道;进入10月,位于武汉的总部已是大门紧锁,内部办公设备被清扫一空,那笔倾尽全家之力投入的资金,就此化为乌有。
![]()
9. 曾宣称在全国200多个城市设立300家门店,频繁打出“国资参股”“港股上市企业背书”旗号的青云租,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10. 资金链断裂、员工薪资停发、组织架构瓦解,留下超过10亿元的资金缺口。近5000名参与投资者中,有人搭进毕生积蓄数万元,也有人孤注一掷砸入百万身家,最终全部归零。
11. 同时,深圳的所谓“手机云仓”也突然停止运营,当投资者赶到现场时,仓库里不仅没有一台手机,连最基本的包装材料都不见踪影。
12. 综合多方信息分析,平台声称用于出租的手机,要么从未真实采购,要么早已被低价转卖套现。而遍布全国的300家“门店”,绝大多数仅为挂靠加盟点,实质为空壳站点,真正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不足十分之一。
![]()
13. 长沙、宁波等地分公司纷纷陷入瘫痪,有的铁门紧闭贴满催缴通知单,有的已被他人接手经营,昔日标榜的“全国连锁体系”,如今只剩残垣断壁。
14. 投资者的遭遇令人心痛:郑州李女士前后购置上百台设备进行托管租赁,目前仍有130多万元未能收回,家庭财务几近崩溃;宁波董先生投入56.8万元购入66台苹果手机,仅成功提现23万元,其余资金和所谓的“实物资产”,仅存在于系统后台的一串虚拟数据中。
15. 更讽刺的是平台员工的命运——他们本是来打工谋生,结果却成为最惨烈的牺牲品。
16. 公司设定了一项极其荒唐的规定:新员工在试用期内每月必须完成30台以上iPhone 16的销售任务,未达标者直接劝退;甚至强制要求员工自费购买手机以冲业绩,拒绝执行者则需每日加班至晚上八点作为惩罚。
![]()
17. 武汉一名员工为保住饭碗,前后累计投入80多万元,其中30多万还是前期获得的返利,在平台诱导下再次投入滚动循环,最终血本无归。
18. 自9月下旬平台爆雷以来,全国各地的投资人多次前往公安机关报案。部分人拿到的回执上明确标注为“经济纠纷”,建议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
19. 有受害人陪同前往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信访窗口咨询,工作人员回应称案件尚处于初步摸排阶段,尚未确定案件性质,亦未指定具体办案单位。
20. 法律专业人士指出,涉事公司股东结构错综复杂,实际控制人极可能已通过股权转让、抽逃资本等方式规避法律责任,给后续定性及追赃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
21. 画饼的套路
22. 青云租之所以能够大规模骗取信任,关键在于将“低风险高收益”包装得极具说服力。平台对外宣称,投资者的资金可转化为实体苹果手机,由公司统一出租获取租金差价,实现稳定增值。
23. 以iPhone 16 Pro Max为例,平台标价每台9760元,声称仅需4个月即可回本,若选择6个月或12个月租约,年化收益率可达16.8%,远超市场平均水平。
24. 平台还在APP显著位置推出“多投多赚、长投多赚”的激励标语,并设置公式提示:“总收益=租赁周期×设备数量”,公开鼓励用户不断增加投入。
25. 为进一步增强可信度,青云租刻意打造双重权威形象——既强调“国资背景”,又突出“港股上市支撑”。
![]()
26. 打开其官方应用,“00328.HK旗下品牌”“国有资本参股”等字样随处可见。平台宣称母公司武汉青青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港股上市公司爱高集团持股51%,第三大股东为国企中汇之家。
27. 然而实地调查发现,中汇之家直到9月底才完成入股流程,且持股比例极小,属于次要股东;而所谓的“第一大股东”深圳爱高创科控股有限公司,早已因地址失联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这些看似坚实的背景,实则全是虚构的遮羞布。
28. 除了身份包装,平台还大幅虚报业务体量。宣传资料显示,其已在200余城布局300家门店,服务用户突破百万,截至2025年8月平台总交易额(GMV)超20亿元。
![]()
29. 爆雷后真相曝光:所谓“300家门店”多数为付费挂靠点,部分仅为共享办公空间内的临时工位;系统登记的11万余台“租赁手机”,理论采购成本逾12亿元,但物流记录显示,这些设备大多流向偏远农村地区,缺乏真实使用场景。
30. 当投资者尝试联系承租人时,电话不是无法接通就是空号状态;部分所谓“承租人”竟是注册不满一个月的个体工商户,根本不存在实际租赁需求。整套交易流程自始至终都是虚假操作。
31. 更具迷惑性的手段是构建“租赁+回收”闭环假象。平台同步控制二手回收平台“美橙回收”,宣称租赁到期后的手机可通过该渠道变现,并谎称已与支付宝建立深度合作,日均订单量达数十万单。
![]()
32. 实际情况却是,“美橙回收”只是一个空壳平台,不具备任何真实回收能力;与支付宝的合作仅限于小程序入驻,未获得任何流量支持或推荐资源。
33. 再叠加“拉新奖励”机制——成功邀请好友投资可获得订单总额2.5%的现金佣金,许多投资者不仅自己深陷其中,还主动拉拢亲朋好友加入,最终形成“家庭连环投资圈”,一家老小的养老钱、子女教育金全部卷入这场骗局。
![]()
34. 打工变“填坑”
35. 青云租的员工群体,堪称这场骗局中最令人唏嘘的受害者。他们原本只是想找份正经工作养家糊口,却不料一步步沦为公司最大的“融资工具”。
36. 公司的考核机制从一开始就埋下陷阱:所有招商岗位的新员工需经历三个月试用期,核心指标为每月完成不少于30台iPhone 16的租赁成交,完不成即被淘汰。
37. 对于一线销售人员而言,底薪微薄,收入主要依赖提成,但由于“租机理财”模式本身存在争议,普通客户普遍持怀疑态度,拓展难度极高。
![]()
38. 在巨大业绩压力下,员工只能选择自掏腰包投资自家产品来完成任务,逐渐从打工人转变为平台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39. 初期许多人仅抱着“应付考核”的心态小额尝试,如无锡那位男士最初仅投入6万元,看到连续几个月准时返利后,便认定项目可靠。
40. 武汉的员工余婷首次投入9万元,收到一万多元收益后完全信任平台,随后陆续将个人储蓄、婚内存款全部投入,累计金额超过35万元。
41. 9月底平台突然切断提现功能,引发集体恐慌。面对质问,公司回应反复无常:先是声称“系统升级维护”,接着改口“正在进行股权改革”,后来又借口“股东变更导致资金周转紧张”,始终承诺“很快恢复提现”。即便在爆雷之后,仍在大量招聘新人,继续吸纳新资金。
![]()
42. 直到10月中旬,员工返回办公地才发现办公室已被清空,负责人电话失联,内部沟通群也被强制解散。此时众人才意识到,不仅工作没了,自己投入的全部资金也已消失不见。
43. 后续几名员工联合投资人调取后台数据,发现了更为骇人的内幕:那11万多台登记在册的“租赁手机”,根本没有真实的租赁行为,所有承租人信息、物流轨迹均为伪造。
44. 青云租从未真正开展过手机租赁业务,所有投资人和员工的资金都被汇入一个集中资金池,一部分用于支付早期用户的返利制造“盈利假象”,另一部分则被高层用于挥霍消费或转移隐匿,本质上就是一场典型的庞氏骗局。
![]()
45. 结语
46. 青云租的崩塌绝非偶然现象,它不过是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高收益骗局中的一个缩影。
47. 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那些表面光鲜的高额回报承诺,背后往往隐藏着深不可测的陷阱。
48. 这一事件带来的教训极其沉重,愿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提高警惕,不再轻信“稳赚不赔”的谎言。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快案件侦办进度,尽早查明真相,让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尽可能帮助受害群体挽回部分损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