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刚刚过去的10月,奇瑞再次成为行业焦点。
28.1万辆,这是奇瑞集团在10月交出的最新月销成绩单,同比增长高达35.8%,再度刷新纪录。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突破11万辆,同比增长54.7%;出口12.6万辆,同比增长13%,连续第六个月站上10万辆台阶。销量数据持续,更像是奇瑞长期主义的阶段性兑现:那些曾被外界认为“有点吹”的目标,如今正在一一实现。
![]()
回望奇瑞这些年的路,几乎每一次“高调”的表态背后,都藏着冷静的筹备。从“新能源不客气”“智能化不客气”,到今年在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第三次掷出“不客气”的宣言。这一次,指向全球化创新体系。很多人笑称尹同跃又“吹牛”了,但奇瑞的风格是:每一次“吹”,都有逻辑、有底气,也都有行动的印证。奇瑞不擅长口号式营销,但它擅长在时间里验证自己的判断。
10月的成绩,其实正是奇瑞创新体系成果的一次集中体现。在当下的行业大环境中,整个车市增长趋缓,竞争异常激烈,而奇瑞不仅实现了稳步增长,还在新能源、出口、品牌矩阵等关键维度全面发力。奇瑞的“坚持”,正在被看见,也正在被市场验证。
如果要归纳奇瑞成功的底层逻辑,它不是某一个爆款产品的偶然成功,而是一整套创新生态的系统性成熟。奇瑞的生态,不是单点突破的,而是从“技术、产品、品牌、全球化”的全链条协同。
![]()
在技术层面,奇瑞是少数仍然坚持自研全栈体系的企业。从混动、纯电到增程,从芯片算法到域控制架构,奇瑞始终保留关键技术自主权。奇瑞的新能源底盘技术,如今已成为集团新能源战略的关键支点,不仅支撑了星纪元ES、风云(参数丨图片)A9L等旗舰车型的推出,也构建了一个可持续演化的底层技术体系。而在智能化上,从奇瑞与科大讯飞、地平线的合作,到独立智能品牌iCAR的成立,再到星途、风云产品的智能座舱全面升级,奇瑞正在通过体系化的智能能力布局,让每一个子品牌都拥有技术延展的可能。
![]()
再看品牌矩阵,这是奇瑞过去几年最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如今的奇瑞,已经从一个单一品牌,成长为一个多品牌共生的集团。10月份,奇瑞品牌销售169,696辆,星途9,494辆,捷途59,073辆,iCAR 12,393辆,智界12,810辆;前10个月,集团各品牌累计销量分别达到137.7万辆、9.7万辆、51.9万辆、7.9万辆和7.0万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捷途在10月迎来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的里程碑,用短短七年时间完成这一跨越,成为中国汽车品牌中最快实现“200万辆”的品牌。
这些数字背后,反映的是奇瑞多品牌战略的成熟与协同。奇瑞品牌作为集团根基,继续在主流市场保持稳健增长;星途凭借星纪元ES、星纪元ET等高端新能源产品,拉升了集团整体品牌形象;捷途则以“旅行+”生态形成独特差异化路径,在燃油和新能源双赛道上持续放量;iCAR面向年轻纯电用户,代表着奇瑞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全新理解;而智界与华为的合作,则让奇瑞在智能化领域的布局更具外部牵引力和开放性。
![]()
这套体系的意义远不止“销量好看”。它代表着奇瑞从“靠单点爆款”走向“多品牌生态共振”的能力转变。过去,很多车企的多品牌战略往往陷入资源分散、定位模糊的陷阱,而奇瑞的做法是以“差异化定位+体系共享”为底层逻辑:平台、技术、供应链、制造能力等资源统一在集团层面统筹,而市场、产品、用户则由各品牌根据自身基因独立拓展。这样的结构,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形成了品牌间的梯度协同。
这意味着,奇瑞不再依赖某个单一品牌的爆发力,而是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价格带布局与用户场景构建,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生态。从十万元级的家用车,到三十万元级的高端新能源,从“旅行+”的家庭场景,到“智能+”的科技体验,奇瑞正以一个完整的视角在重构自己的市场版图。这种多元共生,不只是品牌层面的布局,更是一种体系能力的体现。它让奇瑞有能力穿越单一周期的波动,在不同赛道上都能稳稳站住脚。
![]()
但奇瑞的雄心并不止于国内。10月出口12.6万辆的成绩,背后是一个系统性的全球化布局成果。奇瑞并不是简单的“卖车出海”,而是通过“研发全球化、制造全球化、品牌全球化”的体系构建,逐步形成了在海外市场的本地化能力。作为首个在欧洲实现本地化运营的中国汽车集团,奇瑞已推动OMODA、JAECOO、CHERY等多品牌登陆欧洲,成功进入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等高法规市场,并加速布局法国、德国等地区。
依托“1+7+N”全球化技术创新体系,奇瑞推动产品深度契合区域市场需求,致力于开发“当地人喜爱、有当地味道”的全球化产品。过去中国车企在海外更多追求销量和市场覆盖,而奇瑞要做的是在海外市场重塑“技术中国”的形象,这也正是奇瑞全球化创新体系真正的价值所在。
从时间维度看,奇瑞过去20多年走过的,是一条典型的“慢路径”。它没有在早期冲动扩张,也不盲目跟风热点,而是始终坚持“技术为本、体系先行”。在新能源大潮初起的那几年,奇瑞一度被认为节奏偏慢;但事实证明,奇瑞是在等体系成熟、在等技术落地的那一刻再出手。如今,无论是混动技术的成熟,还是电驱系统、热管理、电池安全等核心环节的自研深度,都让奇瑞在新能源时代真正具备了可持续竞争力。
![]()
而这一切,正在让奇瑞重新定义“稳健”的含义:不是保守,而是有底气地进攻。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奇瑞正在从一家单纯的汽车制造企业,转型为一个面向未来的“汽车科技集团”。
回过头来看,奇瑞每一次的“不客气”,都对应着奇瑞一个阶段的跃升。从新能源、智能化到全球化创新体系,奇瑞正在用行动证明:豪言可以兑现,理想可以落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创新体系的持续深化、品牌矩阵的持续发力、全球化布局的全面提速,奇瑞的故事远未到达顶点。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那个正在兑现所有“吹过的牛”的奇瑞,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中国汽车产业的信心与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