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年的11月14日是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倡导“提高认知,重在行动,关注职场糖尿病”。今天上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嘉定区人民政府共同在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市级主题宣传活动传出消息:糖尿病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最新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近九分之一的成人(5.89亿)患有糖尿病。经过多年努力,上海市成年人糖尿病知晓率和控制率均有显著提高,已达61.4%和55.0%。
糖尿病对健康危害,主要表现为急性高血糖和长期高血糖导致的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严重的可危及生命。但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一方面,要重视肥胖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另一方面,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控制好血糖水平,预防和延缓并发症。
上海市委市政府自2001年出台了国内首个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近年来持续优化糖尿病防治策略、完善覆盖全市的糖尿病防治服务体系,多部门共同推进实施《健康上海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
就在今年,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了《上海市社区健康管理工作规范—慢性病综合防治(2025年版)》,进一步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好糖尿病健康管理“主阵地”作用,提升基层筛查、随访和健康管理能力。2025年全市已累计登记糖尿病高危人群230余万,开展糖尿病筛查服务110余万人,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90余万人,规范管理率近95%。
截至目前,全市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有超过200家建成了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为市民提供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多种慢性病综合风险评估和筛查、智能随访管理、血压血糖等标准化测量等服务。
对于一般人群,控制体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限盐、戒烟限酒、平衡心理状态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对于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控制超重肥胖及热量摄入,加强体力活动,同时做好早期筛查。医学专家提出,提倡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当空腹血糖≥6.1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时,应到医疗机构进行糖代谢评估。
上海市卫健委呼吁市民: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戒烟限酒、平衡心理状态,积极预防糖尿病;主动参加社区糖尿病风险评估和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活动现场邀请了来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和嘉定区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内分泌和营养等临床医学专家为市民提供义诊咨询。
【小链接】
具备下列任意一个及以上者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1.有糖尿病前期史(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尿病异常IGT);
2.年龄≥40岁;
3.超重与肥胖[体重指数(BMI)≥24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有糖尿病家族史;
5.缺乏体力活动;
6.高血压;
7.血脂异常;
8.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9.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分娩史或妊娠糖尿病史。
原标题:《联合国糖尿病日|全球九分之一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培养这些习惯可以预防…》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顾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