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陕西安康的旬阳市,有这样一个人——他身高仅有1.16米,却活成了无数人心中的“巨人”。他,就是“中国好人”王庭德。他的故事,不是关于身高,而是关于灵魂的高度;不是关于命运的馈赠,而是关于在绝境中如何用坚韧与爱,改写人生。
童年:被世界冷落,却从未放弃希望
![]()
1981年,王庭德出生在旬阳市一个偏远山村“安然寨”。一场高烧,让他的身体永远停留在孩童的高度。6岁丧父,母亲双目失明,生活的重担早早压在他瘦小的肩上。没人愿意和他玩,连爷爷亲手为他削的木刀,都被同伴抢走。他躲在角落里哭泣,却换来爷爷一记耳光:“别人看不起你,哭一点用都没有!”
这一巴掌,打醒了他骨子里的倔强。他明白:唯有坚强,才能赢得尊重。
求学:趴在窗台下偷学,用渴望叩开知识之门
![]()
![]()
因为家贫体残,他无法正常入学。可当同龄人背着书包上学时,他默默跟在后面,挤进教室窗外的杂草堆里,偷偷听老师教“a、o、e”。两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直到有一天,校长看到他在屋檐下默写《春晓》、背诵乘法口诀,被深深打动:“你可以上学了!”
那一刻,他想向全世界宣布:我也能读书了!
写作:一篇作文点燃梦想,一封封来信汇成暖流
初中时,他写下作文《跋涉的生命》,投稿后竟收到全国300多封读者来信。每一封信,都是陌生人的鼓励与共鸣。他说:“那一刻,我真正爱上了写作。”文字,成了他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
但命运并未就此温柔以待。高中因路远体弱被迫放弃,他开始流浪、洗碗、修鞋、卖报……在生活的夹缝中挣扎前行。2004年,他来到茨沟镇,终于在一家打字复印店安定下来,一待就是十几年。也是在这儿,无数个夜晚的“滴滴答答”里,他敲出了十九万七千字的自传——《这个世界无须仰视》。书名就是他人生的注解:我不需要仰视任何人,因为我用努力站直了身体。
奉献:累计捐款16万元,近千场报告温暖千万心灵
![]()
![]()
成名后,他没有停下脚步。进入安康市图书馆工作后,他主动走上讲台,走进校园,举办近千场励志报告。他将自己的稿费、收入捐给贫困学生,累计捐款达16万元。他把书赠给山区孩子,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不想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学生说:“王老师不需要仰视任何人,因为他用努力证明了相信自己是对的。”
老师说:“他的奉献精神,是我们都该学习的。困难不是绊脚石,而是垫脚石。”
他不是英雄,却活成了光
![]()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财富,也没有响彻寰宇的名声,但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力量——
是面对苦难不低头的勇气,
是被世界冷落后依然选择善良的胸怀,
是一个人,如何用自己的微光,去温暖千万颗迷茫的心。
![]()
我们曾追问,
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有力量?
王庭德用他的一生作答:
力量,不是站得多高,
而是哪怕身在低处,
也始终努力向上生长;
温暖,不是燃烧自己,
而是点亮别人,
也照亮自己前行的远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