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克罗夫斯克快守不住了。
这座曾是顿巴斯乌控区“最后心脏”的小镇,如今满城断壁残垣,没有前线,没有后方,只有俄军小股部队像幽灵一样在街巷间游荡,乌军士兵饿着肚子打游击,有的甚至七天没吃过一顿热饭。
![]()
这不是战争电影,而是2025年冬天最真实的战场切片。
更讽刺的是,这场溃败,早在几个月前就已注定。不是因为武器不够,也不是士气全无,而是乌军高层沉迷“表演式胜利”,把有限的兵力押注在库尔斯克方向的象征性反攻上,却任由波克罗夫斯克防线空心化。
结果呢?
北边“收复”了十几个村庄,媒体狂欢庆祝;南边主阵地却被俄军一点点蚕食,守军连换防都做不到,只能靠作假地图向上汇报“阵地仍在”。一名指挥官坦言:“标记为我方控制的街区,可能只剩两个伤兵。”这不是战术失误,是系统性崩坏。
![]()
而俄军学得极快。当年被乌军用廉价无人机打得丢盔弃甲,如今他们用光纤无人机,封锁所有补给线,滑翔炸弹炸得乌军尸骨无存。
更狠的是“蚂蚁战术”:两三个人一组,骑自行车、徒步穿插,专杀无人机操作员。乌军90%的火力靠无人机支撑,可操作员自己都快成步兵了。13天转移3次,天天和渗透进来的俄军贴身肉搏。
这哪是高科技战争?分明是用最原始的人海,耗尽对手最后一滴血。
乌克兰的问题,从来不只是战场上的。兵源枯竭、逃兵激增、强征入伍引发民怨,军队早已不堪重负。
可政治需要“胜利”,于是总司令部宁愿牺牲战略要地,也要制造几场“收复失地”的新闻。这种“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的做法,正在把乌军推向深渊。
![]()
西方也难辞其咎。一边喊着支持乌克兰,一边迟迟不给F-16、远程导弹;特朗普阵营甚至暗示:“既然守不住,不如谈交易。”
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让基辅陷入两难:死守,耗尽国力;撤退,失去道义。结果只能硬撑,直到防线彻底崩盘。
如今,波克罗夫斯克一旦失守,米尔诺赫拉德将成孤岛,克拉马托尔斯克危在旦夕。顿巴斯乌控区将缩水至不足十分之一。
这意味着,乌克兰在这场战争中最核心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宣告失败。
但最痛的不是战败,而是明明有机会止损,却因政治虚荣错失良机。美国智库早就警告:乌军该转入全面防御,保存有生力量。可泽连斯基不敢撤,因为“撤退=认输”,在国内会引发政治地震。
![]()
于是,普通士兵成了代价。他们在没有补给、没有轮换、没有希望的废墟里,为一场早已输掉的战役流尽最后一滴血。
战争从不相信眼泪,也不在乎表演。当指挥官在后方开庆功会时,前线士兵正啃着发霉的面包对抗渗透者。这种割裂,比任何炮火都致命。
波克罗夫斯克的陷落,不是终点,而是警钟:若继续用政治逻辑指挥军事行动,下一个“库尔斯克式溃败”,只会来得更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