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一)广西天等县地处桂西南大石山区,每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超15万人,辖区内的300多家就业帮扶车间是在家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近些年来,天等县坚持“党建围绕民生转、党员围绕群众干”理念,为全县就业帮扶车间精准匹配“红色管家”,让党员在助企纾困、稳岗就业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中国组织人事报》)
天等县在发展过程中,以独特的党建模式,成功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与民生福祉的提升,为地区发展提供了可圈可点的范例,其构建的 “行业部门党组织 — 乡镇党委 — 车间党支部” 组织体系,展现出强大的组织效能,把党组织延伸到产业链各环节,就像在产业脉络中植入了一个个 “红色引擎”,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 “就业帮扶车间十条街” 设立车间党支部,这一布局合理、贴近实际的举措,使党组织与车间紧密相连,能够快速响应车间面临的各种问题。
整合多部门党员力量打造 “红色管家” 队伍,是天等县的匠心之作,120 多名党员依据 “政策能手 + 法律顾问” 的标准,充实到车间党组织,他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为帮扶车间的产业链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物流分拨中心、创业物流园的建成,以及相关企业的入驻,构建起协同网络,极大地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
“管家四送” 服务的常态化开展,是天等县党建工作的一大亮点。在 “送政策” 上,“红色管家” 精心制定个性化政策清单,确保惠企政策精准落地,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手续代办、技术帮扶等措施,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的发展活力。
“送岗位” 搭建的供需对接平台,如同搭建起一座企业与群众之间的 “就业桥梁”,“零工超市”“就业驿站” 等平台精准匹配双方需求,让群众有更多机会找到合适的工作,有效解决了就业难题,“送技术” 通过组织培训,提升了待业群众和车间工人的技能水平,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增加了收入来源,“送援助” 针对劳务纠纷提供法律服务,维护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天等县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完善组织体系、打造特色服务队伍,推动了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深度融合,这种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证明了党建在地方发展中能够发挥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实现产业与民生的双赢局面。(作者单位:江油市太白小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