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只手环的能量相当于几十杯咖啡,还不会有心跳加速的副作用?”近日,名为“电子咖啡手环”的产品引起热议。
![]()
宁波晚报报道截图
有网友发现,在电商平台上出现了多款电子咖啡手环,宣称能替代咖啡、实现“物理提神”,并能通过微电流技术缓解疲劳、促进运动恢复、甚至提升注意力。
![]()
产品详情页截图
销售相关产品的公司运营负责人曾向媒体介绍,“相比于咖啡,手环不会有成瘾性,且起效和衰退都更快。
如果需要夜间工作学习,佩戴手环就不用担心会影响后续的睡眠。”
![]()
宁波晚报报道截图
消息一出,有不少网友对电子咖啡手环的定价和功能产生质疑。
据封面新闻报道,有消费者表示,市面上主流运动手环价格多在200至300元区间,目前常见的电子咖啡手环售价却要近700元,感觉“性价比偏低”。
也有网友表示,累了“电一下”做法并不可取,电子咖啡手环并不能代替真正的咖啡。
不过,也有科技产品爱好者表示,若能实现无药物介入的提神效果,对于咖啡因敏感、或希望减少咖啡因摄入的人群来说,也是一个福音。
多家店铺售卖,消费者分享使用体验
在电商平台上搜索“电子咖啡手环”,销量较多的产品链接显示已有600余人付款。
![]()
有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后分享自己的使用体验,称快要犯困的时候用,用的最低档电流感也很强。
![]()
![]()
据封面新闻报道,店铺客服称:“电子咖啡手环当然有用,因为大家体质有别,效果可能有点不一样,但总体来说好评满满。”
医生提醒:这类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
成都市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神经调控中心主治医师余涛认为,“电子咖啡手环”这一命名和“能量相当于几十杯咖啡”的说法,更多是一种营销策略,在科学上并不严谨。
它模糊了物理神经刺激与咖啡因化学提神之间的本质区别,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建议公众理性看待其本质——一种非侵入性神经刺激设备,而非咖啡的替代品。
余涛指出,这类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神经调控效果受个体神经敏感性、基础状态等多因素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性。
他指出:“尽管厂商称其电流在安全范围内,但特定人群需高度警惕。例如,佩戴心脏起搏器、患有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者应禁止使用;孕妇、癫痫患者等也应谨慎。在使用任何微电流设备前,充分了解禁忌并做好安全筛查十分必要。此外,在疲劳驾驶、高空作业等高安全性要求场景中,依赖此类效果未经充分验证的设备具有显著隐患。”
中国青年报(整理:韩若冰)来源:宁波晚报(记者:赵煜、孙宇卓)、封面新闻(记者:杨澜、邹阿江)、网友评论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