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的采访可是把不少人看懵了,身家大概66亿美元的他,在接受劳拉・英格拉姆采访时放出狠话,说美国经济衰退的报道都是假的,是民主党和媒体联手搞的骗局。
这说法确实让人意外,要知道现在美国不少人都在为生活成本发愁,食品价格涨得没停,找工作也不算容易。
![]()
可特朗普却一口咬定,这些都是编造的消息,还说物价已经大幅下降,汽油价格很快就能跌到2美元左右。
但实际情况呢?美国能源信息署的实时数据显示,全国汽油均价明明略高于3美元。
特朗普还拿拜登执政时的油价对比,说当时涨到4.50美元,现在2.70美元已经很便宜。
拿过去的高位和现在比,多少有点避重就轻的意思。
![]()
主持人英格拉姆也没绕弯子,直接追问他,难道美国选民都误解了自己的经济感受?本来以为特朗普会正面回应,没想到他话锋一转,开始长篇大论抨击哈里斯的2024年竞选活动。
这种转移话题的操作,怕是很难让选民买账。
言论与现实脱节:汽油价的“数字游戏”
特朗普口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经济”,在普通美国人眼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多项民调都给出了相似的结果,只是数据上略有差异。
![]()
11月3日那天,CBS和YouGov一起做的调查显示,不少美国人都觉得物价还会接着涨,对特朗普处理经济的方式也不认可。
同一天,CNN和SSRS的民调也得出类似结论,大部分受访者觉得当前经济状况很差,还认为特朗普的政策让情况变得更糟。
这些民调可不是随便编的,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真实体验。
特朗普当初竞选时承诺,要立即降低食品价格、控制通胀。
可这些承诺至今没兑现,美国劳工统计局的CPI数据显示,食品、住房等生活必需品类的价格依然在上涨。
![]()
普通民众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自己心里最有数。
超市里的牛奶、面包价格比以前高了不少,房租也没见下降,工资涨幅却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
如此看来,民众的焦虑根本不是空穴来风。
特朗普推行的全面关税政策,更是让消费者的负担雪上加霜。
进口日用品、汽车零部件等商品因为关税涨价,最后这些成本都转嫁到了普通消费者身上。
![]()
上周的选举中,共和党表现不佳,这一政策怕是也拖了后腿。
政策争议缠身:关税合法性与民众失望
除了言论和现实的脱节,特朗普的经济政策还面临着法律层面的拷问。
美国最高法院正在审议一项关键议题,那就是特朗普是否通过紧急权力法非法征收关税。
如果最高法院最终做出对他不利的裁决,美国政府可能需要退还数十亿美元已经征收的税款。
![]()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一旦退还,对美国财政和相关产业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不少进口企业已经在观望,期待着成本能有所回调。
采访中,特朗普还为拟推出的50年期抵押贷款计划辩护,顺便抨击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这个50年期的抵押贷款计划本身也存在不少争议,不少专家都在评估它可能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风险。
特朗普一直强调,未来会有超过20万亿美元流入美国经济,这都要归功于他的当选和关税政策。
![]()
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毕竟关税政策已经引发了不少贸易摩擦,也让国内部分行业承压。
回顾美国历史,类似的关税政策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20世纪30年代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就曾引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现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引发的争议有相似之处。
毫无疑问,经济议题已经成为2024年美国大选的核心。
![]()
特朗普的经济叙事,试图营造一种繁荣的景象,但却忽视了普通民众的真实困境。
他把民调斥为虚假信息,回避选民的核心关切,这种做法并非明智之举。
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生活过得好不好,不是靠口号就能改变的。
关税政策的合法性争议、未兑现的竞选承诺、持续上涨的生活成本,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随着大选推进,经济议题的博弈还会持续升级。
![]()
最高法院的关税裁决结果、后续的经济数据变化,都会进一步影响选民的态度。
与其忙着否认问题、转移话题,不如正视民众的诉求,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美国的经济走向,最终还是要靠真实的增长和民生的改善来支撑。
![]()
特朗普的“嘴硬”或许能吸引部分支持者,但长期来看,只有解决了民众的实际困难,才能真正赢得认可。
如此看来,这场经济叙事与现实的博弈,还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持续上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