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东亚第一内卷国,被印度人搞「破防」了?

0
分享至


作者/郭恩一

编辑/章鱼本文封面为AI制作

听说日本准备引进50万印度人后,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假新闻,绝对的假新闻。”

但只要翻开日本报纸,我们就会发现标题赫然写着:

日印人才交流行动计划,5年50万人。


这个新闻可以说瞬间引爆了全球互联网,主要是日本和印度的反差实在太大,可以擦出的火花也实在精彩——

全世界最爱干净的国家 VS 最不爱干净的国家;

全世界最不爱生孩子的国家 VS 最爱生孩子的国家;

日本的街头没有垃圾桶是因为日本人不需要垃圾桶,印度的街头没有垃圾桶也是因为印度人“不需要”垃圾桶......

一时间全球网友都在幻想:未来的日本遍地都是印度人。

未来的日剧,不会变成这样吧:



至于未来的日本动漫,可能是这个样子:


中文互联网甚至诞生了一个著名句式:这是真把日本人当日本人在整啊!

不过以上互联网段子其实都带着娱乐化色彩,仔细去读了下政策原文,我恍然大悟:

日本是真缺人,但引入印度劳工的决定并非互联网想象中那般疯狂。

首先,这个“引进50万印度人”的决策公布于今年印日年度峰会上。按照原文的意思,是为了获得理工科的高度人才,助力日本经济,所以印日两国设定了未来五年双向人员交流超过50万人的目标。

注意这里的措辞是“双向的人员交流”。

也就是说,这50万人是双方互相来往的人次,而非引入的移民人数。

而这里面明确指明了:将从印度向日本输送5万名高度人才。

是的,实际数量其实是5万名。


但即便如此,日本民众们看到“50万印度人”的瞬间,就已经坐不住了。

网上的反对声浪一波接一波,其中不乏过激的声音——

“无语,是想把日本变成第二个印度吗?”


“50万印度人好恐怖!最近还发生了被印度人性侵的新闻......这样下去日本会变成强奸大国吧。”


“印度人能好好遵守日本的规矩吗?一想到电车里都全是香料味臭得要死,口罩成了必需品什么的,真受不了啊!”


“50万印度人也太可怕了,如果真的来了的话,希望能划分出一个只有日本人的地区。”


日本网友的反对情绪,并非凭空出现。

近年来,日本发生层出不穷的外国人犯罪事件,也导致最近各地的反移民游行如火如荼。

有日本女性在街头哭着演讲,大喊“这样下去日本也会变成强奸大国的”。


一位日本男性在游行队伍中演讲,说自己虽然在印度住了16年,但还是不能接受在日本和印度人一起生活。

视频中该男子情绪激昂,周围更是一片叫好之声。


引入印度劳工的消息,为什么会让日本人有这么大反应?

难道日本离沦落为“印本”真的不远了吗?


日本,已经被印度人「占领」了?

先来看图猜国家,猜猜下图是印度还是日本?


恭喜你猜对了,这是被印度人“占领”的日本。

这种铺天盖地的印度人群聚场面,在碰上印度节日的时候,很容易在日本街头看到。


不仅仅是东京街头,还有大阪街头:


日本别的市也同样能目睹到这种“印山印海”。

网友:说好的日本是无“印”良品呢?


日本网民们自己也调侃,未来的日本国旗怕是这样的:


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和武器无关,和人种有关:


玩笑归玩笑,这的确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印度的移民在全世界高达3500万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人口。

靠生孩子占领地球,对印度人来说的确不是梦。

首当其冲沦陷的,是咱们著名的有“印拿大”之称的加拿大。

根据2021年的数据,印度裔的人口占了加拿大人口的5%,比黑人和华裔都多,在加拿大的单一族裔群体中属于最大。

印度裔不仅与加拿大原住民人口规模几乎相当,并且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总体人口增速。

于是一到印度节庆,你就会看到加拿大街头被印度人堵得水泄不通。


连加拿大总理都得跟着一起嗨。


〓 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参加印度教排灯节。

甚至在加拿大街头,还竖起了一尊高达16米的印度猴神“哈奴曼”的神像,搞得加拿大人纷纷破防。


加拿大政坛选举也一起被攻陷:2025年安大略的省选中,印度裔再创新高,高达37人。


去加拿大留学的中国留子们,本以为自己留洋了,结果到了小组作业时一看:

4个印度人加自己,那一瞬间以为自己在印度留学。


除了“印拿大”,被印度人攻陷的国家还比比皆是。

时尚法国又如何,印度人来了,巴黎也得变德里:


纵观世界政坛,英国首相有印度裔背景,美国副总统也是印度裔,甚至是华人占七成的新加坡,总统也曾经是印度裔。

就连爱尔兰,也选出过印度裔的总理利奥·瓦拉德卡。


但是!言归正传,或许众多国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小印度”,但这绝不包括日本。

事实上,日本离成为“印本”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截至2024年12月,在日印度人是53974人。这个数字放进日本整体的外国人口里完全算不上什么——日本到2024年末的外国人在376万人左右,印度人只占1.4%左右。

从在日外国人的数量上来说,排在印度人前面的,有尼泊尔、巴西、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韩国等无数个国家。

至于排名第一的国家,相信大家都猜到了。

没错,放眼整个地球,论其无处不在的移民力和顽强的生存力,能和印度人媲美的——只有中国人。

要知道,在日中国人高达87万。也就是说,每5个外国人里,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在日外国人的数量,的确每一年都在增长。

而随之一起增长的,是日本民众的恐慌和怨气。

外国人抢占就业机会,导致日本治安恶化、犯罪率上升等话题,是日本网络当下极具流量的话题。

日本人在网上日复一日地呼喊着:“日本已经被外国人占领了”“日本人交的税全拿去养外国人了”。


虽然实际犯罪率或福利受领率并未真的大幅上涨,但对于单一民族的岛国日本来说,民众对于“外国人在抢工作”“文化在被稀释”的恐慌是真实且不容忽视的。

这一点也非常精准地映射在了日本政治上——政治家们开始将排外情绪兑换成选票。

比如成立于2020的新兴政党参政党,就打着“日本优先”旗号,大肆宣传自己“反对移民,限制外国人”的主张。

这种战术非常有效,在 2025 年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中,参政党从原有的1席猛增到 14 席,成为在野势力中席次增长最快、位居前列的政党。


〓 参政党领袖神谷宗平举着“日本优先”的牌子

如果声称“反移民”就能讨大众欢心,那没人想和民声对着干。

新上任的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同样在竞选期间,通过主张“限制外国人劳动者”来争取保守选民。


〓 高市早苗发言自己也是将”反对移民政策“作为前提的。

但——不爽归不爽,情绪发泄完了,现实问题还是摆在眼前,毕竟日本缺人是真的。

政治家们或许可以在争选票的时候高喊“驱逐外国人”,但真当选了,还是得愁劳动力的问题。真把外国人全赶出去了,日本才是真的完了。

印度人的大量引入虽说还只是纸上谈兵,但变成现实只是迟早的事情。

但,为什么偏偏是印度人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要从日本的移民理念说起。


日本:欢迎打工,不许落户

日本在事实上依赖移民,却在制度上拒绝承认自己是移民国家。

在多数移民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移民”是一种身份:可以凭一定条件转为永久居留甚至公民。

但在日本,“移民”不是法律上的类别。

来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拥有一张“在留卡”。这张卡相当于外国人在日本的身份证,而卡上明确写明了你的“在留资格”。

入境的外国人,全都按照“在留资格”来分类和管理。“在留资格”不代表身份,而是“你在日本做什么”。比如:留学、技术、人文知识、技能实习、特定技能、高度专业职和永住者。一句话总结来说就是:

你对日本社会能带来的用处,决定了你能留在日本的时长。


日本政府是很精明的,直接通过签证制度把外国人“分层管理”:

拥有高学历高技术的外国人,允许长期留下甚至定居。

而廉价劳动力,只能短期工作。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发明出来的“外国人技能实习制度”。

这个制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打着“将技能教给发展中国家”的幌子,从中国、越南等国家引入劳动力,美名其曰为“技能实习生”。


〓 赴日前在人才派遣公司学日语的越南技能实习生们。

虽然日本声称这些外国人将在日本学习先进技能,然后回去发展自己国家。但实际上,这些“实习生们”几乎都在日本从事毫无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 且不能带家属,不得自由更换工作,最多停留5年。

5年一过,一个身强体壮的廉价劳动力被消耗殆尽,遣送回国。

用人不留人,是日本对待外国人的精髓。


〓 在日缅甸人技能实习生们。她们声称自己像奴隶一样工作,每周工作时长高达100小时,每个月工资却只有6万日元(约人民币3000元)。

唯一允许留下的,只有在白领岗位的外国人。

这部分高技术人才,能够助力日本的发展,且因其高素质高学历,被判定为“不会给社会添麻烦”。

而那些稍微会点日语、有点技能的外国人,大多会流向服务业:去饭店里端茶递水、去养老院给老人端屎擦尿......好用不说,还不会“抬高市场工资”。

至于最底层的廉价劳动力们,干脆打包统一管理——住在狭小的公司宿舍,除了卖劳力就是睡觉,也不必学日语,反正与日本社会几乎零接触,天天加班,签证一到期就得回国。

虐待、工伤、死亡的案例也在这部分底层外国劳动力中频发。


〓 呼吁“废止外国人技能实习制度”的游行。该制度被游行者称为“奴隶制”。

就这样,日本政府通过签证制度让外国人分层,既维持了劳动力供应,又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了移民带来的冲突。

日本缺人吗?缺。

但它缺的,是能填上老龄化空洞的劳动力,而不是新国民。

清晰地分好了自己缺哪些人后,剩下的,就是去不同国家进货了。


深陷老龄化的日本正在亚洲巡回「选妃」

如果你生活在日本的大街上,你每天会接触到不少外国人:

便利店里操着带口音日语的尼泊尔人收银员,药妆店里熟练用中文服务游客的中国人店员,建筑工地上戴着安全帽、皮肤被晒得黝黑的越南年轻工人,甚至在餐馆厨房、物流仓库、护理机构、农业田地中,都能见到肤色各异、来自各国的身影。


来自不同地方的外国人,在日本社会有着属于自己的金字塔层。

最上层的自然是欧美人,人数极少,集中在教育、时尚、国际行业,是日本国际化的象征性存在。

说白了,是用来充面子的。

往下走,是由于历史原因定居在日本的部分韩国人,以及二战后回流到日本的日侨后裔“日系巴西人”。他们虽然已经融入日本社会,但又未得到完全的接纳,可以称为“半个日本人”。


〓 专门面向日系巴西人的孩子们的学校。

再往下,就是相对来说暂时受到日本青睐的印度人。

为什么?

因为日本目前面临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领域,其实并不是蓝领,因为来自越南、菲律宾等地的外国人已经足够填补这部分空缺。

日本现在最缺的,是 IT、半导体、AI、工程、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人才。

根据日本经产省的数据,到 2030 年,日本 IT 人才缺口预计超过 79 万人,而与之相对的,是日本本国的理工科毕业生人数持续下降。

但印度,恰恰是全球 IT 人才的最大输出国。

每年培养约 150 万名工程师,IT 外包产业成熟。而且印度企业早就和日本大企业合作,为日企提供系统维护、AI 模型开发等服务。

最重要的是,印度人普遍英语好、算法强、薪资成本低于欧美。

对日本来说,印度是最能“立刻补上数字化短板”的国家。


〓 日本最大的二手交易平台公司mercari(类似咸鱼),在录取的应届生50人中,有30个人是来自于印度的IT专业毕业生。

当然了,日本青睐的不是“印度人”,而是立马就能开始工作的印度工程师。

这也正是为什么在日印度人数并不多,且接下来的引入也限定在5万这个数字里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在日的中国人呢?

作为数量极其多,多到日本人都害怕的群体,在日中国人和日本社会的关系,用一个词语就能概括:

相爱相杀。


〓 在中国人和中国餐厅聚集的日本池袋西口北,各种中文广告云集。在日本有一句戏言是:“这里是池袋西口北,请你说中文。”

从留学生群体到劳动力补充,从投资者到研究人才,中国人盘踞在教育、零售、贸易、IT、学界、餐饮各个行业,是日本社会“最熟悉的外国人”。

勤奋且数量庞大的中国人,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劳动力的同时,更是成了消费支柱。

但同时也引起了日本人最深的竞争与焦虑。


〓 中国麻辣烫在日本也掀起了一阵流行风潮。

金字塔再往下,是从事护理、照护、家政等稳定行业的菲律宾人。

然后是多从事农业渔业、建筑、制造业的越南、泰国、缅甸和印度尼西亚人。他们贩卖着劳力,几乎很难获得永住的机会,被统一管理,与日本社会脱节。

而在金字塔的最底层,无疑是那些通过非正规渠道,又或者支付了高昂的语言学校学费,利用2年的留学签证在日本打零工的外国人。

他们往往来自尼泊尔、孟加拉、老挝、柬埔寨等国家,被视为影响日本治安的潜在风险人群。


〓 一名巴基斯坦籍男性在日对女性实施了性侵,但东京地方检察厅由于诸多原因决定不予起诉。类似的此类案件在累积,日本民众的愤怒也在累积。

如果要诙谐比喻的话,日本就像在亚洲巡回选妃:

这个貌美,这个家世好,那个能干活......全部按照其“可利用性”引进来。

但是宫中新人是一批一批,换了一代又一代,能长久留下来的,仍是凤毛麟角。

严格说来,日本绝非是一个“开放的移民国家”,而是一个“精密的外国人分割机”——

它把印度人当合作伙伴,把中国人当竞争对手,把越南人当廉价劳动力,把菲律宾人当看护者,把尼泊尔人当临时帮手,把欧美人拿来充面子。

每一种外国人都被分配了可接受的距离——有的被请进会议室,有的被安置在工厂,有的被困在养老院和温泉酒店。

新闻里的5万、50万人只是一个数字。

说到底,日本并非真的向印度打开国门,而是在挑选能为它“修门”的人。

这不过是一个老龄化国家,为了延长自身生命线所做的最现实的选择。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凤凰WEEKLY」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生活普法|92、95、98是否都属于卖淫?

生活普法|92、95、98是否都属于卖淫?

奇葩游戏酱
2025-11-09 01:23:56
朱芳雨赌对了!“加强版王睿泽”将加盟广东队,保底能进总决赛?

朱芳雨赌对了!“加强版王睿泽”将加盟广东队,保底能进总决赛?

绯雨儿
2025-11-14 11:45:30
演员张艺洋已执行死刑!中国娱乐圈首例,倪大红、李雪健被牵连

演员张艺洋已执行死刑!中国娱乐圈首例,倪大红、李雪健被牵连

阿纂看事
2025-07-25 17:12:19
反转?被告人律师称,狗主人郭某或是被自己的“猪队友”误伤致命

反转?被告人律师称,狗主人郭某或是被自己的“猪队友”误伤致命

小李睡不醒了
2025-11-14 08:34:18
七国集团拉上8个国家一起开会,不仅没请中国,还支持日本立场

七国集团拉上8个国家一起开会,不仅没请中国,还支持日本立场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14 11:00:13
徐建军任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徐建军任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界面新闻
2025-11-14 11:04:37
为何清朝人口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从7000万激增到4亿,原因很简单

为何清朝人口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从7000万激增到4亿,原因很简单

长风文史
2025-11-11 21:12:00
中方忍耐3天,终于召见日本大使,高市若派兵台海,结局只有一个

中方忍耐3天,终于召见日本大使,高市若派兵台海,结局只有一个

虎哥闲聊
2025-11-14 15:46:27
李小萌北京逛街,开五六百万劳斯莱斯,老公王雷原来是大连富二代

李小萌北京逛街,开五六百万劳斯莱斯,老公王雷原来是大连富二代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4 00:01:00
中国首次定性“侵略”,六国成高市早苗帮凶,G7给中国定下四不准

中国首次定性“侵略”,六国成高市早苗帮凶,G7给中国定下四不准

科普100克克
2025-11-14 18:35:44
赢得艰难输得彻底!湖人8胜4负居然-12分,逆风就投降没詹皇不行

赢得艰难输得彻底!湖人8胜4负居然-12分,逆风就投降没詹皇不行

嘴炮体坛
2025-11-14 17:26:42
4大岗位被正式移出事业编!“铁饭碗”时代结束,合同制成常态!

4大岗位被正式移出事业编!“铁饭碗”时代结束,合同制成常态!

搬砖营Z
2025-11-10 21:52:02
全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潘展乐主项强势摘金,夺全运会单项首冠

全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潘展乐主项强势摘金,夺全运会单项首冠

全景体育V
2025-11-14 19:35:20
英超杀星要回归了,曼联、热刺和切尔西谁会成为幸运儿?

英超杀星要回归了,曼联、热刺和切尔西谁会成为幸运儿?

篮球国度
2025-11-14 10:13:18
空警-3000横空出世,B-21或未服役即落后,全球无对手!

空警-3000横空出世,B-21或未服役即落后,全球无对手!

阿淫记录生活日常
2025-11-10 18:17:35
计划有变!神舟22飞船即将无人发射,中国空间站到底发生了什么

计划有变!神舟22飞船即将无人发射,中国空间站到底发生了什么

烽火观天下
2025-11-14 13:58:46
已出3金!林高远/刘诗雯决战00后黑马冲冠!

已出3金!林高远/刘诗雯决战00后黑马冲冠!

最爱乒乓球
2025-11-14 08:28:22
巴基斯坦不忍了!正式下达战书,中国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巴基斯坦不忍了!正式下达战书,中国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第一心理
2025-11-14 20:20:33
退休党员速查:养老金6000元,党费缴纳标准对照表来了!

退休党员速查:养老金6000元,党费缴纳标准对照表来了!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0-20 14:18:26
仅剩理论可能!意大利末轮战挪威至少要赢9球才能直通美加墨

仅剩理论可能!意大利末轮战挪威至少要赢9球才能直通美加墨

懂球帝
2025-11-14 06:26:05
2025-11-14 21:03:00
阿燕姐说育儿
阿燕姐说育儿
分享育儿
584文章数 268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将昏迷妻子扔下土崖致死 女方13天前起诉离婚被驳

头条要闻

男子将昏迷妻子扔下土崖致死 女方13天前起诉离婚被驳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旅游要闻

从安吉到加纳利:联合国榜单背后的“乡村价值”再发现

秋天穿衣真的一点都不难!从这些穿搭中收获灵感,舒适又耐看

教育要闻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附对应典例)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