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正成为观察轮胎行业竞争格局的“压力测试场”。今年的大促不仅点燃了消费热情,更在行业内引发了一场剧烈的“价格雪崩”。市场调研显示,头部电商平台甚至推出了力度空前的轮胎5折券,成为此次价格战的直接导火索。受此冲击,从国内品牌到国际巨头,众多轮胎企业纷纷开启大幅降价促销模式。其中,部分国际品牌特定型号轮胎的降价幅度甚至高达20%,这一现象已引发市场对行业利润空间与未来竞争态势的广泛关注。
![]()
销量激增与价格探底:消费者的“双十一”盛宴
“双十一”期间,轮胎线上销售数据异常火爆。某电商平台大牌轮胎销量同比激增170%,单日最高销量突破50万条。消费者切实感受到了这波降价红利:有特斯拉车主以688元的价格购得两条知名品牌轮胎并包含安装服务。此外,2.8元的机滤、99元的轮胎等“白菜价”产品层出不穷,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
据调研数据,在外资品牌轮胎价格大幅下降20%后,其销量随即出现10%的明显提升。这似乎构成了一个“双赢”局面:消费者以更低成本购得心仪产品,商家则通过销量增长弥补利润损失。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这场由头部品牌引领的降价潮,正悄然改变着中国轮胎市场的竞争格局,并埋下诸多隐患。
![]()
市场格局生变:国产崛起与外资承压
当下的中国轮胎市场,早已不是三十年前“有产品不愁卖”的卖方市场。国内轮胎企业凭借快速发展,不仅迅速抢占国内市场,更蚕食了部分原本属于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2025年前三季度,包括刚上市的泰凯英在内的11家上市轮胎企业总销售额已超1271.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4%。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资轮胎企业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固特异公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其在亚太地区销量下滑超过9%。2025年前三季度,普利司通在亚太地区销售收入同比下降5.1%。中国作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国内外轮胎企业的“厮杀”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尽管今年第三季度多数轮胎企业曾发布涨价通知,但实际价格相较去年并未有显著提升,部分以全钢胎销售为主的企业价格表现相对坚挺,但整体市场价格压力依然巨大。
![]()
降价潮蔓延:从区域到全国,从PCR到TBR
此次轮胎价格的大幅下降,虽最初可能局限于部分地区,但轮胎作为高度流动的商品,一旦价格出现松动,极易引发窜货、飞货风险,进而可能波及全国乃至全球价格体系。事实上,近期其他城市的轮胎促销也已遍地开花:直接打折、买胎送保养、“以旧换新”补贴等花样翻新,一旦形成规模,便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冲击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场价格战已从PCR(轿车轮胎)领域蔓延至TBR(卡车和客车轮胎)领域,因部分企业为消化过剩产能而采取的低价策略,变得动荡不安。PCR市场的竞争则更是达到了“惨烈”的程度。
![]()
无序竞争加剧:“劣币驱逐良币”风险凸显
头部品牌的降价,彻底打乱了原有的市场秩序。原本“头部品牌做品质,中端品牌拼性价比,小品牌找细分市场”的格局被打破。中腰部品牌陷入两难:跟降,则利润被严重挤压,长期难以为继;不跟,则消费者流失,市场份额被侵蚀。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小品牌为求生存,不惜铤而走险,通过降低产品质量、使用劣质材料、简化工艺等方式“以次充好”,导致轮胎耐用性、安全性大打折扣。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更对那些坚守品质的正规品牌造成冲击,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最终将损害整个行业的声誉。
![]()
行业阵痛:创新乏力与口碑透支
“到底是企业不行,还是行业真的不行了?”这已成为当前轮胎行业普遍的困惑。对于资金实力薄弱、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小品牌和新品牌而言,此轮价格战无疑是“灭顶之灾”,其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裁员、减产甚至倒闭的风险加剧。
即便是大品牌,也未能独善其身。为应对降价压力,企业不得不想方设法压缩成本,这可能以牺牲原材料质量、简化生产流程为代价,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往免费的动平衡、四轮定位等服务可能缩水,售后响应速度也可能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品牌多年积累的口碑将被逐渐透支。
![]()
结语:短期实惠难掩长远隐忧
不可否认,“双十一”期间轮胎价格的大幅下降,短期内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如文中提到的“两个688元包安装”确实极具吸引力。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无序的价格竞争正将整个行业拖入泥潭。它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可能导致企业无心投入研发创新、提升产品品质,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当“价格战”成为唯一手段,消费者未来或许连“靠谱的轮胎”都难以买到。这场“价格雪崩”之后,轮胎行业如何重塑秩序、回归价值竞争,值得深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