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奶茶爱好者更容易得糖尿病?上海专家提醒→

0
分享至

加班配奶茶

外卖凑合吃

宅家懒得动

这届年轻人的日常

正在被“甜蜜”的健康隐患

悄悄盯上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而原本被视为“老年病”的糖尿病,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年轻群体蔓延。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或许会迟到,但它的侵袭从不会缺席,不少人甚至在体检单上的血糖数值亮起红灯时,才惊觉身体早已发出预警。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赵蔚菁副主任医师直言:“别等症状找上门,肥胖、作息乱的高危人群,必须把血糖监测提上日程!”



不良生活方式敲响血糖警钟

长期熬夜、外卖为生、奶茶续命……这些在年轻一代颇为寻常的生活方式,正在悄悄地透支年轻人的健康,甚至引起糖尿病。

“我碰到过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性格特别开朗。”赵蔚菁一提起这个病例就很感慨,这个姑娘身高刚过1.6米,体重却飙到了160多斤。作为一名久坐办公室的“打工人”,她的三餐全靠外卖解决,更是奶茶店的“常驻客户”。慢慢地,她总觉得口干舌燥,后来因为尿路感染去医院检查,结果让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尿糖指数直接飙到4+,脂肪肝、月经紊乱这些问题也跟着找上门来。

“这就是典型的‘不健康生活方式连锁反应’。”赵蔚菁表示,“奶茶本身就是‘高糖炸弹’,加上珍珠、椰果这些淀粉做的小料,喝一杯的能量是非常高的很多年轻人没意识到,天天吃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又懒得动,这种生活状态有多危险。久而久之不仅会变胖,还会让身体出现胰岛素抵抗,相当于给糖尿病“铺路”!



哪些人需定期监测血糖

没有糖尿病家族史,平时也没不舒服,是不是就不用查血糖了?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

赵蔚菁给出了答案:核心看你是不是“高危人群”。“像之前说的肥胖、有脂肪肝、血脂不正常、生活作息乱,或者血压偏高的人,都得把心提起来。简单说,体重超标、烟酒不离手、顿顿靠外卖,还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这些问题的人,每年体检必须把血糖查上。”

除此之外,得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还有因为哮喘、自身免疫病等原因,需要长期吃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也属于“重点关注对象”。“普通高危人群一年查一次,长期吃激素的人可能需要适当增加血糖检测频率。”

她特别强调,如果体检发现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7.8mmol/L,这就是身体在“报警”了,可能是糖尿病前期。但要明确诊断,仍需前往医院接受糖耐量实验才能得到结论。



如何实现血糖逆转?

处于糖尿病前期,靠调整饮食和运动,血糖能降回去吗?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

“是的。”赵蔚菁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只要管住嘴、迈开腿,再加上好好自我管理,血糖就能被稳稳控制住。有些情况好的人,药能慢慢减量,甚至有人瘦下来之后,药全停了,血糖也一直很稳定。”

她分享了一个励志案例:有个不到30岁的小伙子,体重一度逼近200斤,体检发现血糖高后,一点没耽误,马上行动起来。他严格控制饮食,坚持去健身房锻炼,再配合医生开的既能降糖又能减重的药,体重一路下降,用药也跟着减:从一开始又吃药又打针,到后来停了针只吃药,最后连口服药都停了,血糖依然很标准。

不过赵蔚菁也泼了盆“冷水”:就算确诊糖尿病后,靠健康生活把血糖稳住了,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又回到熬夜、胡吃海喝的老样子,血糖分分钟就会反弹。



控糖标准不是一刀切

特别要注意的是,控糖其实没有“统一标准答案”,得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定。

现在成人糖尿病管理的一般通用标准是: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

要是年纪大了、有并发症,或者长期卧床、身体比较虚弱,控糖目标就得放宽些。对这类人来说,控糖太严反而容易低血糖,甚至可能诱发心梗、脑梗这些危险情况。

赵蔚菁讲了个真实案例:“有位80多岁的老人,平时控糖特别认真。有次感冒没胃口,晚饭没吃多少,却还是按平时的量打了胰岛素,结果半夜突然心慌、手抖、出冷汗,典型的低血糖症状。幸好他有经验,及时吃下床边的糖果后才得以缓解。”

所以,对80岁以上的老人,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左右,餐后两小时低于1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8.0%就可以了。要是睡前血糖偏低,不妨加点小餐,比如一片饼干或者半杯牛奶。关键是让饮食、用药和运动量匹配上,别忽多忽少。

40岁以下、没有并发症的年轻人,控糖就得“严一点”:空腹血糖最好接近6.0mmol/L,餐后两小时控制在9.0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降到6.5%以下才达标。

如何远离糖尿病?

8个习惯

让糖尿病不知不觉找上你

01

吃晚饭时间太晚

你每天几点吃晚饭?研究发现,早上8点之前吃第一顿饭、晚上7点之前吃最后一餐,更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如果晚餐较晚才吃,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一项研究显示:晚餐吃得晚对血糖不友好。实验发现,晚餐吃得太晚会导致胰岛素降低6.7%、葡萄糖升高8.3%。简单来说,晚餐时间越晚,血糖水平越高

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早点吃晚饭,睡前4小时内不吃东西,是避免糖尿病的明智选择

02

日常吃红肉太多

如今,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猪肉、羊肉、牛肉等红肉吃得太多会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一项研究显示,每周摄入2份红肉的人群或比少吃红肉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而且这一风险会随着红肉摄入量的增加而升高。

03

经常喝甜饮料

你身边有把甜饮料当水喝的人吗?一项研究发现:喝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代糖)饮料或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与很少喝甜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2杯含糖饮料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41%;每天喝≥2杯含人工甜味剂饮料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1%(1杯饮料为240毫升)。而且,运动也无法完全抵消甜饮料造成的伤害。

04

日常有饮酒习惯

你身边爱喝酒,尤其是爱喝啤酒的人,是不是很多都有高血糖、糖尿病问题?

一项研究发现,有些啤酒的血糖指数非常高,甚至比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白糖还高。这是因为啤酒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由麦芽糖构成,其血糖生成指数与葡萄糖相当。啤酒作为一种无需咀嚼的液体食物,消化吸收率极高,易导致血糖迅速上升。

那么,白酒、红酒会不会好一些?其实不然,酒精到我们体内后转化为能量,频繁饮酒会直接导致过多能量摄入。有专家介绍,每克白酒能产生能量7.1千卡。《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明确表示,不推荐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饮酒

05

睡前玩手机

专家表示,夜间光线(包括手机光)除了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早醒,还会影响血糖代谢,导致胰岛素分泌失调,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06

经常性睡眠不足

你每天睡几个小时?研究显示,晚睡晚起的人出现体重指数增加、肚子较大等代谢综合征表现的风险增高。与早睡者相比,熬夜人群患2型糖尿病风险高出50% 。

熬夜或睡眠不规律会干扰生物钟,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血糖和血压失控的风险。

健康的饮食也不能抵消因睡眠不足而增加的糖尿病风险。换句话说,有些人吃得再健康,睡眠不好也容易患糖尿病。建议每天睡眠时间至少保证7小时,规律作息

07

长时间久坐

一坐就是一天,是不少上班族的真实写照。一项研究指出,与每天久坐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人相比,每天久坐时间超过6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等12种慢性病的风险增加26.7%

研究还发现,每天若久坐超过6小时,用剧烈活动代替久坐1小时,可更显著地降低糖尿病、抑郁、慢性肝病、憩室疾病、睡眠障碍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降幅达11%~13%

08

长期缺乏运动

其实,很多疾病都和“懒”有关,懒得运动也是导致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肥胖发生,进而引发糖尿病。

下肢是人体“血糖仪”
要留意这5个变化

你以为糖尿病只是血糖数值升高吗?错!糖尿病会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如何自查是否有糖尿病风险?留意这5个变化

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吃得多、喝得多、小便多、体重下降,就要注意是否患上糖尿病了。此外,医生介绍,腿脚就像人体自带的“血糖仪”。当腿脚出现以下迹象时,记得查查血糖水平。

01

伤口不易愈合

高血糖会使伤口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皮肤自我修复能力降低,一旦出现皮损,往往迁延不愈。血糖失控时,还可能出现无痛性水泡。这种水泡好发于双腿及足部,外壁薄,含有浆液,一般2~6周会自行消退,注意不能抓挠。

02

瘙痒

血糖升高刺激皮肤末梢神经,就会导致瘙痒。这种痒主要发生在手脚部位,会有“蚁走感”,像是有蚂蚁在皮肤爬行,到了夜间往往更明显

03

腿脚麻木

长期血糖超标,会对血管内壁产生不良刺激,出现“僵硬”的情况,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引起腿脚麻木。

04

出现“糖斑”

也叫胫前糖斑,表现为小腿前侧出现边界清晰的褐色斑块,不痛不痒,是糖尿病比较特异的皮肤病变。

05

皮肤皴裂

高血糖会损害自主神经,使皮肤因出汗减少而异常干燥。长期血糖超标还会使部分体液从皮肤流失,引起皮肤脱水,导致干燥。

转发提醒身边人

一起远离糖尿病!

新民晚报稿件(记者:左妍 实习生 张依文),综合央视新闻

编辑:尹尚胜男

编审:陈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朱芳雨赌对了!“加强版王睿泽”将加盟广东队,保底能进总决赛?

朱芳雨赌对了!“加强版王睿泽”将加盟广东队,保底能进总决赛?

绯雨儿
2025-11-14 11:45:30
iPhone17ProMax争议太大,苹果全面调整!

iPhone17ProMax争议太大,苹果全面调整!

搞机小帝
2025-11-14 15:20:36
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数十年,“石头”终于快被摸完了

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数十年,“石头”终于快被摸完了

朔方瞭望
2025-11-08 11:29:44
下半年被金钱砸中的生肖!横财一波接一波,快看有你吗?

下半年被金钱砸中的生肖!横财一波接一波,快看有你吗?

毅谈生肖
2025-11-14 13:00:44
悲催!嘉兴一母亲哭诉:25岁女儿留学而归,执意嫁给大20岁的男人

悲催!嘉兴一母亲哭诉:25岁女儿留学而归,执意嫁给大20岁的男人

火山诗话
2025-11-13 06:47:04
最新发现:炎症如何“叫醒”癌细胞?做好5件事阻断它

最新发现:炎症如何“叫醒”癌细胞?做好5件事阻断它

猫大夫医学科普
2025-11-13 06:47:17
西部最新排名!2黑马崛起,3强队陨落;火箭坐4望3,湖人第5

西部最新排名!2黑马崛起,3强队陨落;火箭坐4望3,湖人第5

大卫的篮球故事
2025-11-13 17:54:51
美媒列浓眉5大交易方案:马刺4换1,勇士4换1,1换6搭档杨瀚森?

美媒列浓眉5大交易方案:马刺4换1,勇士4换1,1换6搭档杨瀚森?

毒舌NBA
2025-11-14 09:05:31
一路走好!14亿人的守护神走了,他瞒过全世界,为中国玩命60年

一路走好!14亿人的守护神走了,他瞒过全世界,为中国玩命60年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11-14 17:36:17
特朗普没想到中国敢这么干,发行美债狂揽1182亿,美联储急刹车

特朗普没想到中国敢这么干,发行美债狂揽1182亿,美联储急刹车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14 15:47:59
男子用2条毒蛇泡酒,12年后打开本想品尝美酒,谁知出现惊人现象

男子用2条毒蛇泡酒,12年后打开本想品尝美酒,谁知出现惊人现象

诡谲怪谈
2025-04-01 17:37:59
此人官至总司令,将女兵霸占,还点名要宋美龄,最终被活埋黄河边

此人官至总司令,将女兵霸占,还点名要宋美龄,最终被活埋黄河边

云霄纪史观
2025-11-01 09:12:27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云上乌托邦
2025-11-06 16:18:45
31分18板14助7断!复制保罗神迹!这就是老鹰给他5年1.5亿的原因

31分18板14助7断!复制保罗神迹!这就是老鹰给他5年1.5亿的原因

世界体育圈
2025-11-14 14:54:48
曾琦,女,1981年出生,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曾琦,女,1981年出生,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岁月有情1314
2025-11-09 09:56:33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深度报
2025-11-06 22:42:21
被取消成绩!覃海洋:正常拿金牌肯定没问题 犯规后在水里都笑了

被取消成绩!覃海洋:正常拿金牌肯定没问题 犯规后在水里都笑了

风过乡
2025-11-13 21:17:47
中方态度:支持,但暂不出资

中方态度:支持,但暂不出资

陆弃
2025-11-12 10:33:33
连续3届踢附加赛?意大利直通世界杯只剩理论可能:至少9-0挪威

连续3届踢附加赛?意大利直通世界杯只剩理论可能:至少9-0挪威

念洲
2025-11-14 06:08:46
“谁缺德发明家长打印作业的?”网友神评:当年他们投诉教辅害的

“谁缺德发明家长打印作业的?”网友神评:当年他们投诉教辅害的

教育人看世界
2025-11-13 21:52:17
2025-11-14 19:40:49
新民晚报 incentive-icons
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选择上海的理由
427575文章数 5456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赛唯一女选手"冷美人"退赛 本人表示"不甘心"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赛唯一女选手"冷美人"退赛 本人表示"不甘心"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亲子
时尚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哈趣H3 Ultra:哈曼联名登场,打造千元投影音画新标杆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亲子要闻

突发!3岁幼童疝气小肠坏死,爸爸执意拔氧气管,妈妈跪地哀求

秋天穿衣真的一点都不难!从这些穿搭中收获灵感,舒适又耐看

军事要闻

美军多海域再现“航母真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