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通州园林”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通州区老北京水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通过验收,项目实施主体金果天地(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郑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打造集种植、观光、科普于一体的现代化果园,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样板。
北京拥有丰富的果品资源,历史上形成了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北京水果品种。为系统保护这些资源,北京市相关部门制定了老北京水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并形成了《北京市老北京水果资源名录》和资源信息“一张图”。通州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其果园建设不仅关乎产业发展,更与首都生态环境改善息息相关。《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 明确提出,将把北京建设成为“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和谐宜居的花园之都”。通州老北京水果示范基地的建设,正是落实这一规划的具体行动。
示范基地建设凸显了科技对传统果业的赋能效应。金果天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家果品矮化砧密植标准化示范区,引进了3~4年生优良矮化樱桃品种2个,并建立了果园数字化信息化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数字果园环境监测、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果园智慧生产运营管理等模块,实现了精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在智能化终端,可以通过高清智能监控设备,识别出现的病虫害,并监控果树叶片发芽情况。在绿色防控方面,基地采用植保无人机,应用绿色生物药剂,并配合使用生物防治技术,构建了全方位的病虫害绿色防治体系。同时,通过对园区土壤进行养分及重金属元素检测,配备农药残留检测仪和无损果品品质检测仪,建立了从土壤到果品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通州老北京水果示范基地建设不仅关注农业生产,更注重挖掘农业的多元功能。金果天地和郑佳生态农业园作为北京市四星级和三星级休闲农业园区,通过开展赏花、旅游、采果等一站式旅游特色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这种“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正是北京市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缩影。通过建设园区简介和导视系统,设计制作宣传展示牌、科普知识宣传栏,基地不仅展示了果品生产的全过程,还向市民传播了果品文化历史及营养价值,增强了休闲体验的教育功能。
编辑 张树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