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乾隆十五年的寒冬,湘西苗疆湖广镇筸凤凰城内,三辆由大批兵丁看守护前往京师的囚车中,坐着前任湖广总督,前任湖广镇筸总兵,前任凤凰营通判。三人中但唯一没有戴上脚链手靠的这位总兵,就是新任湖广总督奏折中不敢直提姓名,而只委婉地提到督促沱江河道中的“大员”自请革职的一品大员蒙应瑞。
在湖广沱江案过程中,乾隆帝特别下旨,在案情未调查清楚前要保护好蒙应瑞以及四川阆中的元戎府邸和家眷,不被他人伤害。因为蒙应瑞不仅仅是曾守护苗疆的封疆大吏,还是早年定西数省边疆的重要功臣,在康熙爷时期,御赐册封“一门三将军二皇商”的罕见历史,蒙善宇/蒙元亨/蒙应瑞同时在阆中封将,御笔“元戎第”镏金匾额以建门阔五开间元戎府邸,标志着华夏历史上地方文官武将中的顶级高配宅院,彰显蒙家将功勋和帝王君臣的特殊关系。
四川川北镇驻地保宁府阆中城的青石板街上霜痕凝重。北城门外过桥不远处那座门阔五开间的元戎府邸朱门紧闭,檐下铁马在朔风中发出清脆的撞击声。这座康熙御赐的将军府邸,此刻正被一层看不见的罗网笼罩——十二名大内高手与川北镇精兵以“轮值守府”之名,已在府外暗守九百余日。
![]()
![]()
一、御笔朱砂定危局
乾隆十六年春,湖广镇筸总兵蒙应瑞因沱江河道案自请革职协查,在入京前夜,曾在乾清宫东暖阁长跪。乾隆帝用朱笔在密折上批下“元戎府乃皇祖钦赐,不可有失”时,窗外正掠过三道人影——那是领命赴川的大内一等侍卫赫舍里与两名暗卫。
他们携带着特殊指令:既要防外界侵扰,也需监视蒙氏家眷是否与案犯勾结。这双重使命让守护变成悬在钢丝上的舞蹈。侍卫们扮作商贩、游医,在元戎府周边的茶肆酒坊布下眼线,连送菜挑夫都是能听风辨位的暗桩。
![]()
![]()
二、苗疆夫人夜伏虎
乾隆十九年冬夜,丑时的梆子声刚过,元戎府东北角古柏突然无风自动。蒙应瑞的两位一品夫人李氏与赵氏正在佛堂诵经,赵氏手中念珠突然崩断——她自幼在苗疆习武,师承辰州符家与峨眉派,对杀气最是敏感。她叮嘱李氏道“姐姐今晚看好府内家人,无论今晚发生什么事情,切忽传出府外,一切由我个人承担,切记,李氏点头默认”。
但见七道黑影如蝙蝠掠地,直扑书房密阁。赵氏解下腰间银链苗刀,先以铜钱击碎西厢花盆引开注意,再展“云燕三折”轻功截住首领。交手间察觉对方使的是北派谭腿混着倭刀术,心中暗惊:这绝非普通江湖路数。
“诸位好汉且住!”赵氏格开劈向书案的武士刀,苗刀在月光下划出银弧,“蒙门恩怨来年春分白马寺前了结,此刻若见血光,诸位如何向御前带刀的爷们交代?”语罢袖中射出六枚银铃,精准缠住众人脚踝。这番机锋点破了双方心照不宣的底线——闹剧该收场了。
![]()
![]()
三、灯影幢幢现真龙
当驻阆总兵率兵围府时,黑衣人已如潮水退去。赵氏抚着震裂的虎口,忽闻门前骏马长嘶。风尘仆仆的蒙应瑞在五名护卫簇拥下踏月而归,其中那位面生的青袍人,正是三日前与她过招的“黑衣人首领”。
御前侍卫当场宣旨,黄绫上竟还沾着关外的雪花。原来乾隆帝为试守府虚实,特命押解队伍昼夜兼程,提前三日抵阆。那夜突袭本就是最终考核,赵氏“不伤人命且顾全朝廷颜面”的做法,正合圣心。
![]()
![]()
四、金殿深谋隐玄机
事后兵部档案仅记“蒙应瑞协查河道案毕,复职返任”,但大内值档里却添了条古怪记录:“乾隆十九年冬,阆中试剑,苗女识机,赐东珠一串”。这背后藏着帝王心术:湖广沱江河道案牵扯九省河道总督及大员督促发展,乾隆借守护元戎府之名,既保涉案证人亲属,又暗中调查西南兵备。那些“黑衣人”实为兵部密探,专程查验守府力量是否会被逆党收买。也验证数年来元戎府邸家眷们夙夜冰兢的不眠之夜。
蒙应瑞返京那日,赵夫人在夫君箱笼里发现半块鎏金虎符——这是皇帝对蒙家“三年守口如瓶”的赏赐,也意味着更大的疆场即将开启。而阆中古城的百姓始终不知,那些在城门口卖了三年的枣糕的、测字的、治跌打的好手们,某夜忽然集体消失,就像他们从未出现过。
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元戎府后花园因城市建设而征用时,那些深埋的石板上,仍隐约可见深浅不一的足印,当地老人说那是当年“守夜人”们踏出的北斗阵。这段被岁月尘封的往事,终究在川北重镇保宁府阆中古城的晨雾暮雨里,化作了一页无字的武功秘籍。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