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第十七届苏州市“普通话、苏州方言、英语口语”三话园区复赛于10月21日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演艺中心圆满落幕。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的参赛作品《姑苏桥·民族魂》凭借深刻的历史内涵、创新的艺术表达与精湛的语言演绎,从园区15所优秀学校中脱颖而出,荣获园区赛区特等奖第一名,孙宸皓同学获初中组个人第一名。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同学们数月如一日刻苦排练的汗水,是老师们默默耕耘的智慧与心血,更是对比赛主题“烽火青春·薪火相传”的生动诠释。
01 精雕细琢,以汗水浇铸艺术之花
《姑苏桥·民族魂》以苏州本土历史为背景,通过跨越时空的叙事,将抗战时期姑苏儿女的英勇事迹与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担当紧密相连。舞台上每一句铿锵的普通话、每一段绵软的苏州方言、每一段流利的英语对白,都凝聚着同学们反复打磨的艰辛。
排练初期,学生们对多语言切换和历史情感的表达尚显生涩。为精准把握人物灵魂,同学们主动查阅抗战史料,在台词中注入真情实感。排练厅里,他们常常为了一句台词的语气强弱、一个动作的历史还原度,反复练习至深夜。有的同学为攻克苏州方言的发音瓶颈,逐字向老苏州人请教;有的为提升英语台词的表现力,利用课余时间模仿演练。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执着,让作品最终实现了“演一段历史、懂一种精神、承一份使命”的育人目标。
![]()
02 师者匠心,以情怀点亮传承之路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星澜学校教师团队的全力投入与专业引领。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调度,从语言指导到情感渲染,老师们以匠心为舟,载着学生驶向艺术的深海。
语文组王静老师深入挖掘历史细节,潜心创作剧本;字字推敲,帮助学生在朗诵中更好地融入家国情怀。排练期间,吴琼老师和黄金亮老师放弃休息时间,陪伴学生一遍遍调整走位、打磨台词,甚至细致到每个眼神的传递、每处音乐的卡点,他们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让青少年不仅成为语言的传承者,更成为民族精神的守望者。”比赛前,初中部的老师们,精心地为学生们化妆,并给他们加油打气,希望同学们以更饱满美好的状态投入到比赛中。
![]()
03 融贯三语,以创新演绎时代强音
本次三话比赛要求以普通话、苏州方言与英语口语交融的方式呈现舞台剧,既是语言能力的考验,亦是文化融合的探索。《姑苏桥·民族魂》巧妙运用三语切换,既再现了历史烽火中姑苏城的坚韧风骨,又展现了新时代苏州青少年面向世界的开放姿态。剧中,一座“姑苏桥”不仅是地理符号,更是连接历史与未来、民族与世界的象征。这场竞赛超越了语言技巧的比拼,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
如今,荣誉已成过往,但“烽火青春·薪火相传”的主题仍回响在心。星澜学校的师生们以《姑苏桥·民族魂》证明:当历史的厚重与青春的热血相遇,当师者的奉献与学子的奋进交织,便能在时代的舞台上,书写出最动人的育人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