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姐,你看了今天早上的社会新闻吗?”
电话那头,助理编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没看,怎么了?一惊一乍的。”
苏晴正忙着校对一份新稿,头也不抬地回道。
“城东公园的湖里,发现一具男尸……警察说,是被人摁在水里淹死的。”
“淹死的?”
苏晴停下手中的笔,皱了皱眉。
“死者……死者是负责给墨尘老师的《终局谢幕》做终审校对的王启明,王老师!”
苏-晴的后背瞬间窜起一股寒意,她猛地抓起桌上的那本黑色封面的新书,翻开了第一章。
第一章的标题,赫然写着——“溺亡的校对者”。
![]()
01.
市刑警队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压抑得像一块沉甸甸的铅。
队长赵东霖,一个四十出头、眼神锐利如鹰的男人,把一份现场照片“啪”地一声摔在桌子中央。
照片上,一个中年男人面部朝下,浮在公园的人工湖里,姿态和小说《终局谢幕》扉页插画里的死者一模一样。
死者王启明,业内有名的“金牌校对”,也是悬疑大师墨尘合作了近十年的老伙计。
法医报告显示,死者体内有大量酒精,但致命伤是溺水窒息,死亡时间是凌晨两点到四点之间。
现场没有挣扎痕跡,看起来像是一场意外醉酒失足。
如果不是那本该死的小说。
“我们的人查过了,王启明这个人,老实巴交,从不与人结怨,唯一的爱好就是下班后喝两杯。”
一名年轻警员汇报道。
“他最近有没有和人起过冲突?或者有什么财务纠纷?”
赵东霖问道,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没有,他生活简单,唯一的变故就是,他负责校对的《终局谢幕》出版后,他拿到了一笔不菲的奖金,正准备在老家买套房子。”
“钱呢?”
“在他老婆账上,一分没少。”
线索到这里,似乎就断了。
这案子,诡异就诡异在,它和小说里的情节实在太像了。
《终局谢幕》第一章,一个迂腐的校对者,因为发现了书中的一个“秘密”,在庆功宴当晚,被人灌醉后,同样溺死在了公园的湖里。
连死亡地点都分毫不差。
“队长,你说……会不会是书迷模仿作案?”
有人提出了这个最大众的猜测。
“模仿作案?”
赵东霖冷笑一声,“模仿作案的,都是为了寻求关注,恨不得搞得人尽皆知。这个案子,现场处理得干干净净,没有留下任何挑衅的字条,要不是我们请来了小说的编辑,我们甚至都联想不到这本书!”
他口中的编辑,就是苏晴。
作为墨尘的御用编辑,苏晴是第一个发现王启明之死与小说情节高度雷同的人。
此刻,她就坐在会议室的角落,脸色苍白,手里紧紧攥着那本让她从头皮一直凉到脚底的《终局谢幕》。
“苏编辑,我想再问一遍,除了你和作者墨尘,还有谁,能在书出版之前,看到完整稿件?”
赵东霖的目光转向她。
苏晴定了定神,缓缓开口:“流程上,能看到全稿的,只有作者、我、终审校对王老师,以及出版社的总编。”
“墨尘本人呢?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
苏晴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
“他是个天才,也是个怪人。五年前妻子意外去世后,他就把自己锁在郊外的别墅里,从不见客,所有沟通都通过邮件。这次的封笔之作,也是他主动提出的。”
“也就是说,他有绝对的作案时间。”
赵东霖的指节,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可他没有动机。”
苏晴立刻反驳,“王老师是他最信任的搭档,而且……书是他自己写的,他为什么要按照自己写的情节去杀人?”
这个问题,也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会议室再次陷入了沉默。
所有人都感觉,自己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给笼罩住了。
02.
王启明的死,在出版圈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大部分人都认为是意外,只有少数知情人,对此讳莫如深。
然而,七天之后,第二具尸体的出现,将所有侥幸的幻想都击得粉碎。
死者李梅,四十二岁,是《终局谢幕》这本书的市场部总监,一个精明干练的女强人。
她被人发现时,是清晨六点。
身体从她所住的公寓楼顶层坠落,摔在了楼下的花坛里,血肉模糊。
警方第一时间封锁了现场。
经过勘察,顶楼天台的门锁完好,没有被撬动的痕迹,现场也没有发现第二个人的脚印。
种种迹象都指向了——自杀。
可是,当赵东霖带队赶到,看到尸体旁边散落的一地白色栀子花瓣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一把从苏晴手中夺过那本《终局谢-幕》,直接翻到了第二章。
第二章的标题,叫做“坠落的营销者”。
小说里,那个急功近利的市场部女总监,为了制造噱头,泄露了书中的关键情节,最终在巨大的压力下,于自家公寓楼顶,抱着一捧栀子花,纵身跃下。
一模一样。
连那捧花的细节,都完美复刻。
“不可能!李总监昨天还在跟我们开会,商量下一季度的图书计划,她还订了下个月去欧洲的机票,怎么可能自杀!”
出版社的员工在接受问询时,情绪激动地反驳。
恐慌,如同瘟疫,迅速在整个出版社蔓延开来。
如果说王启明的死还可能是巧合,那么李梅的死,就是一封由死神亲自书写的、不容置疑的挑战书。
凶手,真的在按照小说杀人。
专案组立刻传唤了小说作者墨尘。
这一次,是在他位于远郊的豪华别墅里。
别墅里光线昏暗,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纸张和墨水混合的陈旧气味。
墨尘本人,比苏晴描述的还要孤僻。
他穿着一身黑色的丝绸睡袍,脸色苍白,头发凌乱,眼神里透着一种与世隔绝的漠然和艺术家特有的傲慢。
“又死了一个?”
他听完赵东霖的来意,只是淡淡地挑了挑眉,语气里听不出一丝波澜。
“赵警官,我的小说是一件艺术品,不是杀人犯的说明书。”
他给自己倒了一杯红酒,慢条斯理地晃动着。
“你们应该去抓那个疯子,而不是来我这里,浪费一个创作者宝贵的时间。”
“墨尘先生,死去的两个人,都和你的书有直接关系,我们有理由怀疑,你和这两起案子有关。”
赵东霖的语气十分强硬。
墨尘闻言,突然笑了起来,那笑声在空旷的客厅里显得格外刺耳。
“怀疑?证据呢?”
他抿了一口酒,眼神轻蔑地看着赵东霖。
“就凭我写了一本书?那我是不是应该把我过去三十年里,写死在书里的几百号人,都承担一番责任?”
狂妄,自大。
这是墨尘留给专案组所有人的第一印象。
问询不欢而散。
回去的路上,年轻警员愤愤不平:“队长,这家伙太嚣张了!我看凶手就是他!”
赵东霖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墨尘的状态,不像是伪装出来的,更像是一种……把自己彻底封闭起来的、病态的平静。
![]()
03.
第三起命案,比所有人预想的来得更快。
距离李梅死亡,仅仅过去了五天。
死者陈光,三十五岁,《终局谢幕》的封面设计师。
他死在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里,死因是急性心脏麻痹。
法医在他的咖啡杯里,检测出了高纯度的、无色无味的强效心脏抑制类药物。
是毒杀。
而《终局谢幕》的第三章,标题正是——“无声的设计者”。
小说里的封面设计师,因为盗用了一位新人的设计灵感,被发掘真相的凶手,用同样的手法,在咖啡里下毒,伪装成过劳猝死的样子,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了。
三本书,三章,三条人命。
不多不少,不早不晚。
凶手像一个技艺精湛的导演,严格按照墨尘写下的剧本,将小说里的死亡,一幕一幕,精准地搬演到了现实世界。
整个出版界,乃至整个文化圈,都彻底炸了。
《终局谢幕》这本书,从一本畅销悬疑小说,变成了一本令人闻之色变的“死亡预告”。
书的销量呈现出一种病态的暴增,无数人抱着猎奇和恐惧的心理,想从书中找到下一个死者的线索。
“‘终局’杀手”、“剧本杀人狂”……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占据了所有媒体的头版头条。
警方的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市局领导天天打电话来催问案情进展,赵东霖的办公室,成了整个刑警队的低气压中心。
“查!给我查!”
赵东霖对着专案组的成员们咆哮。
“把三个死者的社会关系,全部重新梳理一遍!他们之间,除了这本书,一定还有别的共同点!”
“还有墨尘!派两个人,二十四小时给我盯着他!就算他上厕所,也得知道他用的是哪只手擦屁股!”
苏晴,作为警方的专案顾问,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她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遍又一遍地阅读那本她亲手编辑出来的书。
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像是淬了毒的针,扎得她心惊肉跳。
她试图从墨尘的文字里,找出凶手可能的原型,或者作者隐藏的某种暗示。
墨尘的文风向来以诡异和多变著称,但这本书,尤为特别。
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浓烈的、化不开的绝望和……怨恨。
这种怨恨,不像是在写故事,更像是在发泄。
发泄什么?
怨恨谁?
苏晴百思不得其解。
她甚至开始怀疑,那个躲在暗处的凶手,会不会就是墨尘本人。
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精心设计了一场惊世骇俗的连环谋杀,然后把自己写进了书里,置身事外,冷冷地欣赏着所有人在他布下的迷局里惊慌失措。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让苏晴不寒而栗。
04.
就在整个专案组一筹莫展,几乎要被舆论压力压垮的时候,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快递包裹,被送到了苏晴的办公桌上。
包裹不大,用最普通的牛皮纸包着,上面用打印机打着她的名字和公司地址,寄件人信息一栏却是空白。
同事都劝她不要乱拆,现在是非常时期,谁知道里面是什么。
苏晴也有些犹豫,但鬼使神差地,她还是用裁纸刀,小心翼翼地划开了包裹的封口。
里面没有炸弹,也没有恐吓信。
只有一叠厚厚的、用牛皮筋捆着的A4打印纸。
纸张的边缘已经有些卷曲和泛黄,上面是用老式针式打印机打出来的、密密麻麻的宋体字。
当苏晴看清扉页上的那几个字时,她的呼吸瞬间停滞了。
《终局谢幕》。
这是……这是墨尘交给她的、最初的原始手稿!
苏晴的心脏狂跳起来。
她记得很清楚,这份原始手稿,在最终定稿出版后,按照墨尘的习惯,应该已经被他亲手销毁了才对。
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是谁寄给她的?
她颤抖着手,解开了牛皮筋,一页一页地翻看着。
熟悉的字迹,熟悉的排版,甚至连当初她用红笔在旁边做下的修改批注,都还在。
一切都和她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不对!
有不一样的地方!
苏晴的手指猛地停在了最后一章。
![]()
出版的《终局谢幕》,结局是开放式的。
凶手最终没有被抓住,他像一个幽灵,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恐惧。
这也是当时这本书最大的争议点之一。
可是,眼前这份原始手稿上,却还有一个从未公开过的、真正的最终结局。
——【尾声:谢幕之后】
手稿上写着,前面所有的命案,都只是一个疯狂的崇拜者,对作家表达敬意的“献祭”。
而这位崇拜者的最终目标,是在现实中完美复刻书中的一切后,将作者本人,当成最后一件、也是最完美的祭品,献给这场由他亲手创造的死亡盛宴。
也就是说,书里真正的结局,是作者本人,被自己的模仿犯,杀死了。
这个结局,当时苏晴和墨尘讨论了很久,最终因为太过黑暗和争议,被墨尘亲自删掉了。
知道这个原始结局的人,理论上,只有她和墨尘两个人。
苏晴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手稿上那段关于“最终目标是作者本人”的文字。
而在那段文字的旁边空白处,有一行用殷红如血的墨水,写下的、龙飞凤舞的批注。
那笔迹,苏晴熟悉得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
是墨尘的笔迹。
当她看清楚那行字写的是什么时,苏晴的瞳孔在瞬间放大,脸上的血色“唰”地一下褪得干干净净。
她像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瘫倒在椅子上,手里那份沉甸甸的手稿,重如千钧。
她没有丝毫犹豫,抓起手稿和外套,疯了一样冲出了办公室,冲向了市刑警队。
05.
赵东霖的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他刚刚又被市局领导训了半个小时,此刻正烦躁地抽着烟。
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苏晴像一阵风一样冲了进来,脸色惨白,嘴唇都在哆嗦。
“赵队……你看这个!”
她把那叠原始手稿,重重地拍在了赵东霖的办公桌上,因为太过用力,文件散落了一地。
赵东霖愣了一下,他从未见过冷静干练的苏晴如此失态。
他捡起几页纸,当他看到那熟悉的书名和打印格式时,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这是……原始手稿?”
“对!”
苏晴的声音都在发颤,“这是一个匿名包裹寄给我的!赵队,你看最后一章,看那个被删掉的真正结局!”
赵东霖的心猛地一沉,他迅速翻到最后,一目十行地看完了那个从未公开的、黑暗至极的结局。
模仿犯的最终目标,是作者本人。
赵东霖的后背瞬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如果这个结局是真的,如果凶手真的是在按照原始手稿作案……
那么,下一个死者,就是墨尘!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墨尘对于前三个人的死,表现得如此漠然!
因为在他的“剧本”里,那些人,都只是为他自己的最终“谢幕”铺垫的配角!
“不对……”
赵东霖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
“如果凶手想杀墨尘,为什么要多此一举,把这份暴露他最终意图的手稿寄给你?这不是打草惊蛇吗?”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苏晴的精神也濒临崩溃,她指着手稿上那一行血红色的批注,声音尖利。
“你看这个!你看墨尘在旁边写了什么!”
赵东霖立刻将目光聚焦到了那行龙飞凤舞的红色字迹上。
那笔迹,他已经看过无数遍,正是墨尘的笔迹。
那行字,写得无比清晰——
【我的编辑,当你看到这行字时,请不要相信任何人,尤其是……】
字到这里,戛然而止。
仿佛写下这行字的人,遭遇了什么不测,没能写完。
【尤其是……】后面那个名字,到底是谁?
赵东霖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
这行字,像是一把钥匙,瞬间推翻了之前所有的假设!
它不是简单的杀人预告!
这是墨尘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传递一个信息!一个关于“谁不可信”的信息!
就在这时,赵东霖办公室的电话,发出了刺耳的铃声。
他一把抓起电话,吼道:“说!”
电话那头,是负责监视墨尘别墅的警员,声音焦急得变了调。
“赵队!出事了!我们……我们刚刚接到报警,在城西的废弃码头,发现了一具尸体!”
![]()
赵东霖的心猛地往下一沉。
“是墨尘吗?!”
“不……不是!”
警员的声音里带着巨大的困惑和惊恐。
“死者……死者是和墨尘齐名的另一位悬疑小说家,号称‘犯罪大师’的……柳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