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11月8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一则报道在国际军事圈炸开了锅——德国联合部队司令部司令索尔弗兰克中将公开宣称,德国已做好与俄罗斯开战的准备,一旦冲突启动,将第一时间在俄罗斯边境部署80万北约部队。这番杀气腾腾的表态,恰好撞上俄军在乌克兰红军城即将锁定胜局的节点,一时间让本就紧张的东欧局势更添几分火药味。
但就在西方媒体忙着渲染“北约强硬回应”的氛围时,俄罗斯的回应却显得异常平静。俄方发言人轻飘飘一句“永远不要忘记1945年是谁解放了柏林,又是谁让纳粹德国覆灭”,便让索尔弗兰克那看似威风的威胁,瞬间成了国际舆论场上的笑谈。要弄清这场“嘴仗”背后的门道,不妨剥掉言辞的外壳,看看德国将军的底气究竟藏着多少真东西。
![]()
先看这80万大军的说法有多站不住脚。德国国防军现役兵力满打满算不过十几万,即便算上预备役和准军事力量,总规模也超不过25万,这还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紧急扩编的结果。索尔弗兰克口中的80万,说白了是把整个北约的兵力都算上了,但问题是,谁才是北约的真正主人?美国至今都没表态要和俄罗斯撕破脸,特朗普政府甚至在忙着终止拜登时期的援乌计划,连泽连斯基盼着的战斧巡航导弹都没着落。作为二战战败国、美国的“被保护国”,德国连自家军队的指挥权都要受掣肘,如今却想越俎代庖调动北约大军,这种越位发言更像政客的表演,而非军人的务实判断。
再看德国所谓的“战争准备”。真要进入战时状态,绝非靠军火商扩产能就能实现。俄罗斯打特别军事行动前,光是社会动员和生产动员就铺垫了数月,乌克兰更是全民皆兵才撑到现在。而德国呢?既没有成立战时内阁,也没有启动全国动员,莱茵金属等军火公司的红火,不过是蹭了俄乌冲突的红利,根本算不上战争机器启动的信号。经过几十年和平发展,德国民众早已习惯了安逸生活,要让他们接受战时经济、亲人奔赴战场,这种社会共识短期内根本无法形成。索尔弗兰克把战争说得像开关灯一样简单,更像一种政治作秀。
![]()
更有意思的是部署地点的逻辑。德国与俄罗斯的直接边境,仅存在于加里宁格勒这块飞地周边,巴掌大的地方用得着80万大军?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谓的“边境部署”,本质是想把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这些东欧国家推到前线当挡箭牌。可这些国家真会跟着德国冲锋陷阵吗?别看平时反俄口号喊得响,真到生死存亡之际,他们最可能的选择是跟着美国斡旋——毕竟历史上俄德交锋,东欧从来都是最先被牺牲的棋盘。这种把盟友当炮灰的算计,恰恰暴露了这番表态的虚伪。
俄罗斯看得很透彻,拉夫罗夫直接点出“德国有明显的纳粹复兴迹象”,这话并非空穴来风。从默茨承诺加倍援乌,到皮斯托里乌斯宣称俄罗斯威胁德国生存,再到索尔弗兰克的战争叫嚣,德国政坛的强硬论调背后,是军费扩张的现实需求。俄乌冲突以来,北约各国军费水涨船高,德国借着“抗俄”名义大幅增加国防预算,却需要一个能说服民众的借口,渲染“俄罗斯威胁论”自然成了最方便的手段。
![]()
眼下红军城的战局已经很明朗,俄军即将拿下这座顿巴斯的后勤枢纽,乌军在东线的防线濒临崩溃。德国此时跳出来放狠话,无非是想给乌克兰“续命”,延缓俄军的推进节奏。但战场拼的是实力而非口号,80万大军的谎言经不起推敲,美国的冷淡态度更是浇了冷水。
说到底,索尔弗兰克的表态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舆论表演,既给国内军费增长找了由头,又给盟友撑了场面,唯独缺少与俄罗斯真刀真枪对抗的底气。俄罗斯那句关于柏林的提醒,不仅是历史回顾,更是实力警告——真要忘了过去的教训,结局只会重蹈覆辙。在这场舆论与实力的博弈中,谎言终究会被战场的硝烟戳破,而真正决定局势的,从来都是枪杆子而非麦克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