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桂东北大地虽泛寒意,但田间地头却生机盎然。11月11日,在贺州市钟山县同古镇四合村的广西泓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基地里,工人们正熟练地将翠绿的芥菜苗起苗、装筐,运往附近的佰坶垌种植基地进行定植。
田间,几十名工人分工有序,铺设滴灌、覆盖带孔农膜、栽种菜苗,一套标准化的种植流程,成为当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
工人正在种植芥菜。何雪华摄
![]()
工人正在移植芥菜苗。何雪华摄
“现在定植,再过40多天就能采收。”基地负责人卢景新介绍,这片建于2022年的有机芥菜核心区,从源头严控品质,摒弃传统化肥,创新采用以花生、黄豆、香蕉、红糖等原料沤制的生态有机肥,并结合覆膜技术,达到保温、保墒、抑草的效果,为作物营造接近原生态的生长环境。
“这样种出的芥菜,无农残、口感清甜、质地脆嫩。”卢景新说,基地还主动邀请县农业农村局抽样检测,用权威数据为品质证明。
![]()
工人在查看酸菜包装密封是否完好。何雪华摄
从一蔸芥菜升级为鲜香脆嫩酸爽的“同古酸菜”,背后还需要付出诸多努力。在企业的生态农业科技园,数百口陶坛静默伫立,承载着时间的沉淀。打开一坛,酸香扑鼻,芥菜色泽温润,正经历着长达三个月的古法发酵,这也是“同古酸菜”成就独特风味的关键。
发酵完成后,酸菜进入现代化加工厂。在洁净的车间里,工人们身着统一工装,对酸菜进行清洗、改刀、切分、压水、称重,最后完成真空包装。这套高效流程,确保了传统风味能以安全、卫生、标准的形态走向市场。
“从自主育苗、生态种植,到古法腌制、现代加工,我们构建了完整的闭环生态管理体系。”广西泓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白燕表示,这条全产业链模式确保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有机标准,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真正实现“零农残”。
“我们的初心很简单,就是做让消费者放心食用的产品。”白燕说。得益于生态种植模式,基地芥菜每亩产量约3500公斤,年产值达1800多万元。凭借过硬品质和稳定供应,“同古酸菜”不仅畅销粤港澳大湾区,还远销至福建、浙江等地,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覆盖面持续扩大。
![]()
广西泓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白燕在查看芥菜苗长势情况。何雪华摄
产业的蓬勃发展,最终目标是反哺乡村、惠及民生。该基地通过土地流转整合500多亩农田,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更创造了大量“离土不离乡”的就业岗位。
“尤其在收割旺季,基地每天能吸纳上百名村民务工。”同古镇四合村委驻村工作队员廖伟宏说,“村民们既能获得土地流转的稳定租金,又能赚取务工薪金,实现‘租金+薪金’双份收入。”据估算,该基地每季度带动当地群众就业3000至4000人次,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绿色引擎”。
“同古酸菜”的蓬勃发展,正是钟山县立足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钟山县紧紧围绕“一园四带一区+N种特色产业”农业发展布局,积极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构建起以英家大头菜、钟山贡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龙头,同古酸菜、回龙香水柠檬、澳洲坚果、花山猕猴桃等多品种协同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设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65个,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72家,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3个,建成21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和6个供港澳蔬菜备案基地,设施蔬菜基地总面积超1.3万亩,特色产业实现“出彩”又“出圈”。(李湘湘、何雪华、崔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