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握菲斯汀格法则,成为情绪稳定的高手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天的开端很不顺,于是觉得一整天都糟透了?
✨ 什么是菲斯汀格法则?
这个法则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菲斯汀格提出。他指出: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也就是说,我们无法控制那10%的已发生事件,但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来主导剩余的90%。
例子1:丢了钱包
反应A: 沉浸在懊恼中一整天,工作无心,回家后对家人发脾气。
10%的坏事,导致了90%的坏结果。
反应B: 立刻挂失证件、补办银行卡,安慰自己“破财免灾”,不让它影响心情。
10%的坏事,被控制在了10%以内。
同样的事件,不同的反应,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是菲斯汀格法则的威力。
菲斯汀格法则的底层逻辑
1. 情绪ABC理论
心理学上的“情绪ABC理论”完美诠释了其底层逻辑:
A(激发事件): 发生的事件本身(如被领导批评)。
B(信念/看法): 你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如“领导针对我” vs “这是成长的指导”)。
C(后果): 你的情绪和行为结果(如愤怒/委屈 vs 积极改进)。
引起C的直接原因不是A,而是B! 所以,当你改变对一件事的看法(B),就能彻底改变这件事带来的后果(C)。
2. 情绪的连锁反应机制 ⛓️
负面情绪极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早上和家人吵架 带着怒气出门,与人摩擦 带着怨气工作,效率低下 坏脾气得罪同事……
菲斯汀格法则提醒我们,只要在链条开端调整看法,就能切断负面情绪的蔓延。
为什么我们容易情绪失控?
因为大多数人在“第一反应”上就输了。不顺心的事一多,情绪就像失控的野马,把我们拖进愤怒、焦虑和内耗的漩涡。
三步练就“费斯汀格法则”,做情绪的主人 ♀️
第一步:觉察-接纳
第一时间在心里给情绪贴上标签:“我现在很生气”或“我有点慌”。当你能清晰地说出情绪时,你就已经不再是它的奴隶。给情绪贴标签这个动作,能激活理性脑,为冲动按下暂停键。然后告诉自己你的情绪是OK的,是正常的,是被允许的
第二步:重构-抽离
问问你自己:“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害怕丢脸?还是担心被否定?你会发现,很多剧烈的情绪背后,其实是未被满足的需求。事情本身往往没那么严重,只是被我们“放大”了。
切换视角思考 ,想象自己从“当事人”变成“旁观者”,像看电影一样审视整个事件。从: “他怎么能这样!我必须要发火!”转为: “他犯错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如何做能最好地解决问题?”这种“去中心化”的视角能帮助我们启动理性思维。
第三步:行动
接纳已发生的现实,把精力放在“能做些什么来改变局面”上。
日常练习小技巧:写“情绪日记”
把每天让你情绪波动的事写下来,分三步分析:
感受: 我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愤怒、委屈、焦虑?)
根源: 为什么我会这样?(深层需求是什么?)
重构: 我可以换一种更积极的反应吗?
写久了你会发现,很多曾经让你感觉天塌地陷的事,其实根本不值得耗费那么多情绪。
记住: 情绪从来不是敌人,它是一种信号,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真正的需求。
真正的情绪稳定不是压抑,而是选择最优的回应。
总结
真正决定生活走向的,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而是我们对待这些事的态度。
菲斯汀格法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情绪和生活的窗户。生活中那10%的不可控事件我们无法改变,但剩下的90%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你的心态,就是你最好的风水。 掌控好它,就能收获稳定而美好的人生。
学会在风暴里保持冷静,你会发现,稳定的情绪,就是一个人最强大的底气。
我的“菲斯汀格法则”实战记
1️⃣ 事件触发(那10%)
我这几天在找工作,找到一个还算可以的岗位,但发现薪资发放时间竟然是次次月的5号。
这意味着如果我入职,将面临近两个月的工资空窗期。
2️⃣ 情绪连锁反应(那失控的90%?)
我当时就非常生气!
更糟糕的是,我的思维陷入了恶性循环:
- 开始不断回忆过去所有的不顺和失败来否定自己。
- “我果然总是这么倒霉!”
- “可能我真的不行吧?”
3️⃣ 法则觉醒:按下暂停键 ⏸️
就在情绪快要失控时,我突然想起了前两天看过的菲斯汀格法则!
我意识到,事件A(薪资发放晚)已经发生,但我正被自己的信念B(这公司不靠谱/我太倒霉)拖着走,即将导致消极的后果C(放弃机会/陷入内耗)。
4️⃣ 三步训练法,夺回人生90%的控制权
第一步:觉察 - 接纳“我意识到我生气了”
- 我停下来,对自己说:“我现在感到非常愤怒和焦虑,这种情绪是OK的,是正常的,是被允许的。”
- (仅仅是把情绪指认出来,就让我从情绪的“洪水”中登上了一块“礁石”,获得了宝贵的平静。)
第二步:重构-抽离“我为什么生气?”
- 我问自己:生气是因为什么需求没被满足?
- 深入剖析后,我发现:表面上是为制度不满,深层原因是我对金钱的迫切需要,因为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
- (看透了情绪的“信号”,我就从情绪的奴隶变成了问题的侦探。)
第三步:行动 - “我现在能做什么?”
- 主动沟通:我鼓起勇气和人事沟通,坦诚说明了我的经济状况和担忧。
结果:对方表示理解,并提出了可以预支工资的解决方案!✅
- 准备备选:同时,我也没有放弃继续寻找其他工作的机会。
当我把精力从“抱怨”转向“解决”时,选项和出路自然就出现了。
案例总结
这个经历让我真切地体会到:生活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那些能够觉察情绪、并主动采取行动的人手中。
我没有被10%的既定事件(薪资发放制度)困住,而是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动,成功地掌控了剩下的90%,最终将一个问题场景转变成了展示您解决问题能力的机遇。这非常了不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