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嘿咻讲保险
图 | 插图源自网络,侵权立删
点关注,不迷路哦~
说起长护险,之前我也写了很多文案,还创建了专门的长护险合集。很多人以为长护险只是帮失能老人,但我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观点:长护险,它救的是背后那群快被拖垮的子女。
![]()
图片源自网络
照顾失能老人,是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在我接触长护险的这些年间,发现一个令人心痛的现象:失能老人获得的关注,往往掩盖了他们身后那群正在无声崩溃的子女。去年在社区调研和做长护险的推广,我遇到一位五十岁左右的李女士。她原本是公司中层,为了照顾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不得不转为弹性工作制。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她的生活被切割成以半小时为单位的碎片:早上七点帮母亲洗漱,七点半喂饭,八点清理失禁的衣物,八点半测量血压......每一天都在重复这样的循环。
最让她难以承受的,不是体力的劳累,而是那种永无止境的精神消耗。母亲会在深夜突然大声喊叫,把邻居吵醒;会在她接重要工作电话时不停地拍打房门;会在她稍微表现出疲惫时就哭着说"我不想活了"。
李女士的手机里设置了五个闹钟,每个闹钟都对应着不同的护理任务。她说:"我活得像个机器人,但最可怕的是,这个机器人正在逐渐失去人性。"这种情况在照护者中相当普遍。
有研究发现,长期照护失能老人的家庭成员中,超过60%存在中度以上的抑郁症状。他们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对亲人充满愧疚,觉得做得不够好;另一方面又难以克制地产生怨恨情绪,继而为自己产生这样的念头而感到羞愧。
![]()
图片由百度AI生成
长护险带来的,不只是钱
李女士的转机发生在去年十月。通过社区申请长护险后,专业护理员开始每周三次上门服务。这个改变带来的不仅是专业的照护,更重要的是一种系统性支持。
护理员具备专业的认知症照护知识。当老人反复问同一个问题时,他们会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巧妙化解;当老人出现攻击行为时,他们知道如何安全地疏导情绪。更重要的是,护理员的到来让李女士获得了每周9个小时的“喘息时间”。
这9个小时,对照顾者来说是救命的时间。
-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护理员知道怎么给卧床老人翻身不易得褥疮,怎么应对认知障碍老人的情绪波动
- 让子女回归子女的身份: 你不用再当24小时护工,可以重新做回女儿、儿子,陪老人聊聊天而不是永远在忙护理
- 最重要的——给了你喘息的空间: 这几个小时,你可以去看场电影、和朋友喝杯咖啡,或者单纯地睡个完整的觉
![]()
图片源自网络
如果你也正经历这样的煎熬,我想对你说:
寻求帮助不可耻,使用长护险不丢人。这恰恰是你负责任的表现——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
这不是在抛弃责任,而是在寻找一种更可持续、更人性化的照顾方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家人的爱在陪伴中延续,而不是消耗在无尽的琐碎里。
这份保障,守护的不仅是床上的老人,更是站在床边的每一个子女。
#长护险##独生女照顾失能母亲有多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