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崖柏资源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春华发布了重庆在崖柏资源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领域的创新实践。
![]()
推动崖柏资源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作为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崖柏,曾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一度被宣布“野外灭绝”。1999年,崖柏在重庆大巴山区被重新发现时,野生种群不足1万株。20余年来,重庆市林业局会同属地政府,将崖柏保护拯救作为生态多样性保护和人类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推动其实现从濒危到重生的跨越。
![]()
古崖柏树。开州区林业局供图
从“濒危消失”到“扎根繁衍”
2019年,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划为市林业局直属管理,形成“市级统筹、专业管护”的高效机制。
“我们构建了全域守护网络,让崖柏从‘濒危消失’到‘扎根繁衍’。”曹春华说,市林业局将崖柏保护纳入全市林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工作持续推动,建立了市区两级信息共享、资源共管、宣传共鸣、合作共商等联动机制,系统推进崖柏原生境保护。
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市林业局主导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监测体系,为7000余株野生崖柏建立“电子档案”,动态监控其生长状态和环境变化。同时,联合中国林科院建成全国首个崖柏资源数据库,精准记录野生崖柏分布和生长参数。
2022年,开州区成功申报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系统收录崖柏属种质资源,让崖柏的“遗传密码”永续留存。
![]()
崖柏结实。开州区林业局供图
从“实验室培育”到“野外重生”
面对崖柏繁育难题,重庆创建了西南地区首个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科研平台,汇聚中国林科院、西南大学等国内崖柏研究团队合力,建设20余个智能化育苗大棚、专业实验室及生产车间,年育苗能力达200万株,为崖柏的进一步保护和发展利用奠定基础。雪宝山崖柏科研团队攻克规模化扦插繁育技术,将扦插生根率从不足20%提升至90%以上,解决了“种苗不足”的关键问题。
同时,为崖柏划定野外回归区域,积极开展崖柏回归种植,面积从60亩扩到超4500亩,崖柏野外种群规模有效扩大。
近年来,崖柏科研团队在云南、宁夏、内蒙古等17个省市区建立了52个迁地保护试验基地,平均成活率超过85%,既为崖柏拓展了生存空间,也为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新的树种选择,成功逆转了崖柏的濒危命运。
![]()
崖柏扦插育苗。开州区林业局供图
从“保护对象”到“富民资源”
在做好崖柏保护的同时,市林业局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推动崖柏保护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
近年来,市林业局指导开州区探索“群众出地+政府出苗+企业运营”和“村集体入股+农户务工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让保护成果惠及百姓。
目前,已带动500余名村民参与管护、育苗,周边农户劳务增收2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15万元/年。此外,以崖柏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持续带动当地旅游发展。
曹春华表示,下一步,市林业局将以崖柏保护发展为样板,拓展保护发展路径,努力筑牢大巴山生态保护屏障;发挥崖柏基因资源的独特优势,做长做优崖柏产业链,促进崖柏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崖柏产业带动林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上游新闻记者 冯锐 摄影 周本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