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动地名文化多业融合 更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为各地挖掘地名价值、发展“地名经济”指明方向。在盐城,那些刻印着历史、承载着乡愁的地名,如今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它们不仅是地图上的一个符号、交谈中的一个称谓,更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帮手”、游客探寻乡愁的“活地图”、美食出圈的“金名片”。
![]()
作为“黄海湿地之都、千年海盐文化之城”盐城依托独特资源禀赋以“地名”为纽带深耕“地名+产业”“地名+文旅”“地名+美食”三篇融合文章绘就出一幅别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
小小二维码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
“现在方便多了。”在亭湖区黄尖镇,种植户李师傅指着田边的智慧路牌介绍,“客人用手机扫一扫田边路牌上的二维码,不仅能知道我们黄尖菊花的具体位置,还能直接跳转到网店下单。今年菊花的销量,比去年涨了三成还不止。”这个让种植户赞不绝口的“宝贝”,是亭湖打造的“地名二维码管理平台”。作为全省“深化乡村地名服务”试点地区,亭湖以“一码汇地名、一码知村情”为目标,构建起区、镇、村三级贯通的数字平台。依托遥感测绘与GIS技术绘制“数字一张图”,为每条道路、每个地理实体赋予唯一“二维码身份证”,整合导航定位、产业信息、公共服务等内容。如今,该平台已与公安、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系统互联互通,农业农村局共享“树东家庭农场”“红杉树羊角椒专业合作社”等特色农业点位,交通运输局同步更新“村居物流路线”,邮政部门依托标准地名完善“快递进村”网络。
![]()
曾经“躺”在档案里的地名数据就这样变成助农致富的“活资源”
同步推进乡村地名“入网”“上图”,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累计采集上传地名信息和惠农兴趣点5.2万多条,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射阳大米、东台西瓜、阜宁黑猪、滨海白首乌,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乡字号”土特产,正是借助精准的地名标识,成功嵌入电商平台和直播链条,实现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快速直达。“以前客商来找西瓜基地,经常要打电话问好几遍,多走不少弯路。现在好了,手机输入标准地名,导航直接领到田头,联系我们的客商多了,订单自然也多了。”东台三仓镇西瓜种植大户王师傅说,地名标准化了,农产品就像是有了“户口”,溯源清晰,卖起来也更有底气。
![]()
老地名讲故事串起红绿交织风景线
“扫这个码,就能听到丹顶鹤湿地的传说,还能看到整个旅游区的推荐路线,真是太智能了。”在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游客张女士通过景区的智慧地名标志规划自己的游览行程。在盐城,地名文化被巧妙地融入文旅资源,让每一个老地名都成为“行走的讲解员”。地名二维码系统里专门设置“乡村文旅模块”,把“丹顶鹤湿地传说”“铁军红色故事”等制作成生动的短视频。游客只需轻松一扫,便能沉浸式了解地名背后蕴含的文化与历史。以新四军纪念馆为核心,盐城串联泰山庙、阜宁停翅港等地名,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追寻红色足迹,接受精神洗礼。围绕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整合中华麋鹿园、黄海森林公园、条子泥等生态地名,设计“湿地观鸟”“赶海拾趣”等主题路线,让“东方湿地鹤鹿故乡”的名片愈发响亮。乡村里的老地名,同样是文旅融合的“富矿”。在里下河地区,盐城挖掘九龙口、大纵湖等水乡地名的农耕文化基因,打造“沙庄古村渔家体验”“荷荡风光休闲游”等项目。在黄河故道沿线,串联阜宁金沙湖、滨海梨花雨生态休闲园等地名,推出“故道农耕体验线”,让游客在行走中触摸乡村记忆。如今,“跟着地名去旅游”已经成为许多游客探索盐城的新时尚。
![]()
味蕾记住乡愁老味道借地名“出圈”
“一说起伍佑,大家自然就想到香脆的糖麻花;提到秦南,立马会想起美味的水牛肉。这些地名和特产美食,在咱们心里早就分不开了。”在市区金融城“盐之有味”运营中心店购物的市民王先生感慨。为让盐阜美食借地名“出圈”,盐城统筹开展“跟着地名品美食”系列活动。在大洋湾景区的盐城八大碗博物馆,游客不仅可以了解盐城传统宴席的深厚历史与独特技艺,还能现场品尝到烩土膘、糯米肉圆等地道菜肴,感受“舌尖上的盐城”。8月3日,“苏超”第八轮盐城队与常州队的对决期间,盐城在奥体中心外场布置“寻味盐城”等七大区域,打造集观赛服务、文化体验、品牌展示、消费互动于一体的沉浸式市集空间。消费市集里,鸡蛋饼、鱼汤面等各种地方美食香气四溢,吸引着众多球迷和市民在摊位前流连忘返。
![]()
传统节日更是推广“地名+美食”的好时机。盐都区婚姻登记处在今年七夕当天开展的活动中,区划地名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带来精心制作的盐都特色消费地图,让美食成为地名最诱人的名片之一。与此同时,传统的名优特产也积极拥抱数字时代。阜宁大糕非遗工坊充分利用直播带货、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直接拉动销售增长,大幅提升“阜宁大糕”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通过“线下体验+线上引流+文化赋能”的组合拳,盐城正努力将地名转化为美食的品质背书,将美食升华为地域文化的传播载体,让老味道飘出新香味,助力文旅融合迈向更深层次。
![]()
从二维码到老故事
盐城的地名正焕发新生放眼未来
这篇“地名+”的文章将
不断延伸书写新的篇章
让更多地名“活”在口耳相传里“火”在红火生意中为
乡村振兴和美好生活增色添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