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欣宇
如今,面对高糖高油的饮食环境,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因不良饮食习惯影响着身体健康。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7.8%的受访者认为当代青少年“戒糖”的主要阻碍是含糖食品随处可见,诱惑多;68.9%的受访者表示保证充足体育锻炼是应对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为更好地帮助青少年防治糖尿病,62.1%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大青少年糖尿病筛查和干预管理力度。
![]()
“年轻人,你的血糖在报警!”
今年年初,来自西安的00后大学生王子推(化名)确诊了2型糖尿病。此前,王子推的生活作息并不规律,喜欢吃高糖高盐的饮食,只要一出门聚餐,就一定要喝一杯高糖量的奶茶,每次吃完盖饭后,也必须要买个甜品吃,“学业压力也比较大,难受的时候可能就要吃蛋糕。”
“年轻人,你的血糖在报警!”11月11日,来自上海的28岁营养健康顾问刘元媛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则年轻人预防糖尿病的科普文章。因为身边的朋友不良饮食习惯“吃”出了糖尿病,她开始关注到糖尿病年轻化趋势,“因为糖分摄入会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让你感到高兴。但是血糖骤降的时候你又会感到失落,所以人会倾向于再去采用同样的方式让血糖值上升,久而久之就会有成瘾行为,你就会慢慢习惯这种高糖饮食,难以戒掉。”
在王子推看来,如今不少年轻人对于糖尿病认识不清,都认为这是一个“老人病”,觉得自己不会得。之所以糖尿病年轻化,是因为许多年轻人已经养成了高糖高盐的饮食习惯和不良作息,“身边的人都觉得自己足够年轻,根本控制不了自己,而且对健康生活也没有概念”。
当代青少年“戒糖”主要面临哪些阻碍?数据显示,67.8%的受访者认为是含糖食品随处可见,诱惑多;61.8%的受访者认为是健康意识不足,不了解危害;57.7%的受访者表示是同伴影响,社交活动多涉及高糖食品。其他还有:学习压力大,糖食成为情绪慰藉(56.2%)、“糖瘾”难戒,生理和心理依赖(49.9%)等。
确诊糖尿病后,王子推立马开始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和运动习惯。一餐严格吃一拳大小的碳水,肉、蛋、菜各种营养物质都均衡摄入,避免精制米面等升糖快的食物,吃饭顺序也严格按照蔬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来。饭后,她也会抽出40分钟的时间去学校操场走走,在心肺功能良好的情况下,也会适当加入慢跑。“我现在会使用AI工具帮我生成减肥计划,执行完了会给它报告一下,让它帮我纠正一些错误做法,包括吃什么东西我也会问它。”目前,王子推已经瘦了18斤了。
最近,来自山东的00后女孩许安(化名)也因为“嘴馋”、生活“不太自律”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确诊后,她也尽量避免吃一些高热量食物,多摄入蔬菜,减少摄入主食,每天晚上出去散步。她准备之后在家附近办个健身卡,没事儿的时候去锻炼一下。
由于不会做饭,许安现在仍靠外卖解决三餐,她发现市面上的一些轻食会有好几种主食,蔬菜、蛋白质也偏少,跟糖尿病饮食标准来对比依然是不符合标准的。
青少年自身在糖尿病防治方面可以做什么?调查中,68.9%的受访者表示要保证充足体育锻炼;65.7%的受访者认为要养成健康饮食习惯;64.5%的受访者觉得要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其他还有:保持合理作息时间(63.8%)、科普、倡导健康生活方式(56.0%)、定期体检(43.4%)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纪立农表示,对于青少年出现的肥胖,还是要重视生活方式的管理,“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一生受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在当下能够帮助他们控制体重,也可以预防他们在今后出现更严重的肥胖,以致影响健康。”
青少年肥胖更强调社会决定因素
自从改善了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之后,王子推发现自己“浑身都清爽了”:能早起了,记忆力也提升了,心肺功能也很好,跑步也不再大喘气。如果有机会,王子推希望学校能给出更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指导。
“现在的青少年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坐在教室里,锻炼时间很少。而且为了让早课更有精神,许多学生会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王子推期待,能在各个学龄段增强体育锻炼时间,并且普及糖尿病预防的相关知识。“我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时,很多人刚刚确诊或发现症状来咨询我,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挂哪个科,要查什么内容。”
最近,来自湖北的90后妈妈王丛艳在参与医院的减重项目时确诊了2型糖尿病,如今,她除了改善自己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会向自己9岁的儿子去科普这方面的知识,有意识地减少糖的摄入。王丛艳发现,自己所在社区目前已经有了免费查血糖的项目。
为更好地帮助青少年防治糖尿病,受访者最期待哪些措施?数据显示,62.1%的受访者期待加大青少年糖尿病筛查和干预管理力度;60.3%的受访者认为要增加校内体育锻炼时间;56.8%的受访者希望家庭树立健康饮食榜样。其他还有:校园内限制高糖食品销售(56.1%)、学校加强健康饮食教育(55.8%)、媒体普及健康生活方式(49.6%)、鼓励营养指导员开展社区营养干预(37.3%)、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含糖饮食的售卖(26.9%)等。
“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就如同近视一样,我们更强调社会决定因素。”纪立农表示,一定要改善社会环境,让儿童和青少年养成更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要保证在学校的体育运动时间,“如果他们的学习压力很大,需要在学校甚至在放学回家之后都要学习做作业,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体力活动,那么对孩子来讲就容易形成肥胖。”
其次,纪立农表示,家庭的饮食环境也很重要,如果家人对孩子过度溺爱,给孩子摄入过多食物,从小就把孩子的胃给撑大了,孩子就会不吃足够的食物就觉得难受。“我们要从更深层的原因去了解肥胖是怎么形成的,它不单单是因为一个人好吃懒做,也有可能是我们的社会环境促成了他的行为的变化。”
受访者中,05后的占2.0%,00后的占22.6%,95后的占18.5%,90后的占27.4%,85后的占17.3%,80后的占9.9%,75后的占3.5%,其他占1.8%。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占39.3%,二线城市的占35.2%,三四线城市的占20.3%,县城或城镇的占3.7%,农村的占1.5%。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