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绵阳“一诊”成绩出炉后,有家长群炸开了锅。
![]()
![]()
家长讨论的内容有三点——
一、有家长说,今天看到芦溪中学600分以上有好多个,历史组611分以上的就是两位数。而我们绵阳主城XX中学一个也没有。试问,主城的高中,明明中考录取线比芦溪中学高,为啥搞不过芦溪中学?
二、还有家长说,如果让芦溪中学领导团队来执掌绵阳某头部高中,说不定战绩还要好些。
三、更有家长说,三台教育牛,芦溪中学的底蕴在那儿。
虎眼有什么感慨呢?
其一 虎眼查了一下,芦溪中学2023级的录取线,低于绵阳主城某所示范高中63分,低于绵阳主城另一所示范高中39分,甚至比江油一所乡镇高中还要低3分。结果“一诊”揭晓,远超这几所学校,家长难免会感慨万千。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智育为重。分数,对于县镇高中的娃娃来说,太重要了。考个好大学,是改写个人和家庭命运最重要的途径。
县镇高中考得好,这也是绵阳县中振兴的重要标志。县中振兴的目的,就是振兴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县域产业,让县城留得住人,最终让县域富起来,强起来,让中小城市的活力重新绽放起来,这是国家全面富强的根本!
以芦溪中学为代表的县镇中学的重新崛起,让绵阳这座教育名城有了更亮的底色。
其二 衡量一个地区的教育好不好,不是看某一两所学校有多强,而是看有多少学校做得强;不是看哪一两所学校有清北,而是看有多少学校有清北!多元化的教育格局、主城和县域一体化均衡优质,才是真正的强、真实的强!
如果仅仅是一两所学校特别冒尖,往往是把一个地区优生集中到一起的结果。这就好比五六十年代的大跃进,水稻快要灌浆的时刻,把大粒饱满的全部堆积到一块田里,号称亩产万斤稻!丰富了一块田,穷了一大片田。
其实啊!不移栽到这块“示范田”里,这些稻谷就不会成熟吗?恐怕光合作用更丰富,更加粒大饱圆一些。破坏教育生态,其实也破坏了良性的竞争机制,容易造成大家都躺平。
个别所谓的头部学校,集一个地区一等一的优生,无论怎么考,都是第一第二,根本不需要展多大的劲,他们只需要到处吹牛自己有多厉害就OK了!被掐了尖的学校,无论怎么教,整体质量都上不去,也索性躺平。
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只会在新一轮竞争中败下阵来。未来的教育趋势,必须打造一片教育高原,拒绝仅出现一两座高峰现象。
其三 当然,教育高原也是自己干出来的。同样的录取线,为什么芦溪中学的收成就好,甚至录取线高的学校,也不如芦溪中学好?这就是干出来的。
真正的名校,就是比学生成长值。也就是老百姓经常说的,把差生教成中等生,中等生教成优生,优生教成精品,才是真正的大牛。
其四 芦溪中学是怎样做到的?
抓教育是抓民生,芦溪中学做的是民生中的民生,为寒门学子改变了命运,有人生更大可能,芦溪中学在反教育虹吸、教育资源垄断的大潮中重新崛起,像云南张桂梅校长带领的华坪女子中学一样,意义重大。
近年来,芦溪中学在生存空间和大环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芦中精神,绵阳主城高中能做到的,芦溪中学都能做到,绵阳主城高中做不到的,芦溪中学也能全力以赴做到!
芦中“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内涵,就是奋斗,吃苦,实干,干到哪怕只有一口气,都会抓住机会去奋斗。
其五 芦溪中学的奋斗,与传统的刷题教育有别。他们有一套教科书式的从引领、发展到高端的优质教育体系。
芦溪中学不会教育孩子死读书、读死书。正如芦溪中学连接城乡独特的地理位置一样,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既有泥土芬芳,又有世界眼光。
芦溪中学培养的卓越人才,既有共和国上将,又有千亿跨国集团掌门人,还有知名大学高管,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精英人才更是遍布全国各地,是绵阳少有的最能培养卓越人才的好学校。
现在的芦溪中学,已经跳出了县镇中学的定位,成为镶嵌在绵阳城南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绵阳产业南进、城市南进和绵三一体化发展的纽带。
芦溪中学,是吸引着绵阳和三台千千万万的家庭想把孩子送去就读的优秀学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