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我的钱,我的号,谁做主?”
取自己的钱,怎么就成了嫌疑人?
11月11日中午,央视新闻频道播放了“我的钱,我的号,谁做主?”专题节目,律师周筱赟的遭遇,让无数网友感同身受。
他在11月3日去山东出差。朋友结婚,他准备取4万元现金随礼。这个金额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恰好踩中了建行东营分行自己划定的“红线”。东营分行内部规定,取现1万元以上就要说明用途。
![]()
柜员表示这是"东营市反诈中心"的通知,声称必须报备。周律师作为法律专业人士,他认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发布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只有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才需要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
![]()
反诈的初衷是好的,但在执行层面,“一刀切”“层层加码”的现象却愈演愈烈,甚至还有明显的越界甚至违规行为。
周律师和银行周旋的过程中,柜员调取了他的银行流水,并发现上个月有一笔转入金额可能存在疑问,于是柜员就问周律师:这笔钱到底是谁给他转的,是什么钱?
当时周律师态度也非常坚决,他明确表示:“你们银行不是公安局,也没有对我刑事立案,怎么能询问我上个月的流水情况,我没有义务向你报备。”
眼看周律师不配合,银行就表示已向反诈中心和派出所报警,要求警方到场核实。这一刻,银行的角色彻底错位了。它既不是执法机关,也不是司法机关,却玩起了“有罪推定”的把戏。
讽刺的是,周律师在银行苦等了半小时,反诈中心没人来。银行突然改口:“现在可以给你取了。”
![]()
这出闹剧的最后,周律师选择放弃取款——他意识到,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底线问题。银行先默认每个储户都是犯罪嫌疑人,然后要求每个储户自证清白。根据刑法的基本法理,即使是犯罪嫌疑人都没有自证清白的义务,而是公诉机关举证证明其犯。
这场风波表面上看是客户体验差,排队时间长、手续繁琐,但实质是银行借着反诈的名义,系统性地侵犯了储户的合法权益:第一,侵犯隐私;第二,违规操作。
柜员翻看历史流水,这已经超出了了解客户的范畴,属于无权调查。而擅自降低监管标准,从5万降到1万,更是明目张胆地违反央行的监管规定。
![]()
02
类似情况并非个例
类似周律师的遭遇,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建行发生了。
据媒体报道,2024年12月31日,包头市居民王先生想要提取其建行账户内的32万元现金,他说,此笔款项的用途是生意上的还款。当天,他在手机银行上进行相关操作,发现取款的限额是每日5万元,但他称自己设置的额度是单笔30万。
为了能将更多余额尽快取出,他咨询了银行客服,被告知如果要提升限额,必须提交申请,等待业务部门通过资质审批后才能超额提款。王先生称,从当天下午5点到晚上10点,他拨打了十几次客服电话,但一直反馈审批还在流程中。
“我存款的时候挺自由的,怎么取款就没有了自由?”王先生说,银行方面的解释是怀疑他遇到了电信诈骗,在相关规定下,为了保证客户的账户安全,因此设置了限额。
类似案例也在社交媒体上频见。小红书上,搜索“建设银行取款难”,能看到上百条笔记。
有人分享实测攻略,去取现金,提前预约不说,甚至要有用途说明,最好说“家庭装修”,千万别写投资或生意周转,否则更麻烦。还有人吐槽:现在取钱像犯罪,存钱像洗钱。“转账转多了又把卡定为异常,各种限额......我的钱还要被你们各种调查之后才能用?”
![]()
“我都觉得搞笑!自己的钱,为什么不能说了算!”
![]()
“只能转近(或为“进”,编者注)转不出。取现还受限!”
![]()
带着情绪的表达背后,是无数个普通储户真实的感受。
权威媒体也早已就关注这一现象,央视曾报道部分银行网点过度执行取现管理,给储户带来不便。《经济日报》亦发文指出,在打击犯罪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公民权益的影响。用心权衡、精准发力,方能筑牢反诈防线。《南方都市报》曾发表评论文章,支持存款人,直指“反诈”为名,对存款人存款和取款活动加以约束。
![]()
今年8月,光明网发布评论《存取款单笔超5万元或不用说明来源,一次适度松绑》称,“询问可以防诈骗、洗钱”是成立的,同时“动辄询问影响正常取款”也是存在的。在这两个目标指向之下,金融机构必须有所取舍,限制不能因噎废食,还是要保障顺畅的经济活动秩序。
澎湃新闻也认为,“不管在哪一个层级,都应该设身处地为群众、用户多考虑,用更合理的制度设计为基层多减压。”
03
不能因噎废食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银行自2024年以来频繁被罚,曾在5月份创下一天之内连收4张罚单的记录,合计被罚近500万,并在下半年后继续出现数十万至百万级别罚单。2025年建设银行的合规压力也不小。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建行已累计收到各类罚单59张,金额约3116.89万元。
事实上,2025年8月实施的存取款新规,已经为银行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引。新规取消了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的强制登记要求,转向精准防控,明确规定银行不得随意索要资金用途证明,不得无故限制储户取款。
![]()
新规落地后,多数银行已经调整了操作流程。对于建行而言,破解当前的困境,还需要建立科学的分级风控体系,明确分级标准。比如对5万元以下小额现金取款,简化流程,无需追问资金用途,仅通过刷脸核验身份即可办理;对5-20万元中等金额取款,实行预约制+简单说明,无需提供额外证明;对20万元以上大额取款,结合客户历史交易记录、身份信息等进行精准核查,确有风险的再要求补充材料。
还可以强化科技赋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反欺诈系统,通过分析客户交易习惯、资金流向等数据,实现对异常交易的精准预警,而非依赖人工盘问、流水核查等粗放方式。
银行需要回归“金融为民”的本质。国家为什么要如此大力投入反诈工作?初衷是保护储户的资金安全,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限制储户的资金使用,因噎废食。
建行作为国有大行,更应承担起行业示范责任。
周筱赟的4万元取款风波,与其说是一场个人与银行的对峙,不如说是一次行业反思的契机。
飞瞰财金
穿透商业迷雾,解读公司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