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先进,可以公开!央视展示前卫12便携防空导弹打靶视频,不光能打高速靶机,更能一发命中相对速度2倍音速的模拟靶弹。放在国外是防空利器,放在我国居然已经是“落后”产品,从零起步进行仿制的前卫系列,是如何超越美国“毒刺”一度封神的?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前卫12便携式防空导弹究竟有多强?
硬核点名
在央视军事公布的前卫12测试中,不光有对高速靶弹的一击必中。更有靶机连续释放8枚红外诱饵弹,却都被前卫12识破,最终直接锁定真目标一击必杀的壮举。
![]()
由于红外诱饵弹的热辐射强度通常是战机的2倍以上,所以传统导弹非常容易被干扰,但前卫12采用了独创的中红外双波段导引头,具备红外目标光谱的鉴别能力。简单的说就是它不仅能看热量高低,还能分析热量“指纹”,从而区分飞机发动机的红外特征和诱饵弹的燃烧特征。
这种技术目前甚至是全球独一份,连美国“毒刺”都没有公开展示过类似能力。另外在高速靶弹测试中,导弹高速交汇时相对速度达到2倍音速,激光近炸引信还能精准引爆战斗部,并用冲击波和破片摧毁目标,就相当于在百米外让两根飞针对撞。
![]()
甚至不光要对的准,更要算准时机简直太强了。不过前卫系列也不是生来就很强,而是经过我国军工人不断升级,才最终成为单兵防空天花板。
进化之路
我国是从1975年开始研制单兵防空导弹的,从“前卫1”到如今的“前卫12”,一直都有令人惊艳的表现。比如早期型号“前卫1”就曾帮助巴基斯坦在1999年击落印度米格21和米格27,初露锋芒后出口版的“前卫2”,更是在也门战场创下战绩,胡塞武装还用它多次击落沙特联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
这种自身性价比高,但专治高端货的能力,也直接让“前卫”系列在国际军火市场打出了名气。这其中的技术迭代,最卷的就是工艺精度,导引头线包绕制,需要将直径不到0.05毫米的铜线进行手工缠绕,误差不能超过头发丝直径,零件抛光需要在25倍显微镜下控制微米级误差。
![]()
这些极致功夫的背后,都是通过中国军工人当初艰难的付出才实现的。并最终实现从前卫2的射速600米每秒,射高3500米水平,达到如今前卫12能拦截巡航导弹和超音速战机的水准。
弯道超车
尽管目前全球最著名的单兵防空导弹还是美国的毒刺。但是和美国的“毒刺”相比,前卫12的优势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并且能用双波段导引头教对手做人。
![]()
“毒刺”的射程约为5.8公里,射高3.8公里,虽然也很优秀,并且近年来在乌克兰战场上表现活跃,甚至因此还被美国出口到我国台湾地区,企图以此打造对抗解放军的密集防空网。
但它的单波段红外制导,确实容易在复杂干扰下“翻车”。而前卫12的双波段导引头,不仅能抗红外诱饵,还能在恶劣天气中稳定追踪目标。更关键的是前卫12的打击范围更大。测试中采用122毫米火箭弹改装的靶弹,是模拟1倍多音速360米每秒的喷气式战机。
![]()
而前卫12仍然能迎面摧毁,就意味着它不仅对一般战机手到擒来,更对巡航导弹这类小快目标也能拿下,至于连无人机更能点名清除。相比之下“毒刺”主要针对就是直升机和低速飞机,无论是适用范围还是性价比都无法和前卫12相比。
潜力无限
不过前卫12的潜力,远不止打飞机那么简单,既然咱们已经测试了用高速靶弹模拟巡航导弹,并且实现了前卫12在2倍音速交汇中精准引爆,就证明其它具备拦截低空突防利器的能力。无论高速无人机还是巡航导弹,都能大小通吃。
这种适应性其实才是代防空的核心需求。而且它的最大射高推测已经提高到5000至6000米,用于区域战术防空简直太得心应手,既高效又避免了大炮打蚊子的浪费。未来如果搭配网络化作战系统,前卫12还可能成为智能防空节点。
![]()
不过它对于我国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先进装备了,既然咱们的中国单兵防空已经从跟跑变为领跑,实际咱们还有红缨、飞弩等其他多个型号的便携防空导弹,在灵敏度分辨率以及抗干扰性上也都各有千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