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4日)是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聚焦“糖尿病与幸福感”。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规模庞大,而实现血糖平稳控制、有效预防并发症,正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关键所在。专家提醒,确诊糖尿病后,患者不仅需要药物干预,更要做好饮食、运动的科学管理,每年一次的全面评估也必不可少。
![]()
82岁的陈老伯因血糖控制不佳,正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他已有35年糖尿病史,虽然近年来戒烟限酒,但因长期管控不佳,如今几乎集齐了所有典型的严重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我心脏上装了四个支架,颈椎上一个,腿部三个。”陈老伯表示自己存在多种血管并发症。
![]()
![]()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秦利介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终身疾病,常常会引发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因此,患者确诊后,必须进行系统的全面评估和有效的全程管理,阻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包括血糖、胰岛功能、代谢指标、肝肾功能、合并症和并发症等,由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我们的管理目标绝不仅仅是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实是心血管疾病,因此除血糖外,患者的血脂、血压、体重等指标都需要进行严格管控。”
![]()
目前临床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血糖、血压、血脂,同时达标的比例仅占5.6%。综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除了药物干预,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关键。在饮食方面,秦利强调应遵循“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并纠正了“不吃主食”、添加无糖食物不会升高血糖的误区。秦利解释道,“很多的无糖饼干和无糖饮料当中,都加了一些甜味剂,也就是食品添加剂。研究显示,食品添加剂并不能降低体重和改善代谢性疾病,反而会错误地诱导胰岛素释放,导致进食量增加。”
在运动方面,秦利推荐采取“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方式,建议每周有150-180分钟的有氧运动,平均每天30分钟,并配合一到两次无氧运动。“适当的无氧运动能够增加肌肉量,而肌肉量的提升会带来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强。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家备一根弹力带,通过深拉运动增肌;也可以用两个矿泉水瓶替代哑铃,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
记者: 石思嫣
编辑:焦倩倩
责编:朱竞华、焦倩倩
求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