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这次又让老美的卫星给偷窥到了,今日美国海军新闻网透露,中国黄埔造船厂内出现了一款奇怪的军舰,长度大概有65米,干舷很低,像是一艘半潜船。尾部有两个外置的悬架,很像之前我国海军测试的“虎鲸”号无人作战艇,但是篷布之下盖着的好像是很多个格子,他们猜测是导弹发射井。
![]()
这艘船的吨位预计在500—1000吨之间,外观不会太复杂,上面没有雷达阵列天线和光电探测设备,没有主炮,也没有声呐,不能进行反潜。而且里面没有驾驶室,是无人舰艇,上面最贵的部件可能就是发动机了。估计它的导弹发射井预计和055的通用,应该加装了遥控发射组件。
正是因为没有其它复杂的子系统,这种半潜式无人舰艇可以携带很多燃料,同时塞下将近50个发射井。船身很窄,三体设计使得稳定性非常好,可以让它在恶劣海况下伴随舰队航行。
![]()
你可能要问了,什么都没有,它怎么海战呢?
不知道广大军迷朋友们发现没有,现代舰队有一样东西是重复设计的,冗余太大了,它就是雷达。比如我国的福建号航母编队,航母上有32个有源相控阵雷达阵列,055、052D、054上的也足够先进。这些雷达的探测距离足够远,都具备多目标探测能力,海战时组队,舰船与舰船之间的雷达覆盖区域有大面积重叠,在数据链路完善的情况下,太浪费了。
![]()
而这种半潜式无人舰艇可以用其它舰艇的雷达,自己没有,队友可以通过数据链告诉它应该何时何地发射导弹,导弹的引导由其它舰船完成,这样合理利用了整个舰队的雷达冗余。
因此,它不是信息节点,而是火力节点。一支舰队里有10艘这样的无人舰艇,都携带鹰击21,那整个舰队将增加500枚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这实在恐怖。当然了,现实情况肯定不会有这么多,反舰导弹会少一些,防空导弹多一些。说它是“舰队战力放大器”名副其实,是航母舰队构建分布式杀伤链的关键。
![]()
而且敌军的雷达预警机将很难发现它,它不需要像朱姆沃尔特那样将外表设计的很古怪以此降低雷达反射面积,也不用涂昂贵的隐身涂层。大海里的海水就是最好的隐身涂料,不管是雷达还是卫星发射出来的电磁波,只要潜到水中就很难发现。
如果外观涂成海洋背景色,白天时即便有光学探测卫星也很难找到它。如果整个舰队其它舰船被打掉了,它也可以存活。只要有一艘存活,二三十枚反舰导弹在无侦8这样的飞机指引下,依旧具备与对方同归于尽的实力,这就是它的恐怖之处。
![]()
它的造价还相当便宜,民营企业可以制造,内河岸边就能下水。
这是武库舰吗?只能说它的部分结构很像武库舰,但是达不到武库舰的标准。武库舰的初始版本定义是美国海军在冷战末期提出的,倡导者是美国海军中将约瑟夫·梅特卡夫三世。
在美国海军规划21世纪新型舰艇时,这一设想被进一步具体化。老军迷们都知道,2000年前后这种武库舰很火,当时很多人一口断定,它以后会是美国海军的主力,可以用来取代航母。
![]()
这种战舰的舰体是超级大的,长达200多米,排水量几万吨,和航母一个级别,显然黄埔造船厂的这艘吨位还是太小了。
武库舰最让人遐想的地方是拥有惊人的火力投送能力,全舰遍布多达500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能够灵活混装“战斧”巡航导弹、“标准”系列防空导弹和“鱼叉”反舰导弹,如同一座在海上机动的巨型弹药库。
![]()
除了导弹,这种舰还配备两门155毫米先进舰炮用于对岸火力支援,并搭载直升机或无人机以扩展感知范围。
现在看来,美国的这个武库舰概念是不是很原始,没啥技术含量?因为它本来就很老,不过是二战时美国搞的火箭登陆艇的翻版,一艘船放上密密麻麻的火箭弹发射定向管,抢滩的时候可以射出2500枚火箭弹,火力压制能力极强。
相比于美版武库舰,中国版的才是未来战舰。
![]()
马伟明教授提出过这样一种军舰,动力包用的是核反应堆,吨位很大,舰上集成先进的雷达,武器包括电磁炮、大功率激光炮,计划搭载600枚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支持多种弹种,具备远中近全距离打击能力。反舰、反潜、防空、对岸攻击都可以,独立作战能力强悍。这才是真正的“要你命三千”武库舰,黄埔造船厂的这个叫火力舰或许更合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