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面对德国的挑衅行为,中方直接打响了第一枪。
![]()
本来已经安排好的德国外长访华,因为一句不当的涉台言论而突然作废。德国的错误判断和过高的自信,使它成为了中国反击的第一个目标。
«——【·德国先踩红线·】——»
最近这段时间,中欧之间的经贸互动本来还算平稳,尤其是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圈里的“带头大哥”,跟中国在汽车、电子、化工这些领域早就绑在了一起,双方手里都握着不少互相需要的合作项目。
![]()
就拿稀土和半导体来说,德国的车企要造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稀土做的永磁电机;他们的电子企业要搞芯片,也得依赖稳定的产业链供应,而中国在全球稀土提炼加工、半导体中游制造环节里,一直是绕不开的关键角色。
![]()
也正因为这点,德国外长瓦德富尔的访华行程早就提上了日程,双方团队前期沟通了好一阵子,基本敲定了要谈的重点——无非是德国想让中方在稀土出口上给点“保障”,同时又想游说中方放宽半导体相关的出口管制,毕竟德国企业现在对供应链安全这块儿,心里一直没底。
![]()
可谁都没料到,就在访华行程即将启动的节骨眼上,瓦德富尔接受媒体采访时,突然扯出了台海问题,还说出来一番“让人听着就不舒服”的话。
![]()
他嘴上说着“德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立场没变”,可话锋一转就开始加条件,说德国要“自行决定政策具体实施方式”,还特意强调“不支持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
这话听着像是中立,实则满是漏洞——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铁律,核心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怎么落实这个原则,轮得到德国来“自行决定”?
![]()
这分明是在模糊一个中国的边界,给“台独”分裂势力递暗号。更别说“不支持以武力改变现状”这话,完全是颠倒黑白,现在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明明是“台独”分子在外部势力撑腰下搞分裂,中方维护国家主权的行动,啥时候成了“改变现状”?
![]()
德国这波操作,明显是没把中国的核心利益当回事,以为随便说几句场面话就能蒙混过关,可他们忘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从来没有“模糊地带”。
«——【·中方不惯着:直接取消访华行程·】——»
面对德国这种“先撩者贱”的操作,中方这次没走“先口头警告”的老路,而是直接亮出了硬招——把瓦德富尔原本定好的访华行程,说作废就作废了。
![]()
这个消息一出来,不仅德国外交部那边瞬间懵了,连国际上关注中欧关系的媒体都炸了锅,谁都没想到中方这次会这么干脆,一点缓冲的余地都不留。
要知道,德国本来对这次访华抱着多大的期待,现在就有多慌。瓦德富尔这次来,说白了就是替德国企业“跑腿”的——大众、宝马这些车企,早就催着政府跟中方谈稀土供应,怕中方后续加强管制影响生产。
![]()
西门子这些做电子设备的企业,也想跟中方聊聊半导体设备的出口问题,毕竟他们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还得依赖中国市场的需求。
结果倒好,瓦德富尔自己先在敏感问题上“作妖”,中方直接把行程掐了,等于让德国企业的这些期待全落了空,到手的合作机会说没就没,你说德国急不急?
![]()
之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更是把话挑得明明白白:“当前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是‘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的纵容支持,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就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话就是在直接打脸瓦德富尔——你不是想“自行决定实施方式”吗?中国的核心利益,轮不到任何外部国家指手画脚。
想跟中国谈合作,可以,但前提是你得守规矩,不能一边想从中国捞好处,一边又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这次取消访华行程,就是中方给德国的一个明确信号:原则问题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谁踩线,谁就得承担后果。
«——【·选德国当“第一目标”?·】——»
可能有人会问,欧洲那么多国家,中方为啥偏偏把反击的第一枪打向德国?其实这背后,全是中方深思熟虑后的考量,不是随便选的。 首先,德国在欧洲的分量不一样。
![]()
作为欧盟的经济引擎,德国的态度往往能影响不少欧洲国家的决策。最近这两年,欧洲有些国家跟着美国对中国搞小动作,一会儿在人权问题上指手画脚,一会儿又在半导体、5G领域搞限制。
德国虽然没明着跟,但也一直表现得“两面派”——既想保住中国这个大市场,从汽车、化工出口里赚大钱,又不想在涉华核心利益问题上明确表态,甚至偶尔还想跟着美国“试探”一下中方的底线。
![]()
中方这次拿德国开刀,就是想“敲山震虎”:连欧洲的“带头大哥”都因为踩线付出了代价,其他那些想跟在后面搞小动作的国家,也该醒醒了,别以为能“两边讨好”,跟中国合作,就得拿出真诚意。
其次,德国这次的挑衅时机太“蠢”,刚好把把柄送到中方手里。瓦德富尔要是在别的时候说那些话,中方可能还会先通过外交渠道沟通,但他偏偏选在访华前,等于主动把“不尊重中国核心利益”的证据摆到了台面上。
![]()
中方顺势取消行程,有理有据,国际社会看了都明白,不是中国不愿意合作,而是德国先破坏了合作的基础。毕竟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法公认的,德国的言论本身就站不住脚,中方的反击完全是正当维权,谁也挑不出毛病。
这种情况下,中方不仅不会落人口实,还能让更多国家看清:中国不是软柿子,在原则问题上不会妥协,合作是有前提的。 更重要的是,稀土和半导体是德国的“软肋”,中方在这些领域有天然优势。
«——【·结语·】——»
说到底,中方这次“擒贼先擒王”,把反击第一枪打向德国,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对“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的精准回应。
这一枪,不仅打醒了德国,也打给了所有想在台湾问题上动歪心思的国家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从来不是说说而已,谁要是敢踩红线,不管你是哪个国家,不管你有多大的经济体量,都得付出应有的代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