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操场上总是有正在运动的少年。
课间操音乐刚落,重庆永川区兴龙湖小学的操场瞬间“燃”了起来——低年级孩子涌向教室旁的体育公园,爬网、跳格子不亦乐乎;高年级学生抱着篮球冲向球场。大课间30分钟的“乐动圈”时间,全校3600多名学生没有一个闲着的。
这片活力四射的校园,正是校长陈勇“以体树人”理念的生动写照。近日,这位深耕体育教育二十余年的校长,凭借扎实的实践和亮眼的成效,成功提名第六届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计划。他用操场作课堂,让运动成为成长底色,把一所普通小学打造成了孩子们爱运动、乐成长的活力家园。
![]()
校园足球联赛。
让每个孩子 “有得动、学得会”
“小时候就爱跑爱跳,体育给我的那股劲儿,让我上学时能扛住学业压力,工作后能顶住管理重担。”说起与体育的缘分,陈勇眼里闪着光。从师范毕业当老师,到后来担任副校长、校长,二十多年来,他对体育的热爱从未改变。
在校园里待得越久,他越明白:孩子们在操场上流的汗、摔的跟头、赢的欢呼,比书本上的道理更能磨炼意志。
不过在办学实践中,陈勇遇到了不少学校共同的难题:活动空间有限、课间时间碎片化、运动项目单一。面对这些挑战,他和团队摸索出一系列接地气的“土办法”。
师资不足?他们开辟“三条路”:从高校招聘14名专业体育生,足球、篮球、田径、韵律操各有专长;培训20名爱运动的老师,培养成轮滑、竹竿舞、抖空竹等项目的“兼职教练”;聘请18位校外专业人才,教孩子们武术、跆拳道等课程。如今学校的体育课既有专业教练带的竞技项目,也有接地气的传统游戏,满足每个孩子的兴趣。
空间有限?他们“见缝插针”:在教室门口打造3个体育公园,爬网、跳跃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出了教室就能运动;将原来10分钟的课间延长至15分钟,每天安排两个30分钟的大课间,加上一节体育课,确保学生每日户外活动达到180分钟。陈勇还让抓子、踢毽子、跳方格等传统游戏重返校园,设计“活力之星”挑战赛,设置20多个体育项目等着孩子们闯关。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学到拿手的运动技能,学校创新实施“4+X”选课走班模式。仅“体动与实践”这一类就开设20多门体育课程,打造了一个丰富的“体育课程超市”。这些年,学校培养出不少体育好苗子,有的成了国家二级运动员,有的在全国比赛中获奖。
![]()
陈勇和同学们合影。
让体育教育 “有温度、有广度”
“体育不是可有可无的副科,而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的教育。”秉持这一信念,陈勇将“身体练结实,品格养端正”的理念融进了学校的方方面面。
陈勇坚信,“以体树人”需要家校社协同发力。学校开设“家长夜校”,邀请体育老师和有特长的家长分享运动对孩子成长的益处。在体育文化节上,亲子跳绳、亲子接力赛成为固定项目,不少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训练、比赛,既锻炼了身体,又拉近了距离。
学校还主动对接社会资源,让体育教育的舞台更广阔:组织亲子爬山、远足等活动;鼓励家庭参与马拉松;联动少年宫、永川区体育馆开设游泳、跆拳道等课外体育项目。更让孩子们兴奋的是,学校还邀请到中国女足、国际冰岛女足到校交流,羽毛球世界冠军李雪芮通过视频送来鼓励,5位奥运冠军走进校园互动交流。
如今,学校的校级和班级两级家长体育委员会格外活跃。家长们不仅参与体育活动设计,还主动担任评委、教练和后勤志愿者。在学校足球联赛、篮球联赛现场,总能看到家长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家校同心的氛围让体育教育更有温度。
![]()
学校希望让每个孩子都爱上运动。
让体育精神 “传得开、走得远”
在陈勇的带领下,兴龙湖小学的体育教育越办越出彩,不仅获评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活力校园100强,还拿下了全国体育文化创新奖。学校的“乐动圈”模式和15分钟课间+“双大课间”改革,被《中国教育报》两次报道,区域内50多所学校纷纷前来考察借鉴;“4+X”选课走班的经验更是走出重庆,走向全国,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份的3200多位教育同行实地学习,数十所学校直接推广应用。
面对这次提名,陈勇说这是认可更是责任。接下来,他计划将体育新课标落实得更扎实,新增一批受孩子欢迎的潮流体育课程;继续推广“乐动圈”建设,在更多学校打造活力校园;在巩固足球特色的基础上,把篮球、乒乓球打造成新的品牌项目。
如今的兴龙湖小学,操场成了最受欢迎的地方,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学会坚持,懂得合作。陈勇用二十余年的坚守证明,体育不仅能让孩子有健康的身体,更能塑造他们阳光、坚韧的品格。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爱上运动,带着体育赋予的勇气和活力,走好未来的人生路。”这位爱体育、懂教育的校长,正带着他的“以体树人”梦,在教育的路上继续前行。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受访者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