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1月12日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打算在12月亲自访华,而最核心的目的,是邀请中国领导人出席2026年将在法国主办的七国集团(G7)峰会。
G7从来不是中国的主场,可如今法国却主动登门请中国“入局”,这背后显然不只是外交礼节那么简单。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连续缺席G20会议,还发出指责,而此时欧洲另一头的法国,却在向东方释放善意。
![]()
从美国重拾“美国优先”,到G7内部矛盾激化,欧洲,尤其是法国,正试图打开一条新通道。
西方核心俱乐部的裂痕正在扩大
今年6月份加拿大的G7峰会,表面风平浪静,背后却是难掩困局,七个成员国中,光是想在一份联合声明上达成一致意见就耗尽了耐心。
最终,连这份象征性的文件都没能出来,会议只得以东道主单方面的总结文件收场,说明这个老牌俱乐部在全球事务中越来越难凑到一块了。
![]()
核心的分歧点还是美国,今年特朗普重新掌权后,立场比他上一次执政时更强硬,他直接拒绝出席G20峰会,理由是“没必要”。
与此同时,他在G7内部也开始“另起炉灶”,对其他六国的意见不屑一顾。
比如在乌克兰问题上,欧洲国家希望继续对俄施压,但特朗普却表示反对长期援助;在中东事务上,他更倾向于“美国单干”,对联合立场兴趣寥寥。
![]()
这种局面让G7看起来像是“G6对特朗普”。
在过去的几次峰会里,特朗普与其他领导人围坐一桌、面无表情的照片频频上热搜,那种“各说各话”的氛围已经不仅仅是气氛问题,而是结构性矛盾在外溢。
更深层的问题是G7的代表性在下降,这个成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组织,最初是为了协调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政策,但时代变了。
![]()
当今全球经济的增长重心早已从西方向新兴市场转移,尤其是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地区的崛起,让G7在讨论全球性议题时显得“人员不齐”。
就连西方媒体都开始反思,G7是不是已经不再具备决定全球议程的能力,马克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向中国发出邀请。
因为G7需要新血,也需要新方向,如果还想在全球治理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学会开门迎客。
![]()
马克龙的算盘
对于法国来说,这封邀请函不仅是外交姿态,更是战略选择。
马克龙上任以来就反复强调要推动“欧洲战略自主”,意思就是欧洲不要凡事听美国的,要有自己的主张和路径。
这几年,欧洲确实越来越感受到这种独立性的必要,因为眼下这届美国政府,明显不打算在欧洲事上花太多心思。
![]()
特朗普不仅在贸易上对欧盟开刀,还在北约事务上频频施压,要求欧洲国家加大军费投入,不然就“各自为政”,这让欧洲国家感受到一种被抛下的危机感。
尤其是法国,历史上对独立外交就有执念,戴高乐时代就曾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制,就是为了保持“说不”的权力。
现在面对一个越来越“美国中心”的G7,法国不愿再做听众。
![]()
马克龙清楚,光靠法国自己说话不够分量,如果能把中国请进来,哪怕只是以“观察者”身份出席,也足以打破G7原有的结构。
更重要的是法国希望借助中国的参与,让G7能真正讨论一些全球性的问题,比如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供应链安全这些议题,没有中国的参与根本无法推进。
这不是“拉一方压一方”,而是想把G7从一个“西方协调小会”变成一个“全球对话平台”。
![]()
德国在这件事上的态度也耐人寻味,虽然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但德国媒体普遍认为,这是法国在“为欧洲争取空间”。
在欧盟内部,法德本就是双核结构,如果马克龙能打开这扇通往东方的大门,不仅对法国是加分,对整个欧盟也可能是一次外交破局。
所以说,这场即将到来的访华,不只是为了一份邀请函,更是在用行动告诉世界,如果美国继续一意孤行,欧洲也有自己的方向感。
![]()
中国的态度
中国对G7的感情并不复杂,过去几年G7在很多议题上频频对华“指手画脚”,无论是涉港、涉疆,还是南海问题,都曾在联合声明中出现中国的名字。
这些表态让中方对G7的态度一向谨慎,中方一直强调,多边主义应该是包容的,不是拿来“划圈子”的工具。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也从不拒绝沟通,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很多议题如果不通过直接对话,很容易出现误判甚至摩擦。
![]()
从这个角度看,中方并不排斥和G7国家接触,但前提是对方要有诚意。
对于这则消息外交部目前并未正式回应,但从以往经验来看,中方会根据等多个因素综合判断,参加,不等于“背书”;不参加,也不是“拒绝合作”。
更关键的是中国现在有自己的多边平台,比如金砖国家机制、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等。
![]()
这些平台覆盖面广、合作机制成熟,而且更符合发展中国家之间“共同发展”的思路,相比之下,G7显得有些“老派”,更像是冷战时期的产物。
所以中方不会因为一封邀请函就欣然赴会,也不会因为过去的不愉快就一口回绝,更可能的是通过外交渠道进行充分沟通,看看是否有实质性议题值得深入探讨。
如果G7真想扩大对话范围,就得拿出诚意,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在机制上做出调整。
![]()
结语
马克龙这一趟访华还没启程,就已经在全球政坛掀起了一阵涟漪,过去的G7是掌握全球话语权的“指挥部”,如今它却要主动邀请中国入席,意味着时代真的变了。
现在的世界,不再是某几个国家说了算,真正有意义的全球对话,必须建立在多边基础上,必须涵盖更多声音。
如果G7想继续存在,它就得学会适应这个多极化的现实。
参考资料
“马克龙考虑邀请中方领导人参加明年G7峰会” 观察者网 2025-11-1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