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今年主题聚焦职场糖尿病患者。
这个曾是老年人常见的
“甜蜜负担”,
如今正快速向职场人群蔓延,
年轻化趋势愈发显著,
上班族的健康防线亟待筑牢。
32岁男子把饮料当水喝
血糖飙升
突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2岁的张先生有糖尿病家族史,3年前婚检时血糖已达6点多mmol/L(高于正常范围却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但他并未放在心上,依旧饮食无节制、生活不规律。
今年以来,张先生频繁感到口干舌燥,但他日常解渴的方式,竟是用各类甜饮料代替白开水。
前不久,他突然出现恶心呕吐、浑身乏力等症状。在福建省老年医院,张先生的检查结果令人震惊:他的血糖值飙升至30多mmol/L,远超正常范围,还并发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肝脓肿,情况危急。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吕琦迅速为他制定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若治疗顺利,张先生通过饮食调节就有望恢复正常生活,3个月后评估良好或可停用胰岛素,但日后可能需长期口服药物控制。
![]()
7成患者处于劳动年龄
年轻人发病率激增
类似张先生这样的年轻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职场糖尿病患者多集中在四五十岁,三十多岁的年轻患者也在逐渐增多。其中2型糖尿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自1980年以来已增加5倍。”吕琦说。
更触目惊心的是,根据国际研究发现,全球70%的糖尿病患者正处于工作年龄,值得引起重视,尤其是要调整生活、饮食习惯。
“好消息是,新发糖尿病5年内有逆转可能。”吕琦强调,通常胰岛功能较好、超重肥胖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患者,通过科学减重等干预,逆转概率较大。但多数职场人对健康关注度不足,不体检很难发现问题。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即便血糖轻微升高也常被忽视,等到症状明显时,往往已确诊糖尿病。
职场人这样筑牢健康防线
●定期检查
四十岁以上、活动量少、饮食油腻、超重或肥胖者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需定期监测血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年轻人,即便血糖在正常范围,但只要有偏高趋向,都不能掉以轻心,做到提前干预。
●科学运动
职场人要保证每周至少活动5天,每次不少于半小时,中等强度运动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工作30-60分钟,起身活动2~5分钟、做一组扩胸运动、活动颈椎、踮脚站立30秒等。
“见缝插针”运动,让身体摆脱久坐的僵硬感,避免内脏脂肪堆积;年轻人可选球类、慢跑等,每周安排2次负重运动(如哑铃训练)等高强度项目。
●健康饮食
职场人工作时若感觉饥饿,可选择1份水果,或一小把坚果充饥,代替奶茶、饮料、糕点等高油高盐高糖的不健康零食。
糖尿病并非不可控,
只要做到早期发现、
规范治疗、健康生活,
就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情发展。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
编辑:兜兜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