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头剪发的普通门店,单日消费能破 17 万?一家花 55 万背 68 万网贷,一家一年半砸 130 万透支信用卡 —— 上海两起美发店天价消费事件,刷新了人们对 "美容套路" 的认知,背后的猫腻更让人不寒而栗。
市民周女士的女儿,怎么也没想到,一次常规的美容护理,会让自己陷入负债累累的绝境。两年时间,她在宝山区共康东路这家欧闻美发美容店累计消费 55 万,如今还背着 68 万的网贷和信用卡债务,生活彻底被这场失控的消费拖垮。
![]()
2023 年起,店里的店员就盯上了性格内向、不善拒绝的女孩。他们轮番推销所谓 "独家技术" 的高端项目,拍着胸脯保证能彻底改善肤质,软磨硬泡劝她充值。全家核查账单时发现,2023 年 7 月 1 日这一天,女孩名下竟冒出 173344 元的消费记录,涉及的多个项目连名字都透着陌生。
"这些项目我们听都没听过,定价更是没个谱。" 周女士直言,女儿对这笔天价消费毫无印象,所有高额支出都没有她本人签字确认。更离谱的是,店家的纸质账本和电脑记录对不上,既拿不出仪器资质、服务明细,也坚决不让女孩拍摄美容仪器。整整两年,55 万的消费里,全家没收到过一张正规发票。
![]()
图说:仅一家平台就借款10.2万元
女孩多次跟店员说自己没钱、实在承受不起,对方却不肯罢休,反而手把手教她 "倒卡"、借网贷继续消费。女孩先后透支 6 张信用卡,在美团、花呗、借呗等 9 家机构办理网贷,仅 2024 年就在一个平台借款 9 次,合计 10.2 万元,钱一到账就被转入店内消费。如今,她耗尽全部积蓄,变卖了汽车,工资刚发就被贷款和利息划走,长期失眠的她,身心早已濒临崩溃。
周女士找到店家维权,查到女儿账户还有 26 万多未消费余款,可店家只同意返还 17 万。更让人窝火的是,门店早已搬迁,现任负责人声称 2024 年 5 月才接手,对之前的消费情况一无所知。但周女士拿出关键证据:这位负责人曾亲笔签字,承诺对 2023 至 2024 年的消费事宜负责,门店搬迁时也与市场监管部门签订协议,明确要承接原门店的退款义务。
无独有偶,市民韦先生也曾遭遇类似的 "天价美容"。不到一年半时间,妻子在永琪美容美发兰溪店花掉 130 万,其中微信、支付宝、信用卡转账可查的就有上百万,还有几十万现金消费因为没有明细,根本说不清楚去向。
![]()
![]()
妻子的信用卡被透支六七十万,仅 2017 年 10 月 22 日一天,就向店家支付了 21 万。这些钱被花在了去红血丝、祛斑、瘦脸针、超声刀等项目上,单是去红血丝就花了 24 万,瘦脸针 18 万,价格远超市场正常水平。
![]()
![]()
![]()
![]()
韦先生越查越不对劲:这家店注册名为楼丰理发店,根本没有开展医疗美容的资质,可妻子做的瘦脸针、超声刀等项目,都属于正规医美范畴。执法人员上门检查时,店家故意拉掉营收电脑网线,以数据在总公司为由拒绝提供消费记录,原本摆放多台仪器的医疗房间里,只剩一台设备,其余的都被声称 "存放在总公司"。
![]()
![]()
![]()
店员后来承认,曾介绍宋某来店内提供医疗美容服务,门店从中抽取 20% 提成。而宋某所属的公司,同样没有医美相关资质。
![]()
![]()
![]()
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欧闻美发美容店相关事件调查。消保领域专家表示,店家诱导消费者超出经济能力消费、指导网贷透支、不明码标价等行为,已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价格法》相关规定。
来源:综合新民晚报、看看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