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活化利用抗大旧址群资源 让特色文旅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0
分享至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活化利用抗大旧址群资源


让特色文旅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现在大家看到的雕塑‘一碗鸡汤’,讲述的是房东大娘杀鸡给抗大学员补养身体的故事。”11月4日,抗大总校校部旧址所在地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讲解员带游客重温军民共克时艰的红色记忆,激起人心深处的滚滚暖流。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大旧址群,坐落在浆水镇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群,见证了抗大总校在邢办学的历史,至今仍传颂着“家家住学员”的佳话。“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推动文化建设数智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抗大旧址群是镌刻着红色记忆的精神瑰宝。我们在努力把抗大旧址群资源保护好、把红色文化传承好的同时,还在不断探索活化利用文物资源的新方式。”抗大陈列馆馆长杨树说。


在抗大总校上干科支队旧址所在地信都区浆水镇寨上村,游客沉浸式观看情景剧《寨上情》。资料图片

遵循“以旧修旧”原则,当地在抗大总校校部旧址,修缮保留土坯墙的夯土痕迹、土炕的席篾纹理等历史细节,还原当年抗大学员学习生活的真实场景。在抗大总校卫生处旧址所在地安庄村,研学团成员走进“抗大之声”体验馆,跟着“小主播”学唱抗大校歌,戴上专业设备聆听抗大学员、抗大学员后代讲述的抗大历史,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得益于数字化保护、文旅融合等创新方式,文物“活”起来,与红色记忆共生共荣,受到八方游客青睐。截至目前,抗大旧址群已累计接待5万余名研学游客,其中不少人已从听众成长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随着党性教育和研学活动广泛开展,抗大旧址群游客日益增多,为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新变化。旧址所在地村庄共计开办农家乐50余家、民宿6处,苹果采摘等农文旅融合业态稳步升温。


在抗大总校上干科支队旧址所在地信都区浆水镇寨上村,游客沉浸式观看情景剧《寨上情》。资料图片

“全会提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为我们指明了‘红色+旅游+研学’的融合发展路径。”杨树表示,他们将持续推动红色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深化红色文化和旅游、研学跨界融合,联合全国各地的抗大纪念馆、陈列馆、旧址所在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精品线路,让特色文旅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以实干实绩书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答卷。

作者: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露橦 通讯员孔飞 张丽超

来源:邢台新闻传媒中心

编辑:韩亭亭 范永吉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邢台发布 incentive-icons
邢台发布
邢台发布,诚挚邀请您的关注!
18899文章数 82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