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端午节,广州彩虹曲苑里,掌声雷动。一位89岁的老艺术家,精神矍铄地站在舞台中央,他就是黄俊英。
台下观众举着“羊城笑星,宝刀未老”的灯牌,呼喊声震耳欲聋。
![]()
这场正式出品的曲艺情景剧,黄俊英一人串联起百年粤曲史,从上世纪30年代的古韵唱到现代的创新,每场谢幕,他都要十几次鞠躬才能退场。
在后台,黄俊英是年轻演员们的“活字典”。
![]()
他坐在折叠椅上,手里转着折扇,笑呵呵地分享经验:粤语相声,就是要接地气,像街坊邻里聊天一样自然,把《广州话趣》里的那些俚语用活了,就对了!
工作人员透露,老爷子对演出细节的把控近乎苛刻。为了0.5秒的灯光误差,他也会坚持调整。在他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差一点都不行是他始终坚守的信条。
![]()
然而,在黄俊英事业的光环背后,有一个默默守护的身影,就是他88岁的妻子崔凌霄。
每场演出,她都会坐在轮椅上,在侧幕的阴影里静静等候。手里永远攥着一个保温杯,里面泡着罗汉果茶。
![]()
演出结束后,黄俊英第一时间走到妻子身边,接过保温杯的动作自然得如同条件反射。这对结婚61年的夫妻,依偎在一起,成了后台最动人的风景。
有人问黄俊英这么大年纪还登台累不累,他指着妻子笑着说,有妻子在,他就有精神,比吃人参都管用。
![]()
黄俊英和崔凌霄的爱情,在岭南曲艺圈传了半个多世纪,可谓一段“女追男”的佳话。
时间回到1958年,19岁的崔凌霄从香港回到广东,穿着枣红色背心裙,扎着蝴蝶结马尾,一出现在曲艺团,就成了焦点。
![]()
那时的黄俊英,还是个不起眼的小演员,唱粤剧出身,会弹三弦扬琴,但没什么名气。
追求崔凌霄的人很多,他们送花送点心,但崔凌霄却偏偏看中了黄俊英。因为黄俊英与其他不同,他只拿着剧本和她讨论乐理。正是这份对艺术的较真,让崔凌霄动了心。
![]()
崔凌霄曾笑着回忆:他不高大也不帅,但拿起乐器就发光。现在老了,反而觉得他越看越帅。
1964年,两人结婚。当时崔凌霄的名气比黄俊英大,工资也高,家里的经济重担大多落在她肩上。
![]()
甚至连大床和床头柜,都是崔凌霄出钱买的。黄俊英常开玩笑说自己“吃软饭”吃得理直气壮,因为他有一个“杀手锏”。
从结婚第一天起,就把工资卡上交,至今89岁,所有收入仍由崔凌霄掌管。他常说:锡老婆会发达,也就是疼老婆会发财。这句玩笑话,成了他一生践行的准则。
![]()
黄俊英的发达,不光体现在家庭幸福上,更体现在他对粤语相声的开创性贡献。
1962年,年仅22岁的黄俊英做了一件大胆的事:把北方相声改编成粤语演出。在此之前,相声大多用普通话表演,南方观众并不买账。
![]()
黄俊英将粤语歇后语、市井民生小事融入剧本,比如《三六九查户口》里的广州方言梗,《打破常规》里的街头趣闻。
这种“选材社会化、语言生活化”的创新,第一次在农村演出就火了。村民们搬着板凳来占座,有人甚至连看三场还舍不得走。
这种创作思路,后来被他总结为粤语相声的“四化”理论,成为行业准则。
而真正让他成为“全民笑星”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综艺节目《万紫千红》。作为常客,黄俊英和杨达的相声成了节目的收视保障。
![]()
那时候,广东家家户户的电视机,一到播出时间就锁定这个频道。孩子们学着《比你高一点》里的台词互相打趣,老人们把《省港澳大比拼》里的段子当成聊天素材。
黄俊英火到什么程度?有次他去菜市场买菜,摊主硬是多送了两把青菜,只为求他现场来一段相声。
![]()
黄俊英和杨达,这对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合作的梦幻组合,共同书写了粤语相声的黄金时代。最火的时候,他们一天连演四场,后台摆着大锅饭,谁有空就扒两口继续上台。
1983年,杨达担任会长的广州市相声艺术学会,和黄俊英任团长的广州相声艺术团,联手把粤语相声推向了巅峰。
![]()
崔凌霄和杨达也是多年的老相识。当年在广东民间曲艺团,崔凌霄和杨达搭档演出时,常被人打趣为“金童玉女”。
她亲昵地喊杨达“死仔达”,这一声带着粤语特有的亲昵,喊了几十年。
![]()
然而,黄金时代总有落幕的时候。今年6月,黄俊英在一次聚会上见到轮椅上的杨达,昔日配合默契的老搭档反应已经迟缓。
他握着对方的手,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去年春节,黄俊英夫妇去探望杨达,崔凌霄还感慨见多一次得一次,没想到一语成谶。
![]()
如今舞台上再演经典段落,黄俊英有时会下意识望向旁边空着的位置,那是杨达曾经站过的地方。搭档的离去,是黄俊英心中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痕。
事业最忙的时候,黄俊英一年要演上百场,足迹踏遍广东各地。他带着相声团演了几千场,观众超过百万人次。
![]()
可鲜少有人知道,舞台下的他,是个心怀愧疚的父亲。儿子黄嘉宪出生时,正好赶上他事业上升期,常年在外演出的他,连儿子第一次学走路都没亲眼见到。
家里的事全靠崔凌霄撑着:送孩子上学、照顾老人、打理家务,有时还要跟着剧团帮他打理后勤。
![]()
他说自己欠家里太多,尤其是老婆和儿子。后来黄俊英在访谈里说起这些,语气里满是歉意。
这份愧疚,在孙女出生后终于有了弥补的机会。2016年孙女降生,80岁的黄俊英推掉了不少商演,每天雷打不动陪孙女玩。
![]()
他教孙女说粤语绕口令,给她讲相声里的小故事,甚至带她去看自己的演出。
在他从艺70周年晚会上,9岁的孙女和杨达的孙女一起登台演了段短相声,台风有模有样,台下的黄俊英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
他说这孩子有天赋,但学不学相声看她自己。他从不强迫,只是在家定下规矩:全家人必须说粤语,因为老祖宗的话不能丢。
相比孙女的潜力,更让他挂心的是粤语相声的传承。
![]()
他前后收了四十多个徒弟,其中不乏《外来媳妇本地郎》里苏贵元的扮演者陈坚雄、《七十二房客》里“258”的扮演者何志锋这样的熟面孔。
可他坦言,至今没找到能完全接下担子的人。更让他痛心的是,这些年陆续送别了身边的人:搭档杨达、徒弟陈坚雄。每次参加葬礼回来,他都会把自己关在书房,翻看过去的演出录像。
![]()
信息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