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板凳宣讲”让党的好声音在边境村寨传递

0
分享至

“全会说要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咱们的咖啡合作社以后会有更多政策支持,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秋日的滇西边疆,云南龙陵木城彝族傈僳族乡乌木寨村的院坝里,几张小板凳围起临时课堂,木城边境派出所民警霍志浩用方言唠着家常,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讲得明明白白。

木城边境派出所辖区与缅甸接壤,52个村小组散布在群山之间,少数民族群众占比42.72%。为让全会精神真正走进边疆村寨,派出所延续“板凳会议”的优良传统,将宣讲台搬到田间地头、村民院坝,用“普通话+少数民族语言”双语宣讲,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

“全会提出要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咱们守好边境就是守好国家大门!”在鱼塘垭口村头凉亭,民警杨文华结合边境管控实例,向围坐的村民讲解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深刻内涵。他手里的宣讲手册画满漫画,“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裕”等关键词旁配着百香果培育、咖啡经营的实景图片。“以前觉得政策离我们远,现在民警用身边事一讲,全明白了!”刚加入义警队的傈僳族村民余大叔频频点头。

宣讲现场更像 “民生议事会”。村民李阿姨提出:“能不能多教我们防诈骗知识?” 民警当即拿出案例手册,用 “送鸡蛋换信任”的真实骗局警示大家,同步演示“国家反诈中心 APP”安装流程。针对村民关心的养老、医疗等问题,民警对照全会“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的部署,逐一解读医保异地结算、养老服务升级等惠民政策,现场收集12条民生诉求并建立台账。

自全会闭幕以来,木城边境派出所已开展“板凳宣讲”28场,覆盖群众1200余人次。在木城民族文化广场,民警联合村干部、老党员组成宣讲队,用“汉语讲一遍、民族语译一遍、重点事议一遍”的模式,让全会精神浸润人心。如今,村寨里学政策、谈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村民主动参与边境联防、矛盾调解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夕阳西下,边境线上的界碑熠熠生辉。一张张小板凳串联起警民同心的纽带,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火种播撒在边疆大地,凝聚起固边兴边的强大合力,让“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成为生动实践。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官方网易号
38091文章数 3713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