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抓项目促投资工作调度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成都市自9月16日以来深入实施抓项目促投资百日专项行动,聚焦推进项目早开快建、抓好项目策划储备、做好项目服务保障三大方面重点工作,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为积极营造热烈工作氛围,市发展改革委推出“大抓项目 力促投资”专栏,持续发布全市重大项目典型案例、重点区(市)县经验做法,示范引领带动项目投资工作。
![]()
本期聚焦温江区
今年以来,温江区把拼经济、搞建设作为第一任务,对标市级“六张清单”,按照百日攻坚“七个一批”工作要求,聚焦策划签约一批,开工投运一批,难题破解一批,在项目策划包装、审批促建、服务管理方面,多措并举、探索创新,全面提质、提速、提效,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1—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截至目前,4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6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3%,高于时序进度10个百分点。
以“四聚焦”为切入点精准开展策划包装
在提质上前端谋划
通过组建策划包装工作专班,坚持“大片区+小片区”融合思维模式、按照“三张清单+三库联动”模式靶向谋划项目,实现谋划在前,统筹有序。
聚焦明晰职责凝聚合力
以“建专班”高位提调
组建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统筹、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专职提调、发改财政双牵头、各责任部门条线推进的工作专班,围绕“四大园区”深挖需求、精准包装,进一步明确项目储备、项目申报各阶段的职能职责,形成对内集中开展储备转化、对上精准瞄准政策投向的“2+4+1+N”工作体系。
聚焦整体考量通盘布局
以“大片区”统筹谋划
围绕产业化项目集聚区、高品质商住活力区、基础设施薄弱区整体谋划、分期策划、梯度转化,前瞻提升区域承载能力,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以强有力的前端保障积极争取西部放射性药物产业园等40个项目拟纳入国家、省、市“十五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聚焦保障先行同步配套
以“小片区”精准转化
围绕前置保障学校、医院、优居工程等公益性项目以及产业化项目所需生产性服务、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同步谋划、同步设计主体项目和周边水电气讯迁改、地上附着物搬迁、土地报征等要素项目,确保项目及配套同步实施,实现问题解决前置、要素保障前研。
聚焦精准指导层层递进
“清单式”滚动推进
深入研判中央预算内投资、“两重”“两新”、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投向,创新“三张清单+三库联动”模式,定期发布机会清单,每月形成新增需求清单,次月审核下达任务清单,推动项目“从无到有”;建立“三库联动”熟化项目,按照任务清单中项目用地、迁改、评审、决策等关键要素完成情况,分类滚动纳入“策划储备库、前期论证库、熟化转化库”,层层倒扣有效实现项目“由粗变精”。截至目前,已策划储备2026年政策性资金项目41个,总投资76.59亿元,资金需求21.6亿元。
以“四立”为目标点推进项目多投快建
在提速上中端发力
以全流程服务改革促项目全周期提速,推动实现“交地立交证、拿地立开工、预验立试产、终验立上规”目标。
推动效率集成 实现“交地立交证”
以五粮液高端数控机床中试基地项目为试点,编制含43项事项的《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服务一本通》,探索“操作手册+项目管家”“一对一”全流程服务模式,有效实现土地摘牌后20日取得土地手续。
推动流程集成 实现“拿地立开工”
以国泰真空镀膜设备研发生产项目为试点,探索“政企协同+承诺容缺”模式,全面推进促建流程并联化、扁平化改革,“一图一表”工作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方案审查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
推动时间集成 实现“预验立试产”
以海尔生物液氮储存装备产业项目为试点,探索“预诊服务+技术审查”模式,项目主体封顶后开展预诊服务,工程完工通过预验后即可试产,实现提速3个月以上。
推动要素集成 实现“终验立上规”
以娃哈哈宏胜饮料、翼胜科技为试点,探索“前置+定制”要素供给模式,提前配置完善项目水、电、气要素保障,全力做好供需对接、政策匹配、场景搭建,助力企业快速投产、提前上规。
以“三优化”为着力点强化项目管理服务
在提效上末端保障
健全完善“纵横专班”“一企一策”“分级调度”项目管理服务机制,构建全覆盖、立体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工作体系。
优化“纵横专班”统筹机制
建立促建纵横协同责任工作机制,项目牵头区领导纵向统筹,作为“主召集人”摸清深层“扣结”,精准找扣解扣,督促检查和协调推动项目建设进度;行业分管区领导横向协同,作为“副召集人”协调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要素保障问题,按期保障各项关键要素。截至目前,区级负责同志牵头召开专题会84次,议定交办用地拆迁、规划设计等事项141项,有效破解制约重大项目“跨领域、跨部门”痛点堵点。
优化“前置要素”保障机制
构建“超前预判+精准匹配”机制,在项目招引和策划储备阶段联合要素保障部门、属地镇街等单位,重点围绕土地指标缺口、拆迁迁改时序、基础配套容量等关键瓶颈开展要素需求预审,以项目开工时间节点为刚性目标,形成项目要素保障“一企一策”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实现要素精准供给,做到项目“应保尽保”。
优化“分级调度”处置机制
按照“深入一线查找、分层分类处置”原则,构建以“责任单位协调+分管区领导专题研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集中调度”的分级处置机制,闭环发力,通过项目责任单位定期报送、区发改局(区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一线走访、项目业主主动反馈三种手段查找问题、建立台账,将问题分类归集进行专题研究、集中调度,形成条线清晰、责任明确的工作体系,确保项目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截至目前,建立政府投资、社会投资项目问题台账2本,发现问题235个,解决231个,解决率达到98.5%。
▶ 来源 | 市发展改革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