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提到樊燕辉,许多同事和群众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担当”与“创新”这两个词。这位1981年出生的女干部,现任普陀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身上既有政法工作者特有的严谨与坚韧,又蕴含着一名深耕基层实践者特有的温度与智慧。
自投身平安建设一线以来,樊燕辉将“不发生、少发生”的平安理念,转化为一项项可感可及的共建共治共享实践。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改革破解难题,默默筑牢城区安全的基石。
深耕基层的“解扣人”
政法委的工作,在外人看来或许有些抽象,但在樊燕辉眼里,它具体得像街坊邻里的每一次握手、每一声叹息。一个看似微小的矛盾纠纷,若处理不当,就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燃点”。因此,她的目光始终向下,聚焦那些尚未燎原的“星火”。
纪师傅是一位与方向盘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司机,只因平日爱喝两口小酒,便被公司调离岗位,收入锐减。满腔的委屈和不甘让纪师傅情绪激动,甚至扬言要采取极端手段。面对这个“心疙瘩”,樊燕辉和同事们迅速启动街道的纠纷快速反应机制。他们不谈对错,只倾听他的不易,体谅公司的难处,也明晰法律的底线。看着纪师傅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从愤怒抗拒到最终平静接受调解方案,樊燕辉悬着的心才安然落下。一杯酒的风波悄然平息,一个家庭的安宁得以保全,一个潜在的风险被化解于萌芽。
![]()
这类故事,在樊燕辉的工作中并非孤例。她推动完善矛盾纠纷“三元六分”治理机制,构建起覆盖社区、商圈、行业的“1+10+15+X+N”多元解纷网络,总结出“排-析-商-诊-督-治”解纷六步法。
每一次看到矛盾双方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樊燕辉都更加坚定最初的信念:真正的平安,是守护人心的温度,是“化于未发、止于未诉”的主动作为。这份深耕基层的细腻与执着,让她成为了群众信赖的“解扣人”,也让平安普陀的肌体更加坚韧、充满活力。
法治创新的“先行者”
如果说化解个案矛盾体现了樊燕辉作为政法干部的“绣花功夫”,那么,面对系统性、行业性的复杂难题时,她则展现出敢于碰硬、锐意改革的“开山斧”魄力。
去年,樊燕辉收到了一封来自某知名科技金融公司的求助信——公司饱受恶意索赔和“钓鱼式投诉”困扰,举证艰难,运营成本高企,监管评级亮起红灯,甚至到了“花钱买平安,路却越走越窄”的困境,深深刺痛了樊燕辉和她的同事们。
![]()
在区委政法委主要领导的带领下,樊燕辉作为营商环境服务专员,立刻投入这场紧急“会诊”。梳理海量数据、剖析企业痛点、研判法律瓶颈……会议室里,讨论乃至争论异常激烈。如何在依法前提下,精准识别并遏制恶意行为,为企业卸下不合理的负担?这道考题,检验着政法机关的智慧与担当。
没有成熟路径可循,他们就大胆闯、勇敢试。政法委主动牵头,推动公检法司等政法单位“破壁”联动,多次拜访相关监管部门。经过反复磋商与思想碰撞,一套具有普陀特色的“三合一”护航模式逐渐清晰:通过规范管理帮助企业筑牢合规“盾牌”;通过政法与监管信息互通,建立风险预警“雷达”;通过设立专业调解通道,在前端高效化解纠纷。当这套组合拳打出成效,恶意索赔得到精准打击,企业举证难、成本高的问题得到显著缓解。
从推动出台普陀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1.0版的27条措施,到迭代升级至2.0版的20条举措,樊燕辉和同事们脚步不停。“让每一位普陀人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都能真切感受到‘岁月静好’的安然与分量”,这朴素的心愿,正是她和无数基层政法工作者不懈奋斗的源泉。
原标题:《上海政法英模|普陀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樊燕辉:扎根政法一线,守护平安基石》
栏目编辑:赵菊玲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陈佳琳
题图来源:受访者供图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