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不会无缘无故得流感!医生发现:感染流感,离不开这3点

0
分享至



气温骤降,办公室有人咳嗽,几天后你也跟着中招。究竟流感是不是命中注定的噩耗?其实,流感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厄运,每一次感染背后,都藏着“蛛丝马迹”。你以为只是自己“抵抗力差”,可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流感的真相,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流感的发生,总有根源。病毒不是无孔不入,人体也并非任人宰割。三大关键,决定你会不会被流感盯上。想避免每年都“流感套餐”?你需要拆解流感感染的核心密码。有些细节,你未必注意过;有些习惯,你可能一直做错。流感,看似偶然,其实早有预兆。

流感不是空气里随便飘一飘就能感染,每一次发病,其实都离不开“机会”。病毒本身并不强大,它的“进攻”需要找到最合适的入口。人们常以为流感病毒无处不在,随时能攻城掠地,但现实没那么夸张。病毒能否得逞,取决于环境、习惯和自身体质的多重叠加。




流感病毒传播需“天时地利人和”

流感病毒依赖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比如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吐出的细微唾液微粒。病毒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其实很有限,离开人体后,生存能力大打折扣。可一旦进入密闭、人多、空气流通差的空间,病毒就会获得“温床”。

公交、地铁、电梯、办公室,这些地方空气不流通,人又多,是病毒最喜欢的“战场”。此时只要有人感染,飞沫里的病毒就会轻易找到下一个目标。



而在开窗通风、空气流动性强的环境下,病毒会被稀释、吹散,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很多人以为“天气冷了容易得流感”,其实冷空气本身并不会让人感染流感,关键在于冷天人们喜欢关窗、聚集在室内,正好给病毒创造了传播的良机。

个人防护习惯直接决定感染几率

摸鼻子、揉眼睛、随手不洗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恰恰是病毒“趁虚而入”的通道。病毒附着在门把手、电梯按钮、公共桌椅等物体表面,接触这些物品后,再摸自己的口、鼻、眼,病毒就能顺利进入呼吸道粘膜。



口罩的有效性也许被低估了。口罩不仅能过滤一部分病毒,更能阻挡手直接接触口鼻,减少感染可能。有些人觉得戴口罩麻烦、憋闷,结果每次流感季节总会“中招”。其实,这些日常细节才是真正的“防线”。流感之所以找上你,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些被忽视的“小事”。

“抵抗力差容易得流感”,这句话对也不对。免疫系统确实是人体自卫的“城墙”,但它不能抵御所有外来入侵者。熬夜、情绪波动、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能让免疫力短时间“掉线”,为病毒“开绿灯”。



许多人自信“我身体好,从不生病”,可一旦连续加班、压力山大,立刻就被病毒“击倒”。免疫力只是决定流感发病的一个因素,更多时候,它需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防护一起“配合”。

病毒变异,让免疫系统“认不出老朋友”

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遗传物质极易发生变化。每次复制时,病毒的基因都可能“出错”,产出新的变异株。这种变异速度快到让人“跟不上节奏”。去年的抗体,遇到今年的新病毒,往往“力不从心”。这就像警察认得小偷的旧照片,但小偷整了容,警察就难以一眼认出。



流感病毒的变异有时候只是“微调”,有时候会“整容式大变”。一旦出现大的变异,群体免疫力就会“失效”,人群普遍易感。每次“流感大流行”,背后几乎都和病毒的重大变异有关。正因为如此,流感疫苗每年都要“升级”,跟着病毒的变化“同步调整”。

很多人对流感疫苗不以为然,觉得“打了也还会得”。其实,疫苗的作用在于显著降低感染后出现重症和并发症的风险。流感疫苗并不能百分百防止感染,但能让身体提前“认识”病毒,碰到真病毒时,免疫系统能更快反应。

每年流感疫苗的成分,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的流行毒株“量身定制”。因为病毒持续变异,去年的疫苗无法保证对今年的病毒还有效,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新的疫苗。



有些人觉得“自己年轻力壮,不用打疫苗”,可事实证明,流感对健康成年人的威胁也不容低估。每年因流感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事件中,很多都是原本身体健康的人。

流感病毒能否大范围传播,还取决于人群整体的免疫水平。一旦大部分人都没有对新流感毒株的免疫力,病毒就能快速传播,爆发流行。即使有一部分人免疫力很强,只要有“短板”,病毒就能突破防线。因此,流感的流行与病毒变异和群体免疫共同作用,决定了每一年流感的“流行曲线”。



个体差异,让同一个病毒“区别对待”

同一波流感来袭,有人“安然无恙”,有人却高烧不退。为什么同样的病毒,有的人轻松应对,有的人却病得很重?这其中,除了免疫系统的差异,还涉及到年龄、慢性病、生活方式等多维因素。流感的“选择性攻击”,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儿童、老年人是流感最容易“盯上”的两类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毒更容易“突破防线”。老年人则因为免疫功能逐渐减弱,基础疾病多,感染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国家卫生健康部门每年都会强调,这两类人群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就是因为他们“最容易中枪”。



健康的成年人,虽然发病率低一些,但并不代表“百毒不侵”。工作压力大、作息混乱、饮食不规律,都会让免疫系统短暂“掉队”,给病毒留下可乘之机。每到流感高发季,办公室、学校总是“中招高发区”,原因就在于密集的人群和紧张的生活节奏,给病毒提供了更大“发挥空间”。

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病患者,流感发生后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慢性病让身体“负担加重”,免疫系统应对新威胁的能力变弱。感染流感后,原有疾病容易“雪上加霜”,引发肺炎、心衰等严重后果。流感对慢性病患者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催命符”。



不少慢性病患者对流感的威胁认识不足,觉得“感冒而已”,结果病情迅速恶化。医学研究发现,慢性病患者在流感季节感染率高、住院率高、死亡率也高。每年流感致死的“黑榜”上,慢性病患者总是占据大头。

结尾:流感,不是无缘无故的“天降横祸”

回头再看,每一次流感的发生,都有迹可循。病毒需要机会,环境和个人行为是“关键变量”;病毒不断变异,免疫系统难以“一劳永逸”;个体差异,让同一个病毒在不同人体内有不同的“表现”。流感不是偶然,更不是“命中注定”。只要掌握关键,改变细节,大多数人都能减少感染风险。



流感季节,别把自己暴露在高风险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合理作息,均衡饮食,避免让免疫力“掉队”;有基础疾病的,更要重视预防和疫苗接种。流感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和疏忽。

下次流感来袭时,别再把感染归咎于“运气不好”。每一个健康的选择,都是对流感的有力“回击”。健康没有捷径,只有点滴积累。让流感远离生活,你的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

参考文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流行性感冒防控指南(2023版)[J].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建议(2024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天气来袭 中东部地区大风降温显著

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天气来袭 中东部地区大风降温显著

中国气象局
2025-11-13 16:58:41
最新后续!马库斯没得到道歉赔偿,破坏小屋的贾某被扒,态度恶劣

最新后续!马库斯没得到道歉赔偿,破坏小屋的贾某被扒,态度恶劣

青梅侃史啊
2025-11-14 21:34:57
老板突然转给我公司20%的干股,条件是每天凌晨三点给他打个电话

老板突然转给我公司20%的干股,条件是每天凌晨三点给他打个电话

涛哥讲堂
2025-11-14 14:26:44
妇产科的八卦到底有多离谱?网友:上班就喜欢看这种帖子

妇产科的八卦到底有多离谱?网友:上班就喜欢看这种帖子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1 00:05:03
布冯说意大利输挪威是因国米输欧冠?贝尔戈米:他能说得优雅些

布冯说意大利输挪威是因国米输欧冠?贝尔戈米:他能说得优雅些

懂球帝
2025-11-14 17:44:16
德国2-0客胜卢森堡,沃尔特马德梅开二度,萨内送助攻

德国2-0客胜卢森堡,沃尔特马德梅开二度,萨内送助攻

懂球帝
2025-11-15 05:42:23
联合国秘书长将改选,中美杠上了,中方不排除连续否决美支持人选

联合国秘书长将改选,中美杠上了,中方不排除连续否决美支持人选

史智文道
2025-11-14 21:14:14
高市早苗彻底栽了:日本去G7告中国的状,G7的反应令人感到很意外

高市早苗彻底栽了:日本去G7告中国的状,G7的反应令人感到很意外

娱乐的宅急便
2025-11-14 11:28:22
中方刚发掉脑袋警告,美媒提醒日本,敢走错半步,遭导弹雨包围

中方刚发掉脑袋警告,美媒提醒日本,敢走错半步,遭导弹雨包围

司马平邦
2025-11-14 17:51:48
不满前夫丁克果断离婚,转头嫁画家丈夫,51岁高龄怀孕 今儿女双

不满前夫丁克果断离婚,转头嫁画家丈夫,51岁高龄怀孕 今儿女双

阅识
2025-11-15 04:52:18
“快来逮捕我”,沈伯洋窜德发挑衅,不到24小时,大陆对其出重拳

“快来逮捕我”,沈伯洋窜德发挑衅,不到24小时,大陆对其出重拳

阿校谈史
2025-11-15 05:19:40
范德法特:C罗真心觉得自己很帅,他洗漱包里有很多护肤液

范德法特:C罗真心觉得自己很帅,他洗漱包里有很多护肤液

大中国
2025-11-15 05:43:24
你太晚明白的人生道理是啥?网友:任何关系走得太近都是一种灾难

你太晚明白的人生道理是啥?网友:任何关系走得太近都是一种灾难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2 15:25:17
拒绝俄被冻结资产援乌方案后 比利时首相会晤冯德莱恩

拒绝俄被冻结资产援乌方案后 比利时首相会晤冯德莱恩

财联社
2025-11-15 04:40:03
韦德向卢卡领衔的湖人发出直言不讳的警告,直指勒布朗相关问题

韦德向卢卡领衔的湖人发出直言不讳的警告,直指勒布朗相关问题

吴蛛旅行ing
2025-11-15 04:02:02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来科点谱
2025-10-24 09:25:32
重要名单来了!四川这些县(市)有望迎来大发展

重要名单来了!四川这些县(市)有望迎来大发展

城市谋略家
2025-11-14 11:18:28
高速失速频发,上汽大众多款车型陷入集体维权风波

高速失速频发,上汽大众多款车型陷入集体维权风波

鲁网淄博
2025-11-13 18:26:31
境外收入申报缴税动真格 有人补税近700万!

境外收入申报缴税动真格 有人补税近700万!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4 23:16:01
“天上人间”的瓜!

“天上人间”的瓜!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4 07:57:34
2025-11-15 06:43:00
观星赏月
观星赏月
特别喜欢宠粉 那么关注一波呗
185文章数 56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亲子
教育
军事航空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亲子要闻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感性是一个媒介”(来积累答题语料了)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