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3日,对于华尔街而言是载入史册的"黑色星期四"。道琼斯指数单日狂泻近800点,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超2%,标普500指数跌破关键支撑位,三大指数同步创下年内最差单日表现。这场突如其来的暴跌并非偶然,而是经济数据断层、美联储政策摇摆与科技股估值泡沫共振的结果。当市场赖以决策的"数据指南针"失灵,叠加政策预期反复与板块轮动冲击,美股正从前期的高歌猛进陷入"未知恐惧"主导的波动周期。
一、盘面惨状:科技股领跌,恐慌情绪蔓延
当日美股市场呈现"全面溃败"态势。具体来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以32,156.78点收盘,单日下跌798.45点,跌幅达1.6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失守12,000点整数关口,报收11,872.34点,单日跌幅536.12点,跌幅比例2.29%;标普500指数则下跌1.66%,收于4,045.67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指数的单日跌幅均刷新了2025年3月以来的峰值,市场抛售力度可见一斑。
科技板块成为这场抛售潮的"重灾区"。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6.23%,市值蒸发超400亿美元,直接诱因是公司宣布召回10,500个存在过热、火灾风险的Powerwall 2电池系统,产品安全隐患引发投资者信心动摇。人工智能龙头英伟达下跌3.17%,谷歌A、亚马逊、台积电ADR等科技巨头跌幅均突破2%,微软也未能独善其身,下跌1.24%。芯片板块更是遭遇"集体绞杀",费城半导体指数大跌3.87%,英特尔暴跌5.12%,博通、AMD跌幅超4%,整个半导体板块单日市值缩水近2000亿美元。
市场恐慌情绪同步飙升,被称为"恐惧晴雨表"的VIX恐慌指数单日暴涨14.3%,从18.7点跃升至21.4点。斯巴达资本证券首席市场经济学家Peter Cardillo分析指出:"当前市场正经历AI板块的健康回调,尽管过程痛苦,但同时也在完成从科技超配到防御标配的风格切换。"这种板块轮动趋势使得前期累计涨幅过大的科技股成为抛售焦点,进一步放大了市场下跌动能。
二、数据真空:43天停摆留下的"经济盲区"
引发市场剧烈动荡的深层根源,在于美国政府43天停摆造成的"经济数据真空"。虽然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临时拨款法案结束了这场史上最长停摆,但停摆的"后遗症"才刚刚显现。美国劳工统计局原定于11月13日发布的10月CPI报告被迫延期,更严峻的是,白宫此前透露,10月CPI与就业数据可能因停摆导致永久性损坏,无法正常发布。
关键经济数据的缺失让市场与美联储陷入"决策失明"。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在福克斯新闻节目中透露,10月非农就业报告将呈现"残缺状态"——由于停摆期间未开展家庭调查,仅能公布就业岗位数量,失业率数据将缺失。这意味着市场无法全面掌握劳动力市场的真实冷暖。哈塞特同时警告,停摆已导致私营部门损失6万个工作岗位,每周经济损失高达150亿美元,43天累计损失超900亿美元。
BMO私人财富首席市场策略师Carol Schleif表示:"我们早有预期停摆会导致部分数据缺失,但这些关键通胀与就业数据重启发布后的表现仍充满变数。"这种数据不确定性让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美国经济基本面,只能通过抛售资产规避风险,成为推动美股下跌的重要推手。
三、政策迷雾:降息预期降温引发连锁反应
数据真空直接冲击了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期,这是美股暴跌的另一核心因素。回溯10月30日,美联储曾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调至3.75%-4.00%,并宣布12月1日起终止缩表。当时市场普遍预测,美联储将在12月会议上再次降息25个基点,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但随着经济数据缺失与美联储官员鹰派表态增多,降息预期急剧降温。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截至11月13日,市场对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从上周的70%骤降至50.7%,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升至49.3%,两者基本持平。明年1月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也仅为50.2%,较前期大幅下滑。
美联储官员的态度也愈发谨慎。克利夫兰联储主席贝丝·哈马克强调,利率政策需保持限制性,以压制顽固的通胀压力。她指出,企业正逐步将关税成本转嫁至消费者,可能加剧物价上涨压力,若继续降息会削弱市场对美联储控通胀决心的信任。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勒姆也表示,当前通胀仍高于2%目标,过度降息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宽松过度。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则认为,目前判断12月是否降息为时过早,就业市场虽明显放缓,但通胀依然顽固。
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的Seema Shah坦言:"停摆对经济的短期冲击并非最大挑战,真正的问题在于投资者与美联储都因数据缺失难以判断经济前景。"这种政策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
四、未来展望:双重风险下的市场变局
尽管政府停摆已结束,但市场面临的风险并未消散。Bianco Research创始人Jim Bianco警示,特朗普签署的仅是临时拨款法案,资金仅能维持至2026年1月30日,"明年2月可能再次陷入拨款僵局",意味着政治不确定性将持续扰动市场。
经济层面,数据真空的影响将在未来几周逐步释放。随着部分经济数据陆续发布,任何超出预期的表现都可能引发市场剧烈震荡。若通胀数据高于预期,美联储或进一步推迟降息;若就业数据疲软,降息预期又可能重燃。这种"数据依赖"的市场环境,决定了美股短期内难以摆脱震荡格局。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市场正处于"多事之秋",不确定性成为主旋律。在数据真空与政策迷雾消散前,市场波动或将持续。正如一位华尔街分析师所言:"现在的市场如同在无指南针的大海中航行,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恐慌。"美股能否走出动荡,既取决于后续经济数据的"成色",更考验美联储在不确定性中平衡增长与通胀的政策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