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保护知识产权 打击侵权假冒国际合作”分论坛在上海举办。在全球经济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奔涌,侵权假冒行为日益复杂化、隐蔽化、跨境化的背景下,本次论坛会聚了来自国际组织、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及中外企业的代表,共同探寻强化国际合作、构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新格局的路径。
全球挑战:侵权假冒跨境流窜
侵权假冒的跨境流窜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发出警示,数字环境的演进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侵权手段更趋隐蔽和跨境,几乎影响到所有行业,不仅威胁消费者健康安全、损害企业效益、阻碍创新,更对中小企业生存构成严峻挑战,直接冲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知识产权犯罪和假冒商品影响着每个地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幸免。”国际刑警组织网络犯罪分局副局长梅胡托·罗德里格斯指出,犯罪集团正在快速地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使用新的商业模式、数字商务工具、加密技术和社交媒体猖獗作案。这意味着执法部门也必须通过更强的情报共享、更好的培训和现代调查工具来应对。
越南工业和贸易部市场管理与发展局副局长阮清平提出,全球经济复苏期,电子商务与跨境供应链的迅猛发展正加剧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这非一个国家能独立应对。“保护知识产权不仅在于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更在于筑牢创新根基,维护贸易公平,以及维系公众对创造力和知识价值的信任。”
中国实践:治理成效与路径
面对挑战,中国展示了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系统化实践与坚定决心。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束为系统阐述了中国在制度建设、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和社会共治4个维度的进展,并列举了“剑网”“龙腾”“铁拳”“昆仑”等专项行动的成果。束为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案件2.7万件;组织开展2025年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共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3683余吨、货值4.32亿元。他认为,也要共同抵制以知识产权为借口实施遏制打压的霸凌做法,携手构建全球治理新格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强化快速协同保护,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8部门单位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在全国29个省区市布局建设了129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深化快速协同保护。“2024年,全国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9783件,平均办案周期在40天以内,高效打击侵权行为效果已经得到充分显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副司长宋蓓蓓介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则是创新成果的‘保护伞’与‘通行证’。”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二级高级检察官王健表示,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以高质效的检察履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他介绍,检察机关聚焦重点文化消费领域,围绕计算机软件、网络游戏、电子图书、影视产品、剧本杀、网络题库、文创产品等数字作品和文化创意产品,持续加强刑事保护力度,不断提升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质效,聚焦文化遗产、老字号、地理标志等重点领域,有序拓展知识产权公益诉讼,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繁荣发展。
企业视角:维权困境与突破探索
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全球品牌保护总监罗德里·史密斯作为中小企业代表,分享了从遭遇低质量假货到“山寨品”的维权历程。其经历折射出中小企业维权初期面临的“让利益相关方知道我们是谁、需要什么支持”的普遍困境。他肯定了中国在商标审查周期、刑事案件权利人权利告知等方面的进步。“我们的品牌保护工作在中国取得了如此显著成果,也坚定了我们进一步加大在华长期布局的信心。”罗德里·史密斯说。
以IP为核心的文创企业面临全球商标抢注挑战,以及线上线下假货泛滥的压力。“泡泡玛特从2018年开始出海,到现在为止已经在全球覆盖了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也引起了其商标抢注。”泡泡玛特国际集团副总裁陈晓芸介绍了公司通过全品类商标布局、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等构建的防护体系,及海关拦截、司法诉讼等打击假冒取得的成效。“2025年通过海关拦截的拉布布等假货超过1万件,覆盖了61个国家和地区。”而应对隐蔽且规模化的侵权网络,陈晓芸认为仍需更多国际协作。
耐克公司全球品牌保护副总裁代凌晗指出,大数据时代,侵权形式快速演变,代发货、利用网红分销等新业态给监测和打击带来巨大挑战。她认为,需要平台运营商规范算法应用,避免无意中助长假货传播,并呼吁加强国际协作以应对假货的全球分销。
破局之道:强化国际合作,构建治理新格局
面对共同挑战,强化国际合作成为论坛强音。
王彬颖阐述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公共宣传、技术援助、促进国际合作与政策对话等途径支持成员国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努力。她说:“有效的知识产权执法有赖于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和国际共识。”
宋蓓蓓提出,加强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目前,中国已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知识产权合作关系。同时,我们建立外资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听取意见诉求,帮助解决问题,坚持对内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吸引更多企业来华投资兴业。”
在“知识产权社会共治”专题讨论中,与会嘉宾进一步凝聚了共识。中华商标协会副会长吴东平提出,协会将在技术赋能、案例研究、规则探讨、国际联动等方面助力企业;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吉建议,通过认证赋能、溯源平台建设及第三方报告采信,形成共治合力。
2025年11月14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共造知识产权保护“全球盾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