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出人出戏,引领文艺新风貌

0
分享至

11月4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重庆闭幕。闭幕式上,备受瞩目的第十八届文华奖评选结果揭晓:共产生53个奖项,包括文华剧目奖15个、文华节目奖15个、文华单项奖23个。为进一步发挥文华奖的导向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第十八届文华奖获奖单位和代表座谈会于次日在重庆召开,总结本届文华奖改革和评奖工作经验,推动获奖作品继续打磨提升、开展常态化演出,引导获奖人员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展艺术创作。

深化改革,优化评奖机制

本届文华奖在奖项设置、评选条件、申报渠道等方面均做了较大改革,旨在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和更科学合理的举措,进一步发挥文艺评奖的导向作用。在奖项设置方面,本届文华奖奖项总数由上届的30个增加至55个,涵盖文华剧目奖、文华节目奖、文华单项奖。

据了解,文化和旅游部对评奖机制和评奖标准做出较大调整,比如,针对参评作品,从思想、专业、社会3个维度进行打分,并对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艺术环节细化分值,形成了明确、扎实的基础数据支撑,为终评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对评委提出了更高要求,取得了良好效果。

座谈会上,记者了解到,本届文华奖评定工作始终坚持用作品说话,选出艺术水准高的作品,同时,注重市场反响,把观众的口碑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本届评选首次采取打分制,把经济效益量化为重要的分值。此外,本届文华奖旗帜鲜明地鼓励本地原创,限制依赖外请,对外请主创首次实行降序处理。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各地提高原创能力,未来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硕果累累,彰显创作活力

本届文华奖评选始终坚守质量至上的原则,评选范围覆盖多个艺术品种,充分展现了我国艺术领域的多元与繁荣。京剧《齐白石》、昆剧《牡丹亭》(全本)、扬剧《郑板桥》、川剧《梦回东坡》、音乐剧《寻找李二狗》等多部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赢得广泛赞誉;曲剧《鲁镇》、话剧《烟火人间》《生命册》等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角与细节刻画,深刻描绘时代变迁下的精神画卷;杂技剧《先声》与儿童剧《猫神在故宫》分别代表了杂技剧与儿童剧在文华奖上的突破性回归,为评选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与活力。

在申报渠道方面,本届文华奖拓宽了推荐渠道,在原有申报渠道基础上,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以及有较大影响力的演出行业组织、演出院线、票务平台、演播平台也可以推荐作品参评,并鼓励地市级及以下和民营艺术机构作品参评,让更多社会反响和群众口碑好的优秀作品有机会脱颖而出。其中,由教育部推荐的话剧《北上》,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北京大麦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推荐的舞剧《红楼梦》等作品,正是因为这一改革举措跻身终评舞台,最终荣获文华奖。

为鼓励各地持续加强对作品的打磨提升,本届文华奖提倡“十年磨一戏”的精品意识,将参评剧目首演时间从近5年拓宽至近10年,这不仅给予文华剧目奖获奖作品舞剧《醒·狮》、歌剧《尘埃落定》等历经多年打磨的剧目极大肯定,也勉励创作者未来更加注重作品的内涵和品质,推出更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力作。

此外,本届文华奖还提高了演出场次要求,更加重视剧目生产的投入与产出比值,鼓励作品开展常态化演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其中,婺剧《三打白骨精》等作品远远超出演出场次要求。这类受到观众喜爱、具有良好市场口碑的作品,在本届文华奖评选中更具竞争力。这一改革也有助于推动舞台艺术市场健康发展。

针对时长不超过40分钟、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小戏小品、歌曲舞蹈等节目,本届文华奖首次增设15个文华节目奖,龙江剧小戏《痴梦》、淮剧小戏《赶脚》、歌曲《是你一直想着我》《世界赠予我的》《玉盘》、群舞《阳光下的麦盖提》《走进光里》等小而精的作品借此机会脱颖而出。这一举措引导艺术创作“大小并重”、多样化发展,让植根生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小而美”的作品得以绽放光彩,丰富了文艺百花园的生态。

本届文华奖还首次增设文华评论奖,填补了文艺评论领域奖项的空白。虽然本届文华评论奖空缺,但也释放着“虚位以待”的积极信号,激励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更加自觉地扎根时代土壤,贴近创作现场,锤炼评论锋芒,坚守批评精神,努力创作出更多导向正、立论深、观点新、语言活的优秀评论作品。

人才济济,激扬青春力量

文华奖不仅致力于“出戏”,同样注重“出人才”。文华单项奖的评选看重创作和演职人员的个人能力,不限年龄、地域、领域等条件,充分肯定编剧、导演、音乐、舞台美术、表演5个艺术创作环节的杰出贡献。

本届文华单项奖的评选结果中,共有23个剧目的有关创作和演职人员分获文华编剧奖、文华导演奖、文华音乐奖、文华舞台美术奖、文华表演奖,其中既有徐棻、吴傲君、王勇、张曼君、濮存昕等深耕舞台艺术多年的资深艺术家,也有何念、张华翔、任冬生、刘敏涛、靳东等活跃在多个艺术领域的文艺工作者;既有王宏、张军、何艺光、张虹等来自部队和基层的创作人才,也有王良、虞文兵等地方文艺院团培养的本土人才;既有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演员完么吉、刘京,也有首位获得文华表演奖的台湾省演员赵文瑄,还有唯一入选的团队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等等。

可喜的是,本届文华单项奖中涌现了一批青年力量。例如,文华编剧奖获得者戴先良,文华导演奖获得者韩真、周莉亚,文华音乐奖获得者杨帆、刘奕,文华表演奖获得者陈丽君、邱芸庭等。他们的获奖,清晰展现了我国舞台艺术人才梯队建设的良好接续与勃勃生机。

自1991年创立以来,文华奖已走过三十余载,始终是中国舞台艺术发展的风向标。第十八届文华奖的创新实践,不仅激励着各地持续提高原创能力,出人、出戏、出效益,也为我国舞台艺术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获奖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期待在改革成效的持续发酵下,我国文艺的百花园更加绚烂多彩。

2025年11月13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出人出戏,引领文艺新风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旅中国 incentive-icons
文旅中国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旗下文化和旅游新闻资讯平台
37041文章数 111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