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上为广告信息
初冬时节,传统农业大多进入“冬闲”期,在双龙镇的广袤田野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连日来,当地种植的数千亩雪里蕻迎来了最佳采收期,农户们正抓紧时间进行收割、装车,翠绿的田畴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
务工群众采收雪里蕻
11月13日,记者走进双龙镇水潮社区的蔬菜基地,成片的雪里蕻长势喜人,务工群众陶琴和同伴们分散在田垄间,手脚麻利地进行采收,她笑着说:“农忙时节过后,都是在基地务工,一天100块钱,还是很不错的。”
雪里蕻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是盘活冬闲田、促进农民增收的“短平快”产业。贵州牧野之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顺红介绍,雪里蕻从播种到采收仅需约60天,真正将“冬闲田”变成了效益可观的“增收田”。
![]()
务工群众搬运雪里蕻
“今年基地种植面积将近1500亩,主要分布在小海镇、雄山街道和双龙镇。我们第一季种莲花白,第二季种白菜,第三季种雪里蕻,现在第三季快采收完了,所有土地还可以再轮作第四季,继续种植雪里蕻。”陈顺红说。
威宁独特的冷凉气候和充足光照,为雪里蕻的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这里昼夜温差大,有效减缓了雪里蕻的生长速度,使得其体内营养物质得以充分积累,不仅植株长得更为肥硕健壮,口感也格外脆嫩。同时,高海拔地区的低温环境,自然抑制了多种病虫害的发生,让这里种植的雪里蕻几乎无需使用农药,品质更加天然、安全。
![]()
雪里蕻正在装车
陈顺红说:“目前我们种出的蔬菜比较受消费者的欢迎,销售价格在600元左右一吨,粗加工以后在3000元左右一吨,主要是发往上海、浙江、江苏一带。”
市场上雪里蕻供不应求,基地里务工群众干劲十足。基地里,每天都有50余人务工。在集中装车点,基地管理人员卯升粉正盯着雪里蕻装车,准备发往各地市场。“我主要是负责工人管理和分工,工钱是200元一天,一年四季都有活做。”卯升粉高兴地说。
![]()
雪里蕻基地一角
眼下,双龙镇的田间地头,采收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片冬日里的盎然绿意和繁忙景象,正是立足资源优势,激活冬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冬闲人不闲,已成为双龙镇冬日里最动人的风景。
威宁融媒记者 祖海雪见习记者马芳洁
编辑:夏 静 ▏责编:陈武帅 ▏编审:何 欢
终审:赵 杰 ▏监制:马勋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