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团队指出,这一发现为探索"高等"蛇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线索。
![]()
研究人员根据1981年在英格兰南部霍德尔悬崖发现的古老椎骨化石,确认了一个新描述的已灭绝蛇种。这种被命名为"欧文氏悖蛇"的新蛇种生活在3700万年前。自然历史博物馆团队称,这一发现为"高等"蛇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线索。欧文氏悖蛇是新蛇类早期分化支系成员,现存大多数蛇类都属于新蛇类。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乔治奥斯•乔治亚利斯博士表示,最令人兴奋的是"关于高等蛇类如何演化的证据十分有限,而悖蛇的发现让我们更接近真相"。这种新蛇种在进化系谱中出现极早,同时兼具现今分散在不同新蛇类群中的独特特征。正是这一特征赋予了其属名"悖蛇" —— 在希腊语中意为"悖论之蛇"。种加词"欧文氏"旨在纪念理查德•欧文,这位科学家不仅为霍德尔悬崖发现的首批蛇类化石命名,还参与创立了自然历史博物馆。
这些仅数毫米长的微型椎骨自1981年出土后长期未受重视。研究团队采用先进成像技术对化石进行CT扫描,最终从蛇脊柱不同部位识别出31节椎骨。扫描数据还生成了化石三维模型,已在线共享供全球学者研究。全面分析证实所有骨骼属于同一物种,体长估计不足一米。
![]()
由于头骨缺失,其食性仍属未知,椎骨也未呈现掘穴等特殊行为适应特征。这些骨骼与现代疣鳞蛇(因皮肤松垮如象鼻得名)高度相似。现存疣鳞蛇均为水栖物种,鉴于悖蛇与这个新蛇类最早期支系如此相似,它很可能成为该族系已知最古老的成员,暗示其或许同样是水栖物种。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最终确认其生活习性及确切科属分类。
霍德尔悬崖化石遗址为了解始新世(距今5600万至3400万年)提供了窗口,该时期以全球重大气候变化为特征。约3700万年前英格兰气候远比现今温暖。研究显示当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更高维持了这种环境,加之英格兰更接近赤道的地理位置保证了全年恒定的热量。
近两百年来霍德尔悬崖一直是化石采集重镇,早期发现可追溯至19世纪芭芭拉•罗登-黑斯廷斯收集的鳄鱼近亲化石。该遗址出土过龟类、蜥蜴、哺乳动物等多种化石,以及重要蛇种。悖蛇的发现彰显了博物馆藏品中仍蕴藏着大量待研究的化石宝库。
该项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古脊椎生物学》期刊。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