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是中国厨房里不可或缺的调味明星,无论是红烧肉的诱人色泽,还是凉拌菜的鲜美滋味,都少不了它的功劳。
但很多人不知道,酱油选择不当可能成为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
而且酱油虽能调和五味,但过量食用会加重体内湿热,影响气血运行。
我们每天都在吃的酱油,到底该如何选择?
1
—The First—
小调料有大智慧
在中医理论中,酱油归为“咸味”调味品,性味偏寒,主要作用于脾胃和肾经。它有着调和五味、增进食欲的功效,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适量使用酱油能刺激胃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酱油的制作过程在中医看来颇具智慧。
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发酵产生的“化浊”作用,可以帮助脾胃运化食物。这也是为什么适量食用酱油后,人们会感到食物更易消化吸收的原因。
中医强调“咸入肾”,适量的咸味可以辅助滋阴降火,但过咸则可能耗伤津液,尤其不适合阴虚火旺或湿热体质者长期大量食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吃了过咸的食物后,会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适。
古籍《黄帝内经》中早有“咸入肾,过咸伤骨”的记载。这意味着过量摄入咸味食物不仅伤肾,还可能影响骨骼健康。
中医认为肾主骨,过咸的食物会损伤肾阴,导致骨骼失养,这与现代医学发现高盐饮食可能导致钙质流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的观点不谋而合。
2
—The Second—
酱油与血管健康的密切联系
酱油对血管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它丰富的钠含量。
据统计,每10毫升酱油中就含有约1.5-2克的盐分。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我们日常烹饪中稍不留意,就可能让酱油成为“隐形盐”的主要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停止摄入酱油和味精后,部分人的血压出现了明显下降——收缩压平均下降了9.3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了7.1毫米汞柱。这一变化充分说明了酱油与血压之间的密切关系。
当过量钠离子进入人体,会直接导致血液渗透压改变,不仅增加血容量,还会使血管壁承受更大压力。长期如此,血管会逐渐变得狭窄,血管内皮也会受损,为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用中医理论解释,过咸的酱油会“耗伤肾阴”,导致肾阴不足,肝阳上亢,从而引发血压升高。同时,酱油的寒性特性可能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痰湿内生”,这些痰湿阻滞经络,也会影响气血运行,间接导致血压上升。
3
—The Third—
三种酱油是“血管杀手”
1
配制酱油
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基础,添加大量水、盐、食品添加剂(如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色素)制成的调味品。这类酱油不仅营养单一,更存在安全隐患。
配制酱油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氯丙醇,这种物质对肝、肾、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都有一定的毒性,甚至有一定的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尤其是对于肿瘤患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选择这类酱油。
自2021年6月29日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明令要求酱油生产企业不得再生产销售标示为“配制酱油”的产品。但市场上可能仍有部分存量,因此在购买时需要格外留意。
2
高甜酱油
有些酱油为提升口感,会添加大量白砂糖、果葡糖浆等甜味成分。这种酱油虽然口感更顺口,但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量添加糖。
长期摄入这类高糖酱油,可能导致身体肥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升,影响代谢健康。特别是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这种酱油无疑是雪上加霜。
3
增鲜酱油
部分商家为提升酱油的鲜味,会添加谷氨酸钠等增鲜剂。这种酱油虽然味道更鲜美,但很容易让人不自觉摄入过量,导致钠摄入超标。
而且这种鲜味可能会“欺骗”我们的味蕾,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摄入更多米饭或主食,间接导致能量过剩。
“过度调味”会掩盖食物本味,长期食用可能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
对于高血压人群,尤其是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型的人,这种酱油更是“火上浇油”,可能加重头晕耳鸣、面红口苦等症状。
4
—The Fourth—
如何健康吃酱油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对于酱油的食用,也要因人而异,辨体用酱。
湿热体质的人(常表现为舌苔黄腻、面部油腻、易长痤疮)应少吃酱油,特别是老抽,因为其中的焦糖色可能加重体内湿热。
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常表现为手足心热、口干咽燥)也应控制酱油摄入量,因为过咸可能耗伤津液。
同时建议每人每日酱油摄入量控制在5-10毫升为宜。在使用时可考虑用酱油代替部分食盐,以控制总体钠摄入量。
在烹饪搭配上,酱油适合与偏温燥的肉类一起使用,可以平衡食物的性味。但烹饪时应避免高温久煮,因为酱油中的氨基酸遇高热易产生苦味,中医认为久煮后“性味混杂”,不利消化。
走在超市的调味品区,不妨多花几分钟看看酱油瓶身上的。记住,选择酿造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高、钠含量低的产品,才是对血管健康的负责。
当然,饮食健康只是血管保养的一部分。如果已经有明显健康问题,还是应当及时咨询专业医师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调养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