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尿酸杀手被揪出,是牛肉的10倍!医生:很多人不听劝,天天吃

0
分享至



早晨6点,社区公园里,陈大爷刚刚晨练完毕,和老同伴们一边喝茶一边闲聊。聊天时有人提起最近热门的“高尿酸”话题,说邻居小吴因脚踝红肿疼得下不了地,医生一查,患了痛风,源头竟然是他最近迷上了某种美食。

陈大爷一听,连连摇头,“不就那点吃食嘛,哪有你们说得可怕?”引来旁边的李阿姨无奈一笑,“你还不知道,‘尿酸杀手’不是你以为的肉,真正厉害的竟然是牛肉的10倍!”



身边很多人都像陈大爷,对日常饮食中的一些“隐形杀手”毫无警觉。其实,高尿酸血症这一“慢性杀手”,在中国成年人中发病率已超过13%,如果不加以重视,轻者关节肿痛,重则损害心肾功能。

以及,哪些科学的饮食调理方法能帮我们安全过“高尿酸关口”?要想明白答案,你可千万别走开,尤其是第三点,很多人日常忽略了,却影响很大!

一提“高尿酸”,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牛肉、猪肉等红肉,但你知道吗?中国营养学会2022年数据显示,真正影响尿酸水平的“罪魁祸首”,并非单纯的肉类,而是某些海产品,比如虾、蟹、带鱼、沙丁鱼和鳗鱼的含嘌呤量,甚至远超牛肉!



例如,100克带鱼嘌呤含量高达223mg,是牛肉(21.7mg/100g)的10倍以上。经常“管不住嘴”,天天将这些“海鲜杀手”当成下酒小菜,就等于为高尿酸埋下隐患。

医生提醒,嘌呤摄入过量,身体代谢来不及,便会生成过多的尿酸。短期也许没啥感觉,但只要长期尿酸偏高,痛风、肾结石、心脑血管意外等风险直线上升。

有趣的是,很多看似“清淡”的食物,比如海产品、啤酒、部分豆制品嘌呤含量同样不低,不少人因错误饮食习惯而“中招”,殊不知问题根源恰恰在这里。

饭桌上总有几样“风味海鲜”,有人甚至把小虾、带鱼端上早晚餐。乍一看,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其实长期高频摄入高嘌呤海鲜,身体内的尿酸水平会“悄无声息”爬升。医生指出,坚持这样饮食两三个月后,有三大变化值得警惕:



关节无声变硬、疼痛发作频率增高。尿酸难以排出时,很容易沉积在关节,久而久之招致痛风,数据显示,每增加40mg的嘌呤摄入,痛风发作风险上升12%。

肾脏负担加重,肾功能受损。尿酸过高会阻碍肾脏代谢,导致肾小球受损。长期尿酸≥420μmol/L者,慢性肾病风险显著增高,研究表明相关患病率增加至普通人的1.6倍。

血管壁“无声受损”,增加心脑意外风险。高尿酸不仅伤肾,还有研究发现,尿酸升高可促进动脉硬化、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中老年人因此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上升约20%。很多人只关心关节疼痛,却忽视尿酸对全身健康的隐蔽威胁!

这三重危险的出现,并非遥不可及。身边不乏自觉身体结实、喜欢美食的朋友,沉迷大虾带鱼多年,结果一查尿酸直线上升,悔之晚矣。可见,定期测和正确饮食,才是健康的最大保障。

既然“尿酸杀手”主要藏在海鲜等高嘌呤食物中,如何自我调控,最大限度守住健康防线?权威医生建议,从日常生活这几个细节做起:

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优先选择低嘌呤食材。比如可以用鸡蛋、瘦禽肉代替频繁海鲜,每日嘌呤摄入建议控制在300mg以内。



多喝水、促进尿酸排出。成年人每天饮水量保证1500-2000ml,可以帮助稀释尿酸,减少肾脏负担。别小看这一步,研究显示每日多饮一杯水,尿酸值下降概率增加15%。

保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肥胖会影响尿酸代谢,建议每周快走或游泳150分钟,但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少饮酒,尤其减少啤酒和烈性酒摄入。酒精会影响尿酸排泄,饮啤酒者高尿酸风险提升70%,建议中老年人尽量戒酒。



定期体检,关注尿酸及相关指标。每年至少体检一次,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及早发现异常,便于干预。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易玄
2025-11-13 06:25:22
三人男篮江苏队不满判罚,四名队员全部被吹罚夺权离场直接判负

三人男篮江苏队不满判罚,四名队员全部被吹罚夺权离场直接判负

懂球帝
2025-11-13 21:02:14
日本在准备打仗:一旦动武,日本数万部队将沉入东海?这不是预言

日本在准备打仗:一旦动武,日本数万部队将沉入东海?这不是预言

大国观察眼
2025-11-14 12:05:08
CCTV直播!陈梦大战王曼昱,孙颖莎对决朱雨玲 女单世界冠军爆冷出局!

CCTV直播!陈梦大战王曼昱,孙颖莎对决朱雨玲 女单世界冠军爆冷出局!

好乒乓
2025-11-14 10:36:31
山东双预警齐发!这场寒潮有多猛?局部雨雪+10级北风;济南直降15℃,最低温跌至-7℃;最冷一天时间确定

山东双预警齐发!这场寒潮有多猛?局部雨雪+10级北风;济南直降15℃,最低温跌至-7℃;最冷一天时间确定

鲁中晨报
2025-11-14 17:03:20
发文道歉,官宣分手,疑似闹离婚…才一天,娱乐圈中曝出多个大瓜

发文道歉,官宣分手,疑似闹离婚…才一天,娱乐圈中曝出多个大瓜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5 01:19:05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时时有聊
2025-11-14 09:31:40
CCTV5直播!王楚钦大战樊振东,林诗栋VS袁励岑 男单4人冲击全运会冠军!

CCTV5直播!王楚钦大战樊振东,林诗栋VS袁励岑 男单4人冲击全运会冠军!

好乒乓
2025-11-14 10:36:13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军机Talk
2025-11-14 11:02:16
史上最长停摆结束 民主党是“可耻失败”还是“虽败犹荣”

史上最长停摆结束 民主党是“可耻失败”还是“虽败犹荣”

陶短房之短话短说
2025-11-13 21:15:32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浅深说
2025-11-13 10:34:33
神舟二十二号即将无人发射!发射时间已确定,备受瞩目

神舟二十二号即将无人发射!发射时间已确定,备受瞩目

林子说事
2025-11-14 20:46:42
重磅!中国航天首次“换船返回”展现硬实力,神二十飞船情况披露

重磅!中国航天首次“换船返回”展现硬实力,神二十飞船情况披露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14 16:20:01
成功着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返回:飞船在南大西洋异常区离轨

成功着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返回:飞船在南大西洋异常区离轨

火星一号
2025-11-14 17:43:05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频道
2025-11-13 12:44:36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虽败犹荣!河南女排0-3江苏,朱婷双拳难敌四手,吴梦洁强攻发威

虽败犹荣!河南女排0-3江苏,朱婷双拳难敌四手,吴梦洁强攻发威

骑马寺的少年
2025-11-14 20:49:43
全球首发!新机官宣:12月5日,正式发布上市!

全球首发!新机官宣:12月5日,正式发布上市!

科技堡垒
2025-11-14 09:48:38
武汉小象超市的“原切牛肉”是合成肉?厂家:是不同部位牛肉挤压后切片丨封面深镜

武汉小象超市的“原切牛肉”是合成肉?厂家:是不同部位牛肉挤压后切片丨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
2025-11-14 18:57:05
美学者一语中的:高市妄言,让中国人一下子想到了90年前…

美学者一语中的:高市妄言,让中国人一下子想到了90年前…

观察者网
2025-11-14 20:18:02
2025-11-15 04:52:49
老嘪科普
老嘪科普
喜欢分享知识,通过分享,带大家了解不一样的世界。
1452文章数 1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家居
数码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